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不同的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上一次,我們提到了三國志與三國演義中不同的關羽。

今天,我們來說一說在三國演義中被魯迅先生評價為「多智而近妖」的諸葛亮(字孔明)。

在演義中諸葛亮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是用兵如神,但歷史上的諸葛亮卻善於內政治理,用兵並非其所長,我們可通過下面事實來進行簡單的說明。

首先,我們來說一下諸葛亮的出山之戰——火燒博望坡。

在歷史中記載,火燒博望坡其實是劉備所為,這件事發生在發生在建安七年(公元202年),而諸葛亮出山的真實時間是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

由此可知,此事並非諸葛亮所為。


接下來,我們說一下著名的赤壁之戰事件。

在演義中塑造的諸葛亮種種事件中,只有諸葛亮智激孫權是史實,而其它事件諸如舌戰群儒、智激周瑜、群英會、苦肉計、連環計等均為虛構;

下面說一下草船借箭這一經典事例,此事實際上孫權所為。

據《三國志·吳主傳》記載,這件事發生在建安十八年,也就是公元213年。

而赤壁之戰的時間是建安十三年。

因此草船借箭自然與諸葛亮無關。

關於孫權草船借箭大概經過是曹操平定關中後,率軍進攻孫吳,孫權迎戰,魏吳兩軍戰於長江水入巢湖的濡須口,也就是濡須之戰。

後來有一天,孫權見江面有薄霧,乘輕便戰船觀察曹軍部防。

曹操生性多疑,見江面水霧繚繞,恐有詐而不敢出戰,於是下令弓弩齊發,箭射吳船。

因為一邊射滿了,船比較重有翻船的跡象,孫權就讓人掉轉船頭,很快另外一面也中了滿船的箭,船身平穩後,孫權指揮戰船列隊,緩緩離去,曹操才明白上了當。

大概情節與演義中有相像之處,但此事確實孫權無心之舉。


至於借東風這一近乎神技的事,實際上是因為戰爭發生在秋冬季節,氣候本就多有東南風,所以此乃曹操之天災,而非諸葛亮借來的東風。

下面說一說膾炙人口的七擒孟獲。

在歷史中,諸葛亮確實曾經南征,也確有孟獲此人。

但在《三國志》中並沒有記載七擒孟獲之事。

據悉,孟獲在蜀國任御史中丞,這是文官並非武將。


最後說一下有關兩位政治家的空城計。

空城計是老羅根據三國志裴松之注「郭沖三事」改編的一段故事。

據記載,街亭之戰發生時時司馬懿遠在洛陽,攻克孟達後回駐宛城(今河南),和發生地點西城(《三國演義》中的所謂「西城」,應指古秦州(今甘肅天水)西南百二十里的地方。

)相隔千里,而和諸葛亮對戰的則是張郃,諸葛亮見街亭敗績,便迅速撤回漢中。

所以,此事件本身是虛構的。


關於諸葛亮的一些事件今天就先說到這裡。

儘管演義中諸葛亮的許多事跡是虛構的,但是我們不能因此而否定諸葛亮的豐功偉績,諸葛亮仍是中國歷史上一名出色的政治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看完陷入了沉思

魯迅曾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多智而近妖」。而在民間傳說中,諸葛亮更是呼風喚雨,神機妙算。而事實上,諸葛亮那些在軍事上的傳奇功績大半出於作者虛構,有的甚至掠他人之美。例如小說中著名的赤壁大戰...

走下神壇,一個真實的諸葛亮!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