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有五虎上將 曹操有五子良將 孫權卻有他們十二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的五虎上將:

關羽,位列五虎之首,文韜武略兼而有之。

溫酒斬華雄,千里走單騎,水淹七軍,單刀赴會足見其膽色過人,但其人待人過於孤高,傲慢有時讓他失去理智,最終敗走麥城,死與小人之手。

評分:

曹操的五子良將:

張遼(169年-222年),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

張遼先跟丁原,後又依附過董卓,呂布。

199年,曹操斬呂布收張遼,之後,張遼就跟隨曹操南征北戰,戰袁紹,平河北,征荊州,討東吳,立下了赫赫戰功。

其一生之中最為輝煌的時候是合肥之戰,215年,孫權親率10萬大軍功合肥,張遼帶800敢死隊大戰,先聲奪人。

後於逍遙津打敗東吳大軍。

後張遼以征東將軍之職鎮守東線,直至病逝。

孫權的江東十二虎臣:(重點介紹)

程普

蕩寇將軍程普(?—210年),字德謀,

右北平土垠(今河北豐潤東)人。

東漢末年東吳的武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君主。

他曾跟隨孫堅討伐過黃巾、董卓,又助孫策平定江東。

孫策死後,他與張昭等人共同輔佐孫權,並討伐江東境內的山賊,功勳卓著。

程普在東吳諸將中年歲最長,被人們尊稱為「程公」。

黃蓋

偏將軍、武陵太守黃蓋(生卒年不詳)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永州)人。

漢末三國時期江東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主公。

公元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他也因為此事跡而被後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苦肉計」的故事。

韓當

石城侯韓當(?-227),字義公,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漢末三國時期吳國將領。

韓當因為長於弓箭、騎術並且膂力過人而被孫堅賞識,追隨他四處征伐周旋,數次冒險犯難,攻陷敵人、擒拿俘虜。

對江東基業的逐漸穩固和吳國的建立有著重要影響。

官至昭武將軍、冠軍太守,加都督稱號,封爵石城侯。

黃武五年(226年)卒。

蔣欽

右護軍蔣欽(?-220年),字公奕,

九江壽春(今安徽壽縣)人。

漢末東吳名將。

早年隨孫策平定丹陽、吳郡、會稽和豫章四郡。

平盜賊,遷西部都尉。

討會稽賊呂合、秦狼等,徙討越中郎將。

又與賀齊并力討平黟賊。

從征合肥,因功遷蕩寇將軍,領濡須督。

後召還都拜右護軍,典領辭訟。

蔣欽貴守約,性豁達。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孫權討伐關羽,蔣欽率領水軍入沔水。

回軍途中病逝。

周泰

陵陽侯周泰(生卒年不詳),字幼平

,九江下蔡(今安徽鳳台)人。

漢末三國時期吳國武將。

孫策平定江東時與同郡蔣欽一起加入孫策軍,隨孫策左右,後孫權愛其為人,向孫策請求讓周泰跟隨自己。

周泰多次於戰亂當中保護孫權的安危,身上受的傷多達幾十處,就像在皮膚上雕畫一樣,吳將朱然、徐盛等因此對其拜服。

後來孫權為了表彰周泰為了東吳出生入死的功績,而賜給他青羅傘蓋。

官至漢中太守、奮威將軍,封陵陽侯。

死於黃武年間,有子周邵,亦數有戰功,死於黃龍二年,周邵的弟弟周承繼承了兵權和爵位。

陳武

偏將軍陳武(178年-215年),字子烈,廬江松滋(今安徽宿松)人。

東漢末年孫策、孫權部下的武將。

陳武年輕時儀表堂堂,跟隨孫策征戰江東,因戰功封為別部司馬,後來在孫權部下任職。

由於陳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孫權,下至鄉里的敬愛。

陳武又屢建戰功,封為偏將軍。

建安二十年(215)在合肥戰役中戰死,孫權對此十分哀痛。

董襲

偏將軍董襲(?-213),字元代,會稽餘姚(今浙江餘姚)人。

東漢末年江東孫氏部將。

213年,曹操南征至濡須口,董襲跟隨孫權解救,並命董襲率五樓船前住濡須口。

至夜深時,暴風狂襲,五樓船傾覆,眾將士乘走舸逃走,請董襲一起逃出。

但董襲大怒曰:「受將軍任,在此備賊,何等委去也,敢復言此者斬!(受將軍的任務,在此處防備敵人,怎能委身而去,誰再說要逃走便立斬!)」於是無人敢幹預。

最後五樓船果然傾覆,董襲浸死,孫權改服致喪,厚待其家人。

甘寧

西陵太守,折衝將軍甘寧(?—220年),字興霸,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

少年有力,讀諸子,18歲左右任過蜀郡丞。

建安九年(204年)率八百健兒依劉表,因居南陽,不見進用。

建安十年(205年)轉託黃祖,黃祖又以凡人畜之。

期間曾射殺凌統之父凌操,因此與凌統有殺父之仇。

建安十三年(208年)歸吳見用於孫權,大有作為。

破黃祖據楚關,攻曹仁取夷陵,鎮益陽拒關羽,守西陵獲朱光,百騎偷襲曹營,孫權說:「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可敵矣。

」智勇雙全,戰功顯赫。

仗義疏財。

深得士卒擁戴,吳主賞識,被孫權封為西陵太守,折衝(常勝)將軍。

《三國演義》中虛構在吳蜀之戰中被蜀國將領沙摩柯一箭射死。

凌統

偏將軍凌統(189-237,一說217),字公績,吳郡餘杭(今浙江餘杭)人,漢末三國時期吳國名將。

凌操之子,官至偏將軍。

凌統認為山中之人大多壯悍,可以用威信、恩惠勸誘他們投降,孫權便命他東進,並命各城凡凌統要求,皆先給予後報告, 募得精兵萬餘人。

途中經過祖縣,並進入鄉寺,與鄉親舊友故恭敬盡禮,恩意極隆。

後凌統病卒,時年四十九(一說二十九)。

孫權聞之,哀不能自止,數日減其膳,每言及凌統皆流涕,撫育其孤,又使張承為之作銘誄。

徐盛

建武將軍、安東將軍,任廬江太守徐盛(生卒年不詳)字文向,琅邪莒縣(今山東莒縣)人。

漢末三國時期吳國將領。

徐盛最初因討伐山賊有功而被加為中郎將,後於濡須口之戰中表現出色,得到孫權的讚賞。

魏文帝曹丕伐吳時,徐盛以疑城之計退去魏軍。

吳黃武年間,徐盛病逝。

潘璋

溧陽侯潘璋(?-234),字文珪,東郡發乾(今山東冠縣東)人。

漢末三國時期吳國將領。

呂蒙偷襲荊州後,關羽自麥城逃走,潘璋與朱然一同率部攔截關羽,他部下的馬忠生擒關羽及其子關平等人。

丁奉

安豐侯丁奉(?-271),字承淵,廬江安豐(今河南固始)人,漢末三國時期吳國將領。

年少時以驍勇為小將,經常奮勇殺敵,屢立功勳,此後又於公元252年的東興之戰中「雪中奮短兵」,大破侵犯東吳的魏軍。

吳景帝孫休在位時,丁奉設計除掉了東吳的權臣孫綝,被加封為大將軍。

詞條圖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史上英勇驍戰、功勳卓著的江東十二虎

三國時孫吳方面十二位將領的合稱,這十二人以英勇驍戰、功勳卓著而為人稱道,按照正史《三國志》為其列傳的順序依次是:程普、黃蓋、韓當、蔣欽、周泰、陳武、董襲、甘寧、凌統、徐盛、潘璋、丁奉(字承淵)。...

說三國:江東十二虎臣

蜀漢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有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八虎騎:曹仁、 曹洪 、 曹純、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而東吳除了四英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