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三國:江東十二虎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之時,武將輩出,群星璀璨。
蜀漢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
魏有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八虎騎:曹仁、 曹洪 、 曹純、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
而東吳除了四英傑,周瑜、魯肅、呂蒙、陸遜外,所賴爪牙,是為十二虎臣。
按照正史《三國志》為其列傳的順序依次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
程普:字德謀,右北平土垠(今河北豐潤東)人,使鐵脊蛇矛。
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 。
他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 董卓,又助孫策平定江東,曾匹馬單槍救孫策突出重圍。
孫策死後,他與張昭等人共同輔佐孫權。
程普在東吳諸將中年歲最長,被人們尊稱為「程公」。
赤壁之戰時與周瑜分為左右都督,程普頗以己年長之故,數次侮辱周瑜。
周瑜折節容下,始終不與程普計較。
程普後來敬服周瑜而愈加親重,更向人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
據《吳書》記載:普殺叛者數百人,皆使投火,即日病癘,百餘日卒。
黃蓋:字公覆, 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
歷仕孫堅、孫策、 孫權三任主公。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時,提議火攻,親自詐降而大敗曹操,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為此事跡而被後人廣為傳頌,小說《 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 苦肉計」的故事。
《吳書》記載:赤壁之役,蓋為流矢所中,時寒墮水,為吳軍人所得,不知其蓋也,置廁床中。
蓋自強以一聲呼韓當,當聞之,曰:「此公覆聲也。
」向之垂涕,解易其衣,遂以得生。
韓當:字義公,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
韓當因為長於弓箭、騎術並且膂力過人而被孫堅賞識,追隨他四處征伐周旋,數次冒險犯難,攻陷敵人、擒拿俘虜。
赤壁之戰,韓當為前部先鋒,三江口之戰,韓當大破蔡瑁,後斬焦觸,與周泰合力敗文聘,大戰中又救黃蓋。
濡須口之戰,韓當與周泰合力三十回合戰平許褚。
後隨呂蒙奇襲荊州與蔣欽、周泰、丁奉、徐盛以伏兵之策戰敗關羽。
夷陵之戰,韓當為正將與陸遜、朱然等拒劉備。
蔣欽:字公奕,九江壽春人。
與周泰原為活躍於長江一帶的江賊,孫策脫離袁術下江東自立門戶時,和周泰一起率眾投靠。
助孫策平定江東,參與合肥之戰。
蔣欽因功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
後召還都拜右護軍,典領辭訟。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討伐關羽,蔣欽率領水軍入沔水,於回軍途中病逝。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今安徽鳳台)人。
初為水賊,後投奔孫策。
孫策攻取吳郡之時,周泰與孫權鎮守宣城,期間山賊千人攻城,周泰為保護孫權而被刺12槍,身受重傷,幸得名醫華佗救治才得以保全一命。
曹操出濡須,周泰兩入重圍救出孫權,勇戰擊退曹操。
於是留督濡須。
時朱然、徐盛等為周泰部下,心中不服。
孫權特會諸將,行酒到周泰座位,命周泰解衣,孫權手自指其傷疤,問起受傷緣由,周泰一一回憶作答;孫權遣使者授周泰御蓋,於是諸將心服。
《江表傳》曰:權把其臂,因流涕交連,字之曰:「幼平,卿為孤兄弟戰如熊虎,不惜軀命,被創數十,膚如刻畫,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馬之重乎!卿吳之功臣,孤當與卿同榮辱,等休戚。
幼平意快為之,勿以寒門自退也。
」
陳武:字子烈,廬江松滋人。
年十八時投奔孫策,高七尺七寸,渡江作戰屢有建功。
孫策破劉勛,多得廬江人,料其精銳,乃以武為督,所向無前。
其仁厚好施,鄉里遠方客多依託之。
建安二十年,合肥之戰,為保孫權,為張遼所殺。
董襲:字元代,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
孫策入郡,董襲在高遷亭迎接,孫策見他甚為奇偉。
正值山賊千人叛亂,孫策親自出兵討伐,董襲成功斬殺首領二人。
200年,孫策遇刺不治。
其弟孫權登位,孫權之母吳夫人引見張昭、董襲等人,問江東有否保障,董襲答她:「江東地勢,有山川之固,而討逆明府,恩德在民。
討虜承基,大小用命,張昭秉眾事,襲等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時也,萬無所憂。
」
208年,孫權西討黃祖,黃祖將兩首蒙沖打橫阻塞沔口,在兩面大石上聚集數千人,弓弩亂髮,箭如雨下,孫軍不得向前。
董襲與凌統各率百人死士為前部,眾人被著兩鎧,乘著大舸船沖入蒙沖里,董襲持刀斷開兩首蒙沖之間的聯結,孫軍才得而進入。
次日孫權設宴,孫權舉杯贊董襲:「今日之會,斷紲之功也。
」
213年,曹操南征至濡須口,孫權命董襲率五樓船前住。
至夜深時,暴風狂襲,五樓船傾覆,眾將士乘走舸逃走,請董襲一起逃出。
但董襲大怒曰:「受將軍任,在此備賊,何等委去也,敢復言此者斬!」最後五樓船果然傾覆,董襲浸死。
甘寧: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
少年時好遊俠,糾集人馬,持弓弩,在地方上為非作歹,組成渠師搶奪船隻財物,身佩鈴鐺,衣著華麗,人稱錦帆賊。
歷仕於劉表和黃祖麾下不被重用。
期間孫堅攻江夏,甘寧射殺凌統之父凌操,因此與凌統有殺父之仇。
後投奔孫權,提出攻江夏之策,並身先士卒,三戰而奪江夏。
南郡之戰,以千人守曹仁五千之眾,談笑自若。
後周瑜來援,里外合擊,大破曹仁。
守益陽之時,領千人防守關羽,使關羽不敢渡河。
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操攻濡須口,甘寧乃選手下健兒百餘人,徑詣曹公營下,使拔鹿角,踰壘入營,斬得數十級。
北軍驚駭鼓譟,舉火如星,寧已還入營,作鼓吹,稱萬歲。
因夜見權,權喜曰:「足以驚駭老子否?聊以觀卿膽耳。
」即賜絹千疋,刀百口。
權曰:「孟德有張遼,孤有興霸,足相敵也。
」停住月余,北軍便退。
十九年,手持練索,身先土卒,攀緣上城,最終攻下皖城,俘朱光。
合肥之戰時,張遼突襲孫權中軍,甘寧、凌統奮身死戰,方保孫權。
夷陵之戰時,帶病參戰,遇武陵蠻王沙摩柯,被射中額頭,坐於樹下而亡。
凌統:字公績,吳郡餘杭(今浙江餘杭)人。
凌操之子。
其父凌操為孫策部將,被黃祖部將甘寧射殺,凌統冒矢突進,搶得父屍。
三征黃祖時,與董襲各率百人死士為前部,眾人被著兩鎧,乘著大舸船沖入蒙沖里,斷開兩首蒙沖之間的聯結,孫軍才得而進入。
合肥之戰,凌統率領親近三百人攻入敵圍,保護孫權突走。
凌統復還奮戰,左右戰士盡死,自身亦被創,仍攻殺數十人,待孫權無事方還。
《江表傳》記載:權使追還前兵,兵去已遠,勢不相及,統率親近三百人陷圍,扶捍權出。
敵已毀橋,橋之屬者兩版,權策馬驅馳,統復還戰,左右盡死,身亦被創,所殺數十人,度權已免,乃還。
橋敗路絕,統被甲潛行。
權既御船,見之驚喜。
統痛親近無反者,悲不自勝。
權引袂拭之,謂曰:「公績,亡者已矣,苟使卿在,何患無人?」
後凌統病卒,孫權聞之,哀不能自止,數日減其膳,每言及凌統皆流涕,撫育其孤,又使張承為之作銘誄。
徐盛:字文向,琅邪莒縣(今山東莒縣)人。
他在漢末因戰亂客居江東,由孫權所設「招賢館」登用,從而開始輔佐孫權。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出兵濡須口,徐盛跟隨孫權一同迎擊。
當時魏軍曾經大舉進攻橫江,徐盛率領諸將前往迎戰,不料突然遭遇大風,吳軍的蒙沖戰船被吹到敵軍岸邊,諸將心中恐懼,不敢出戰,只有徐盛單獨率領士兵上岸砍殺敵人,敵軍只得退走。
風停後,徐盛率軍返回,孫權對他大加讚賞。
及權為魏稱藩,魏使邢貞拜權為吳王。
權出都亭候貞,貞有驕色,張昭既怒,而盛忿憤,顧謂同列曰:「盛等不能奮身出命,為國家並許洛,吞巴蜀,而令吾君與貞盟,不亦辱乎!」因涕泣橫流。
貞聞之,謂其旅曰:「江東將相如此,非久下人者也。
」
公元224年(吳黃武三年),魏文帝曹丕率領大軍南征,企圖渡過長江。
徐盛獻計在建業周邊築起圍欄,製造籬笆,圍欄上設下假樓,江中準備浮船。
曹丕大軍到達廣陵,看到綿延數百里的圍欄,心中驚疑,又見長江正在漲水,於是引軍退卻。
潘璋:字文珪, 東郡發乾(今山東冠縣東)人。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孫權進攻合肥,張遼 、李典突擊軍營,眾將沒有防備,陳武戰死,宋謙 、徐盛都不敵逃走,潘璋在後,馳馬追上,在馬上斬殺宋謙、徐盛軍中的二個逃兵,士兵見此,都回頭再戰。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孫權再次出征荊州,孫權襲擊關羽,關羽退守麥城,吳范預測關羽偽降,孫權於是派遣潘璋與朱然截斷守將關羽後路,於臨沮至夾石間,遇上關軍。
十二月,潘璋部下司馬馬忠擒獲關羽、關平及都督趙累等。
《三國演義》中,征討黃祖時生擒蘇飛,夷陵之戰誘殺黃忠。
後於玉泉山為關興所殺。
丁奉:字承淵,廬江安豐(今安徽霍邱)人。
丁奉年輕時就因驍勇作了一員小將,先後從屬於陳武、甘寧、陸遜、潘璋等人的麾下。
演義中曹丕征濡須口時,丁奉射中張遼腰部,張遼返回許昌養傷,不治而亡。
252年,吳帝孫權逝世,他的小兒子孫亮繼承帝位。
同年,魏國進攻東興(今安徽巢縣東南),諸葛恪率軍前去抵禦。
丁奉帥麾下三千人徑進。
時北風,奉舉帆二日至,遂據徐塘。
天寒雪,敵諸將置酒高會,奉見其前部兵少,相謂曰:「取封侯爵賞,正在今日!」乃使兵解鎧著胄,持短兵。
敵人從而笑焉,不為設備。
奉縱兵斫之,大破敵前屯。
258年,助吳帝孫休斬殺專權大將軍孫綝。
盤點《三國演義》中隸屬吳國的9大猛將,有一人連殺關羽和黃忠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但是目光基本上都被曹操所建立的曹魏和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所吸引;在大眾的印象中,曹魏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卻沒有特別拔尖的存在,至少在《三國演義》中是被蜀漢吊打的;而蜀漢雖然數量不夠...
東吳十二虎將大起底,除了黃蓋周泰你還認識誰?
讀《三國演義》,我們大部分的關注點都是在看西蜀和曹魏這兩大勢力上,因其能人輩出,青史留名的文臣武將數不勝數,而江東的東吳勢力卻往往被忽視掉了。其實東吳能夠與其他兩大勢力三分天下其實力自然也是不弱...
盤點《三國演義》中吳國的的九大猛將,孫策排第二,太史慈排第三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但是目光基本上都被曹操所建立的曹魏和劉備所建立的蜀漢所吸引;在大眾的印象中,曹魏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卻沒有特別拔尖的存在,至少在《三國演義》中是被蜀漢吊打的;而蜀漢雖然數量不夠...
三國時期東吳大將武力最強二十人,四大都督兩人榜上有名
說到三國時期大將武力如何,頂尖的幾位東吳比起曹魏和蜀漢來差距很大,但是東吳眾將除了前幾位之外,其他人實力都比較平均,就拿江東十二虎臣來說,除了甘寧凌統程普強一點,其他人貌似差距都不大。當然這是...
盤點你所不知道的吳國五大虎將,看看他們都是誰?
說到《三國演義》中吳、蜀、魏三國的猛將,總會說到蜀有五虎上將,魏有五子良將。但說到東吳,似乎就不夠看了,但真的是這樣嗎?東吳其實也有五員出類拔萃的將領,號稱「東吳五虎將」,並不比五子良將、五虎上...
三國東吳十二虎將:三位戰死,一位號稱打不死,一位送關羽上黃泉
東吳十二虎將即「江表之虎臣」,出自《三國志·吳書十》。這十二位大將,都以英勇善戰著稱,南征北戰,為東吳鼎立三國立下赫赫戰功。按正史《三國志》排序為: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
東吳十二虎臣,他們為孫吳基業的開闢南征北戰,立下赫赫功勳
三國人才輩出,曹魏有五子良將,蜀漢有五虎上將,而東吳有「十二虎臣」,「十二虎臣」時三國時孫吳十二位將領的合稱,這十二人以英勇善戰而為人稱道,按照正史《三國志》為其列傳的順序依次是:程普、黃蓋、...
劉備對他恨之入骨,他卻力壓甘寧和周泰成為江東十二虎臣的第一人
江東十二虎臣是東吳最出色的十二員虎將(不包括四大都督和太史慈),十二人分別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其中最為人所知的兩人是甘寧和周泰,畢竟東吳除了...
徐盛是否有資格並列十二虎?(三國風雲)
文/小關平有幸讀了羅肇前先生的《三國征戰史》,對其若干歷史疑點的分析深為敬服,但他也有許多觀點語出驚人,比如對董卓、麴義等人的軍事能力評價過高等等。本文暫不爭論那些問題,就談談其中一個觀點:「徐...
歷史上英勇驍戰、功勳卓著的江東十二虎
三國時孫吳方面十二位將領的合稱,這十二人以英勇驍戰、功勳卓著而為人稱道,按照正史《三國志》為其列傳的順序依次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字承淵)。...
三國東吳十二虎將:一位打不死屢救孫權命,一位孫權有他不怕張遼
東吳十二虎將即「江表之虎臣」,出自《三國志·吳書十》。這十二位大將,都以英勇善戰著稱,南征北戰,為東吳鼎立三國立下赫赫戰功。按正史《三國志》排序為: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
魏有五子良將,蜀有五虎上將,東吳則有十二虎臣
三國時期,人才鼎盛,猛將如雲。魏國有五子良將,蜀國有五虎上將,那吳國有哪些良將呢?其實東吳是三國之中歷時最久的國家,歷四帝,共52年。而東吳地處富庶的江東,人才輩出,孫吳共十二位將領的合稱江表之虎臣。
東吳十二虎臣,一個是翻版「吳下阿蒙」,另一個是三國甘羅
三國時期人才輩出,猛將如雲,謀士如雨;曹魏有五子良將,蜀漢有五虎上將;那麼同屬三國的東吳有哪些猛將呢?讓我們翻開歷史的畫卷,尋找真相。 據正史記載,東吳有「十二虎臣」,這十二虎臣是時三國時孫吳三...
孫權帳下的十二名將,究竟誰的武力值最高?
說起三國,自是少不了東吳。作為一個能與曹操、劉備鼎足而立的東吳最高統治者,孫權可謂是可圈可點。其中,孫權帳下可謂是人才濟濟,名將、謀臣不計其數。其中,江東十二虎臣可謂名噪一時。
劉備有五虎上將,看孫權江東十二虎臣,都是誰?
眾所周知,劉備有五虎上將,每個人都勇猛善戰,戰功赫赫,為其建立蜀漢立下卓越功勳,而東吳孫權也有江東十二虎臣,這十二個人,為孫權三代開疆破土,征戰四方立下大功,也都是開國功臣,看看這十二人都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