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趁火打劫之《曹操占冀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曹操和袁紹爭奪地盤,袁紹在官渡之戰中戰敗,回到了冀州。

正在他心煩意亂的時候,他的第二個妻子勸他在三個兒子袁譚、袁熙和袁尚中找一個做接班人,好協助他抵抗曹操。

袁紹於是和四個謀臣商量說:「最近外患不斷,接班人的事情應當趁早定下來。

我的大兒子袁譚,個性太強,太霸道;二兒子袁熙,性格太柔弱,不能擔大任;三兒子袁尚我還比較滿意,他英俊威武,又知道尊重他人。

我想他做接班人怎樣?」

可是他的四個主要謀臣各有自己的打算。

辛評、郭圖向著袁譚,審配、逢紀向著袁尚。

郭圖說:「主公,這樣不行的。

現在敵兵壓境,如果廢長立幼會使你們父子不和,兄弟反目,於目前形勢不利。

我看這個接班人還是由袁譚做比較好。

」袁紹一聽,覺得他說得有道理,就把這件事放下來了。

過不多久,袁紹又被曹操打敗了,心裡憋屈,回城之後不久就病死了。

他死以後,接班人的位子傳給了袁尚。

袁尚就在審配、逢紀的幫助下帶領著主力部隊和曹操對峙。

這時袁譚也帶著部隊來打曹操,本來兄弟一起來打敵人是件好事,可是他們心裡想的都是父親留下來的基業,明里暗裡互相爭鬥。

曹操這個時候也接受謀士郭嘉的建議,沒有攻打他們。

而是留一部分守軍監視袁氏兄弟,自己率大部分兵馬攻打別的地方。

袁譚、袁尚看到曹操撤兵了,都非常高興。

這時袁譚與郭圖、辛評商議說:「我是長子,不能繼承父業,他袁尚是後母所生,反倒成了接班人,我不服氣。

」郭圖說:「這樣,我們請袁尚他們來喝酒慶賀,把士兵駐紮在城外,再把刀斧手埋伏在府內,喝酒的時候把他們殺了,你就可以做主公了。

」袁譚點頭同意了,就派人去請袁尚來喝酒。

袁尚連忙和審配商量。

審配說:「這一定是郭圖的主意,密謀殺主公。

我們不如趁勢打他個措手不及。

」袁尚於是帶大軍前往。

袁譚戰敗,向曹操投降。

曹操懷疑袁譚是不是真的投降,招謀士商議。

荀攸說:「袁家占據四個州的地方,有數十萬精兵,如果袁譚、袁尚和睦,共同守住他們父親的基業,那現在還說不好以後天下會怎樣;今天應乘他們兄弟互相爭鬥,出兵先除掉袁尚,再滅掉袁譚,這樣天下大勢就可以定下來,這個機會是不能夠失去的。

」曹操聽了非常高興。

正如荀攸所說,曹操在袁譚的幫助下滅了袁尚,又藉機把袁譚給殺了。

從此北方得以安定,曹操得了袁氏的地盤,實力也大大增強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袁氏集團並沒有表面上那麼不堪!

袁紹的謀士集團還是很強大的,個人能力相當優秀,由於歷史一貫的尿性,死的早的由於事跡不多,都會被不同程度的低估,所以袁氏集團並沒有表面上那麼不堪,私以為重點還是放在了對方人物的缺陷上,但人無完人...

黎陽之戰經過

黎陽之戰是東漢末年202-203年軍閥曹操針對已故對手袁紹之子袁尚、袁譚兄弟的一次入侵嘗試。袁紹死後四個月的202年農曆九月,雙方發生了第一場戰事。雖然此戰以曹操撤軍告終,卻使袁氏兄弟矛盾激化,...

袁紹慘敗(二):袁紹帳下謀士有哪些?

袁紹屬於汝南袁氏,這個家族在東漢中後期人才濟濟,有「四世三公」的美稱。其門生故吏更是遍天下。當袁紹吞併韓馥的冀州時,韓馥曾經表示自己也是袁氏門生,讓個冀州又何妨。東漢末年,天下動盪,更多的名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