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最早的布衣皇帝,他是一個傳奇,他是世界第一大民族的命名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漢高祖劉邦,一個延續三百多年王朝的開創者,一位當今世界上第一大民族的命名者,居然在當皇帝前是個連名字都沒有的流氓;一個和項羽較量四年沒有打過勝戰的漢王,卻最終迫使一代霸王烏江自刎……千百年來,無數人都在品讀劉邦的神秘。

是什麼原因能讓他笑到最後呢?

一、知人善任、各盡其能

​人貴有自知之明,自知之明是最大的聰明,而劉邦恰恰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而且他也非常清楚地知道,一個領導最重要的才能是什麼呢?是調動部下的積極性,是知道自己的下屬都有什麼才能,他的才能是哪些方面的,有什麼性格,有什麼特徵,有什麼長處,有什麼短處,放在什麼位置上最合適。

這是一個領導最大的才能。

領導不是說要自己親自去做什麼事。

事必躬親的領導絕非好領導。

作為一個領導,你只要掌握了一批人才,把他們放在適當的位置上,讓他們最大限度地、充分地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作用,你的事業就成功了。

這個根本道理劉邦懂,所以劉邦就成為他這個集團的核心,最終取得了成功。

二、廣攬人才、不拘一格

​​​一個有著自知之明的人,往往也會有知人之明;一個連自己都不了解的人,往往也很難了解別人。

劉邦由於是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所以他也很了解別人。

而且他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他不拘一格地使用人才,所以劉邦的隊伍裡面什麼人都有:張良是貴族,陳平是游士,蕭何是縣吏,樊噲是狗屠,灌嬰是布販,婁敬是車夫,彭越是強盜,周勃是吹鼓手,韓信是待業青年。

可以說是什麼人都有。

然後劉邦把他們組合起來,各就其位,毫不在乎人家說他是一個雜牌軍,是一個草頭王。

他要求的是,所有的人才都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

這叫什麼呢?這就叫不拘一格。

三、招降納叛、予以重用

​劉邦的隊伍裡面,有很多人曾經在項羽手下當差,因為在項羽的部隊裡面待不下去,跑過來投奔劉邦。

劉邦敞開大門,一視同仁地表示歡迎。

比方說韓信,韓信原來是項羽手下的人,因為在項羽手下不能發揮作用,來投奔劉邦;比如陳平,走的路更多,陳平原來是魏王手下的人,不能發揮作用投奔項王,不能發揮作用再投奔漢王。

當時陳平來投奔劉邦的時候,他是從項羽的軍中逃出來,於是劉邦「大悅之」,非常高興,然後問他,陳先生在項羽那裡擔任什麼職務呢?陳平說,都尉。

劉邦說,好,你在我這兒還當都尉。

馬上任命他做都尉。

四、大人大量、不計前嫌

​漢六年的時候,劉邦已經得了天下,已經封了一批功臣,但是還有很多功臣沒有封,因為這個功怎麼計算,封一個什麼樣的爵位比較合適,這個事還很費腦筋。

他就把封功臣的事,一直這樣拖下來。

後來劉邦發現不少人竊竊私語,便問張良,才知道那些人得不到封賞,很有意見。

通過張良點撥,劉邦便「急封雍齒,以示群臣」。

大家都知道這個雍齒是皇上最討厭的人,他都封侯了,我們這些人,都放心了。

五、坦誠相待、實事求是


​一個真正的人才,他最希望、最渴望、最需要得到的是什麼?尊重。

當然如果可能的話,多發點薪水也不錯。

但是最重要的是尊重、信任他。

你要尊重這些人才,唯一的辦法就是以誠相待,實話實說。

劉邦就有這個優點。

張良、韓信、陳平這些人,如果有什麼問題要跟劉邦談,提出問題後,劉邦全部都是如實回答,不說假話,哪怕這樣回答很沒面子,他也不說假話。

張良在鴻門宴之前得到消息,說項羽第二天要派兵來剿滅劉邦,張良曾問過劉邦,說大王請想一想,你打得過項羽嗎?劉邦的回答是「固不如也」,打不過他。

後來韓信到劉邦軍中來,也問了這樣的問題,說大王自己掂量掂量你的能力、魅力、實力比得過項羽嗎?劉邦雖然沉默了很久,但最後還是坦誠相告,「固不如也」,我是不如他。

這些人能夠幫助劉邦提出自己的計策來,是由於劉邦有一個前提,就是每件事情都如實相告,決不隱瞞。

這樣信任對方,尊重對方,得到了對方同樣的回報,同樣的信任和尊重,人們盡心盡力地幫他出謀劃策。

這確實是我們一些做領導的,值得借鑑的經驗。

六、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你要用一個人,你就要相信他,不要懷疑他。

做一個領導最忌諱的,就是一天到晚看見所有的人都很可疑,今天猜忌這個,明天猜忌那個,這是最忌諱的。

劉邦就有這個魄力。

他一旦決定用某某人,他決不懷疑,放手使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陳平。

陳平從項羽的軍中投靠劉邦以後,得到劉邦的信任,這是讓很多劉邦的老夥計不滿意的:我們跟著劉邦那麼長時間,建功立業,出生入死,也不過就混到現在這個位置;陳平一來,就給他那麼高的職務。

所以,就有人去到劉邦那裡說陳平的壞話。

劉邦就找來陳平詢問,陳平回答,最早在魏王那裡得不到重用,接著去了項羽那裡,同樣得不到重用,而我聽說大王你廣納人才,求賢若渴,是一個會用人、敢用人的英雄,我才投奔你來的。

劉邦說,對不起,我錯了,寡人錯了,寡人慢待先生了,請先生不要介意,請先生繼續留在寡人軍中。

果然,後來陳平為劉邦出了許多奇謀,取得了非常的效果。

七、賞罰分明、論功行賞

​你要使用人才,首先是要信任他、尊重他,同時也應該獎勵,因為獎勵是對一個人才貢獻實實在在的肯定。

劉邦奪取天下以後,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獎賞這些功臣們。

先是大家開會討論,那還有個譜?所有人發言都是我功勞最大,沒有一個人說自己功勞最小的,而且說的是頭頭是道,如數家珍,也都是事實。

最後劉邦裁定,蕭何第一。

馬上有許多人不服,說蕭何是文官,沒有在戰場上拼殺。

那麼,蕭何最大的功勞在什麼地方呢?比如說劉邦打進關中,進軍咸陽的時候,軍隊衝到咸陽城裡邊以後,這些將軍們在幹什麼呢?搶東西,金銀財寶,在強姦女人,只有蕭何衝進秦王朝的國家檔案館,把秦朝的地圖、帳本等各種文件資料全部保存下來,使劉邦最後奪取天下的時候,對整個天下的形勢,比方哪個地方窮,哪個地方富,哪個地方有多少人,哪個地方人多,哪個地方人少,哪個地方產什麼,哪個地方有些什麼東西,有些什麼情況,了如指掌。

靠誰?蕭何,因為蕭何掌握了這個資料。

從這一點看,蕭何確實是一個治國的良才,就是做總理的人才,他知道這個資料,就是我們現在說資訊,或者說信息的重要性,所以論功行賞蕭何是第一。

八、權利下放、暗中控制

​劉邦的用人之術是典型的帝王之術:一方面你看他好像用人不疑,權利下放給你,任你去辦;另外一方面,肚子裡極度地猜忌,只不過他猜忌得不動聲色,手腕高明,這是一切所謂有為君主的通例。

而且,劉邦是天生的懂得領導藝術的,是具備一個作為領導人的素質的,正是由於他能夠信任人才、使用人才,充分地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又暗中地加以防範和控制,從而把當時天下的人才,都集結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了一個優化組合,從而戰勝項羽,走向勝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鉤沉:從布衣到九五之尊,劉邦的成功之道

治國不如蕭何、出謀劃策不如張良、帶兵打仗不如韓信,然而就是這樣一介布衣提三尺寶劍崛起於亂世,誅暴秦,抗強敵,定天下,創立了中國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統一王朝。之所以能奪取天下,對於劉邦來說邦的成功...

劉邦打天下:如何把一幫牛人管得服服帖帖?

漢高祖劉邦平民出身,文不能書,武不能戰,「智不比張良、勇不如韓信、才不敵蕭何」。但他善用人才,能夠把天下人才都集結在自己的周圍,利用秦末暴亂之機,興漢滅秦,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平民皇帝。

漢朝的一些事兒

今天給大家再次寫一寫關於漢朝的一些事情,漢朝是我自己非常喜歡的一個朝代,所以以後會陸陸續續的更新一寫關於漢朝的事情,希望大家能過喜歡,如果文中有錯誤的地方,希望大家批評指正。上次的文章,個人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