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的滅亡,諸葛亮兒子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蜀漢建興五年,諸葛瞻出生。

孔明之憂:

諸葛亮早年無子,哥哥諸葛瑾將兒子諸葛喬過繼給他,後來直到諸葛亮四十七歲才生了諸葛瞻。

建興十二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出兵伐魏,其間寫信給哥哥諸葛謹,稱"諸葛瞻如今已經八歲,十分聰明可愛,只是怕他過早成熟,將來成不了大器"。

又在臨終前作《誡子書》與諸葛瞻。

誡子書全文如下: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淫慢則不能勵精⒅,險躁則不能冶性。

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延熙六年,諸葛瞻十七歲,娶蜀漢的公主為妻,被授為騎都尉。

名過其實:

因為蜀漢人士都懷念諸葛亮,加上諸葛瞻精通書法繪畫,記憶力強,所以大家都很喜歡諸葛瞻才思敏捷。

每當朝廷頒布一項好的政令,儘管不是諸葛瞻建議倡導。

百姓們都會互相轉告說:"這是諸葛武鄉侯(諸葛瞻繼承了諸葛亮的爵位)所提倡的"。

因而諸葛瞻的美名受到過分渲染,有些名過其實。

包庇黃皓

景耀四年,諸葛瞻擔任代理都護並任衛將軍,與輔國大將軍董厥共同執掌尚書台政務,統領國事。

但當時宦官黃皓弄權,姜維因此深感痛恨,可惜諸葛瞻等人竟然維護宦官黃皓,導致國政日非。

排擠姜維

景耀五年,姜維北伐敗回,諸葛瞻與董厥等人認為姜維好戰無功,致使國內疲弊,於是上表給劉禪,要求讓姜維擔任益州刺史,並削奪他的兵權。

臨陣失策

景耀六年,魏國征西將軍鄧艾奇襲陰平,諸葛瞻督率軍隊前往抵抗,到達涪縣後盤桓不前。

尚書郎黃崇多次勸他迅速搶占險要地勢,不讓敵人進入平原,諸葛瞻猶豫不決,沒有採納他的意見,黃崇因為諸葛瞻的失策而痛哭。

後鄧艾長驅直入,蜀軍前鋒被打敗,諸葛瞻退守綿竹。

為國盡忠

在據守綿竹的時候,鄧艾遣使送信誘降諸葛瞻:"你如果願意投降,我一定上表封你為琅邪王。

"諸葛瞻大怒,斬殺鄧艾使者,率軍出戰。

戰前,諸葛瞻悲憤地說道:"我於內不能除去黃皓,於外不能制衡姜維,進軍又不能守護國土,我有三罪,還有什麼面目回去呢?!"於是與魏軍決戰而亡,諸葛瞻的兒子諸葛尚聽說父親戰死後嘆息說:"我們父子受了國家那麼多的恩惠,而沒有提早斬除黃皓,以致慘敗,還有什麼面目活下去呢?!"於是沖入陣內戰死。

責不可推

雖然諸葛瞻父子都為國盡忠而亡,但是諸葛瞻在決策上的失誤是導致綿竹失守的重要原因,而他自己智力平庸,又縱容黃皓(有史書稱是因為陳壽曾在諸葛瞻手下為官,受到過諸葛瞻懲處而故意給諸葛瞻抹黑的,不過諸葛瞻在朝中主管政事,確實沒有驅逐黃皓是事實),排擠姜維,最終蜀漢滅亡,諸葛瞻又不可推卸的責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蜀境|諸葛亮子孫 死戰鄧艾大軍

被譽為「小成都」的綿竹城西郊,座落著一座規模不大但亦有盛名的祠廟:諸葛雙忠祠。說到諸葛,人們很容易聯想到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諸葛亮,這是一位中國歷史上的「智慧之神」,也是一位「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的兒子還不如阿斗呢,更扶不起。

熟悉正史的人都知道諸葛亮並非經天緯地之才,《三國演義》中的好多仗都是羅貫中幫他「打贏」的。比如草船借箭是抄襲孫權的,空城計是抄襲曹操的,就連火燒新野都是抄襲劉備在博望放的一把火。羅貫中可謂一代...

諸葛丞相可有後人?

近期虎嘯龍吟播放到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享年54歲,"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一代名相,鞠躬盡瘁,最終死在北伐途中,令人唏噓不已。那麼他可有子孫?他們又是何種結局呢?

蜀漢和魏國最後一戰:諸葛亮子孫壯烈殉國!

在東漢末年到三國時期,曹操和劉備之間的大小戰鬥不計其數。在三大勢力格局穩定後,蜀漢和曹魏之間的戰爭,依然保持著較為頻繁的趨勢。不管是諸葛亮還是姜維,都在致力於針對魏國的北伐戰爭。當然,天下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