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最先滅亡的原因:諸葛亮去世之後,名將姜維掌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蜀漢後期在政治上現已趨於糜爛了。
尤其是在蔣琬和費禕先後去世之後,姜維又長期帶兵在外掌管北伐事宜,朝廷中現已沒有賢臣能夠管得住劉禪了。
劉禪也就逐步初步重用一些庸臣甚至奸臣,終究構成了劉禪愚暗黃皓竊權的形勢。
連掌握著蜀漢軍政大權的姜維都懼怕的不敢隨意入朝,終究跑到西北的沓中去屯田避禍了。
其實即使是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雖然後來也得到了劉禪的選拔,但也是個庸才。
在抗擊鄧艾大軍侵略的時分,早年就有人正確的建議他守住險惡的當地,等候姜維主力部隊的支援,那樣鄧艾的戎行被夾攻就很風險了。
惋惜他當時建功心切,輕率出動戎行,結果是全軍覆沒。
自這一戰後鄧艾就毫無阻遏,勢不可當地打到了成都。
咱們都知道劉禪在屈從曹魏之後有個聞名的「戀戀不捨」的典故,由此足可見劉禪模糊愚笨的程度。
二、蜀漢政權內部的政治敵對現已非常劇烈了。
尤其是益州土著實力和外來實力之間的前史敵對一貫很深。
劉備在巧取豪奪益州的時分,起首要作用的就是荊州帶來的戎行和人才,所以就很天然的就構成了外來實力集團。
雖然早年劉備和諸葛亮在平定益州後為了籠絡人心,也起用了一些益州土著人士,但大多是一些清職或許當地官員,難以進入蜀漢的中樞權力組織。
到了蜀漢後期的時分,因為外來實力集團人才的逐步凋零,益州土著實力初步上升和強壯起來,這個敵對就進一步加重了。
所以當鄧艾的大軍攻擊到成都城下時,其實蜀漢政權還沒有到走投無路的地步,至少還有必定的力氣能夠進行抵擋,完全能夠等候姜維的主力部隊回來支援和突圍。
但蜀漢政權的內部到處都充滿了屈從的論調,益州本地土著實力無人願意為蜀漢拚死一戰啊。
這兒需求再補償說明一個情況,司馬昭在蜀漢消亡之後,把一切的外來實力都遷出了益州,以安定對益州區域的操控,這說明他清楚的看到了這個問題。
三、諸葛亮去世之後,名將姜維掌權。
尤其是在公元253年費禕遇刺身亡後,他的軍政權力就初步逐步擴展,而且當上了蜀漢的大將軍。
他早年就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投靠蜀漢的曹魏降將,諸葛亮非常欣賞他,一同他自己也有恰當的才幹和才調。
他一貫非常感謝諸葛亮的知遇之恩,而且承繼了諸葛亮的遺志,連年掌管出動戎行北伐曹魏,從公元247年到公元263年先後就有九次之多,但是收效甚微,反而損耗了有限的國力,構成兵疲民困的形勢,加快了蜀漢的消亡進程。
其實這中心的道理是很簡單的,小國與大國拼消耗,從大局的角度上看肯定是因小失大的。
四、姜維在戰術安排上的重大失誤。
漢中是益州的重要門戶,所謂無漢中就無益州,原本漢中是一個易守難攻的當地,當年曹操和劉備都是花了很大力氣才困難拿下來的。
自公元219年劉備留魏延鎮守漢中以來,蜀漢都是把重兵安頓在外圍的據點進行禦敵,而不把敵人放進平原內地。
公元244年,曹魏大將軍曹爽早年親自帶領10多萬大軍攻擊漢中,蜀漢大將王平當時以不滿三萬守兵採用這種方法成功的護衛了漢中。
但是在姜維掌握軍政大權之後他以為早年的方法是能夠禦敵,但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如果把敵人引入漢中的內地,然後四面據點人馬出動以夾攻擊擾之,就能夠抵達全殲敵軍的目的。
其實一個相對細小的國家應該採用更為保險的防衛方針,而不應該採用如此賭博性質的冒險戰術。
他的這種戰術方法遇到實力不強的敵人尚能夠唐塞,但若遇到強壯數倍的敵人,無異所以放虎出山啊。
而且姜維長期以來活躍組織北伐,就是典型的重攻不重守,並沒有把重兵屯集在漢中,終究反而拉到西北的沓中屯田,結果是因為兵力懸殊城門大開,鍾會能夠迅速的占有漢中,構成了蜀漢在這次戰役中一初步就墮入很大的被迫。
五、東吳方面沒有全力和及時的救援蜀漢。
這兒面也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曹魏在出征蜀漢之前大造聲勢要出動戎行東吳,使得東吳方面也不敢隨意草率行事。
另一方面東吳屯駐重兵在蜀吳的邊境,其實在目的是在張望形勢和想趁亂吞併一部分蜀漢益州的土地,而不是誠心的來協助蜀漢抗敵,所以蜀漢將領羅憲看出了他們的試圖,也一貫回絕他們入境參戰。
其實這個時分即使東吳出動戎行淮南來操控曹魏,也意義不是很大了。
因為曹魏在北方休生養息運營多年,現在相對東吳和蜀漢現已具有壓倒性的優勢了,它的實力完全能夠唐塞兩線作戰。
東吳沒有救援雖然是蜀漢消亡的一個要素,但現已不是非常重要了,所以把它放在了終究一條。
諸葛亮的四大接班人:兩人病逝,兩人不得善終!
在三國這一歷史階段,諸葛亮非常受歡迎的歷史人物。對於諸葛亮的一生,前期躬耕隱居,在遇到劉備後,可謂如魚得水。在劉備集團中,諸葛亮的地位逐漸上升。特別是在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掌握了蜀漢的軍政大權...
諸葛亮為何要歷經五次北伐?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三國時蜀漢丞相,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發明家。劉備自夷陵之戰大敗後公元223年春去世,臨死前託孤諸葛亮和李嚴,此時的蜀漢國力衰弱,內憂外患,先是南方諸蠻叛亂...
曹魏司馬昭滅蜀漢阿斗時,東吳為何見死不救?其實另有隱情!
東漢末年分魏國、蜀國、吳國三國,三國之中以曹魏勢力最為強大,蜀漢唯有和東吳聯手才能抗曹。魯子敬曾說:曹強則聯劉抗曹,劉強則連曹抗劉,方是東吳取勝之道,三國之中缺了任何一方,另一方都會唇亡齒寒。那...
劉備手下四大政治集團,內部矛盾很深,導致蜀漢短短3個月內滅亡
大家都知道,公元221年劉備稱帝,正式建立蜀漢政權。在建立蜀漢政權的之前, 劉備政治生涯的前半期顛沛流徙,沒有固定的據點。直到赤壁之戰後,借了孫權的荊州,才慢慢的發展起來。後來跟劉璋鬧翻臉,入川...
鄧艾只有2000兵馬,憑什麼逼迫劉禪投降呢?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東吳三大勢力。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了三國鼎立的雛型。在蜀漢建立後的數十年時間,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
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滅亡時間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
內部鬥爭激烈?蜀漢為何會走向覆滅
蜀國為何會走向滅亡?有人說是姜維的戰略失誤,有人說是鄧艾圍困成都,劉禪不能堅守,也有人說諸葛亮應該占主要責任。那麼蜀國滅亡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1、人心的向背是決定戰爭成敗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漢朝...
三國蜀漢政權最先滅亡的原因——內憂還是外患?
劉備歷盡滄桑艱難創立的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政權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其實從歷史資料和文獻上來看,蜀漢政權相對東吳政權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閉塞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著名的政治家諸葛...
三國蜀漢政權滅亡的十大原因!蜀國滅亡時間
蜀漢政權是在公元263年滅亡的,而東吳是在公元280年滅亡的。蜀漢相對東吳來說,地理條件更加險要和易守難攻,而且諸葛亮善於治國是歷史上所公認的,在三國之中蜀國也是相對治理得最有條理的。在複雜的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