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其實並不是詐降而是真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里有「姜維詐降曹魏」的故事,講後主劉禪投降後,姜維為了復興蜀漢,詐降曹魏,接著姜維騙的鐘會信任,最後勸說鍾會造反,可惜事與願違,功敗垂成。

然而實際上,姜維並非詐降而是真的投降了。

諸葛亮去世後,他讓姜維作為自己的軍事繼承人,姜維繼承諸葛亮的遺志,九伐中原,比諸葛亮六出祁山還要多,蜀漢政權中心成都投降後,姜維一心思漢,他詐降鍾會,準備蠱惑鍾會造反,最後在消滅鍾會,達到滅曹興漢的目的,姜維的做法令人敬佩。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麼?

《三國志》正文並沒有提及姜維詐降一事,只是說到鍾會對姜維態度很好。

《三國志》寫道:會厚待維等,皆權還其印號節蓋。

會與維坐則同席,謂長史杜預曰:以伯約比中土名士,公休,太初不能勝也。

這可以看出,鍾會厚待姜維,而且態度上也是非常誠懇的。

這也就是說鍾會與姜維關係好與姜維詐降不是一碼事。

姜維如果有復興蜀漢的願望,可以選擇很多途徑,詐降這種方法太過繁瑣,也不見得是好辦法。

實際上,姜維完全可以撤軍南中,或者投奔東吳都行,但是姜維選擇了詐降這個方法,令人費解。

姜維明明知道劉禪被俘,後主所發的指令大部分都出於鄧艾,卻去執行,令人不解。

因此完全可以認為,姜維並不是詐降,而是真的投降了。

話說姜維想要復興蜀漢,必須走三步棋,一是詐降鍾會,二是策動鍾會謀反,三是殺掉鍾會,迎接後主。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姜維每一步都是未知的,都是無法預料的,實際上,姜維一步也沒走通。

鍾會善待姜維,不代表鍾會會無條件的信任他,這只是個樣子而已。

伐蜀成功,鄧艾偷渡有很大的作用,但是鄧艾直下成都後,姜維卻和他的五萬大軍投降了鍾會,鍾會雖然也有十萬軍隊,但是他想給自己留和好印象,善待姜維和他手下就是出於這個目的,鍾會為了阻斷姜維對於投降蜀軍的作用,把姜維留在身邊也是為了這個;一般看來,鍾會謀反是因為個人私慾,野心膨脹。

鍾會平蜀後,名聲大噪。

為了便於造反,他先是上書告發鄧艾父子造反,然後連接姜維等蜀將,最後準備以蜀軍為前鋒攻取長安等地,這也只是一個假象。

作為一個軍事家,鍾會草草的謀反本身就是不合理的,然蜀軍做先鋒這種事更是不靠譜,事實上鍾會並沒有謀反的意圖和行動。

司馬昭之所以在平蜀後,針對鄧艾和鍾會,是有其獨特目的的。

司馬昭作為一個權臣,首先對手握軍權的將軍也是很忌憚,害怕他們造反,其次,司馬昭也希望二人會內訌,最好兩敗俱傷,然後他漁人得利,把兩人都解決了。

可是事與願違,伐蜀戰爭很順利,然後司馬昭就犯愁了。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司馬昭在處理鍾會造反後,為了把事情描述的更好,同時也為了徹底消滅蜀漢原有的武裝力量,就把姜維夥同鍾會謀反加了進去。

我國傳統思想深入人心,一些人希望正統永存。

於是姜維就被塑造成為一個忠君愛國的典型,然後就有一個讓人無法信服的詐降情節。

其實國君都投降了,大臣的堅持又有什麼意義呢?因此一開始詐降就是偽命題,是不存在的。

姜維其實不是詐降是真的投降了。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訂閱「源稚生」。

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鍾會誣陷鄧艾司馬昭為何就會輕信?

鄧艾是三國後期少有的名將之一,如果僅僅給鄧艾定位為一個將軍這可能有失偏頗。事實上鄧艾不僅會帶兵打仗還善於治理地方。鄧艾出身貧寒最初在曹魏擔任典農功曹(負者搞地方農業生產的官),直到遇到司馬懿之...

姜維是詐降還是真降?鍾會是否真的造反過?

《三國演義》中姜維詐降曹魏,騙取鍾會信任,勸鍾會造反。試圖利用鍾會推翻曹魏政權,然後除掉鍾會,迎回後主。故事情節曲折而又感人,雖然失敗了,但是塑造了姜維身在曹營心在漢、不忘初衷的高大形象。但歷史...

姜維:身死國滅,最後一計害三賢

姜維本是魏國邊郡將領。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