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陽之戰經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黎陽之戰是東漢末年202-203年軍閥曹操針對已故對手袁紹之子袁尚、袁譚兄弟的一次入侵嘗試。

袁紹死後四個月的202年農曆九月,雙方發生了第一場戰事。

雖然此戰以曹操撤軍告終,卻使袁氏兄弟矛盾激化,曹操暫退後,身為哥哥的袁譚兵變反對弟弟袁尚。

背景

董卓討伐戰失敗後經過數年的內戰,在眾諸侯中形成了兩大派系:一派以控制冀、青、並、幽四州的袁紹為首;一派以袁紹原先的朋友和下屬曹操為首,不但控制了兗、豫、徐三州,還掌握了朝廷,控制了漢獻帝。

兩派在200年的官渡之戰中交鋒,曹操大勝。

袁紹雖敗,重整軍隊,趁其戰敗而反叛者也迅速被鎮壓。

202年6月,袁紹因兵敗而憂憤病亡,將基業留給了兒子們。

袁紹身後有三子:長子袁譚,次子袁熙,幼子袁尚。

按慣例應由長子繼業,袁紹卻偏愛貌美的袁尚,曾安排袁譚出繼自己的哥哥即袁譚的伯父袁基。

因袁紹從未正式確立繼承人,他死後,具體繼承法仍然不確,其陣營分為兩派。

袁紹的謀士中,辛評和郭圖支持袁譚,逄紀和審配力挺袁尚。

儘管通常認為袁譚將繼承父業,支持袁尚的人擔心職位被袁譚重新安排,偽造遺囑,宣布袁尚繼業。

心懷不滿的袁譚率本部離開經黃河前往黎陽(今河南省濬縣西北)前線對抗曹操。

袁尚派逄紀率小股軍馬援助(或刺探)袁譚,但當袁譚要求進一步增援時拒絕了。

袁譚怒殺逄紀。

曹操在官渡獲勝後曾轉移對袁氏的注意,但在202年春又返回官渡前線。

謀士荀彧曾提醒他不要忽視新敗的敵軍,以防其殘部重建襲後。

袁紹死後四個月,曹操率軍渡黃河,攻其殘部於黎陽。

戰役

曹操渡河時,留李典和程昱負責補給。

補給要走水路,但袁尚部下魏郡太守高蕃屯兵河上,斷絕了補給線。

曹操起初提出改從陸路運輸,但李典指出高蕃軍缺少戰甲,對水戰無備,曹操遂允許李典和程昱攻擊高蕃。

這次攻擊成功了,水路補給線得以暢通。

曹操渡河後的事,史料記載有分歧。

《三國志·魏書·武帝紀》稱,曹操渡河後六個月贏得後續戰爭,將袁氏兄弟逐出黎陽,但突然解除對袁氏大本營鄴城的包圍,還軍許昌。

但《三國志·魏書六·董二袁劉傳》、《後漢書·袁紹傳》和同時代的其他參考文獻如《後出師表》等都與曹魏方面的記載相衝突,稱其實此戰耗時很久,即不可能如《武帝紀》所說一帆風順。

故更可能是曹魏方面隱去了曹操在此地區戰敗的記錄。

綜上,得出可能的戰況如下。

因軍力不及曹操,袁譚自度難以守住黎陽,派人求援。

袁尚留審配守鄴城,親率援軍救黎陽。

兩軍在黎陽西、南郊交戰,交戰當時防禦工事的遺蹟在唐朝仍然存在。

203年三月,袁氏兄弟從城中殺出,但曹操人多勢眾,將他們逼回城牆內。

袁軍大將嚴敬被樂進斬殺。

趁曹操未及圍攻黎陽,袁氏兄弟趁夜撤到黎陽以北一百四十里的鄴城。

次月,曹操沿袁氏撤退路線追到鄴城。

但他消耗過度,被袁尚在城外反攻擊退。

此次受挫使曹操將注意力重新從袁氏大本營轉移開,他東進猛攻陰安(在今河南省清豐縣),收集魏郡南部穀倉的穀物。

五月,曹操做好準備再攻鄴城。

謀士郭嘉卻反對,建議利用袁氏兄弟正在滋長的矛盾:「袁紹愛這兩個兒子,卻未立繼承人。

有郭圖、逄紀做他們的謀臣,肯定互相爭鬥,互相離間。

急攻他們就會相持,緩攻他們,以後他們將生相爭之心。

不如向南去荊州,裝作征伐劉表,等候他們生變;等生變了再攻擊他們,可以一舉而定。

曹操接受建議回師,留賈信守黎陽的灘頭堡,將不能守住的陰安留給敵軍。

當曹操撤軍渡過黃河時,袁譚要求袁尚提供新的軍備和更多軍隊以半渡截擊曹操。

袁尚懷疑哥哥的真實企圖,都沒答應。

袁譚謀士郭圖和辛評火上澆油,稱是審配唆使袁紹將袁譚出繼袁基的。

袁譚憤怒,回軍攻袁尚、審配於鄴城。

袁譚戰敗,奔南皮。

同時,曹操順利返回許昌。

後果

曹操儘管初期取得了一些勝利,也遭遇過挫折,戰鬥九個月,僅能在黎陽留下一座灘頭堡。

此後三個月他一直待在許昌,可能是為了穩固自己的權位和防備可能因他一直在外引發的混亂。

此間,他兩次發布公告,處罰和貶謫不稱職的將領,認為軍階和賞賜不應給配不上的人。

如郭嘉所料,來自袁氏兄弟的威脅自己瓦解了。

袁氏兄弟內戰,袁尚占了上風。

袁譚被逐出南皮,投平原,被圍,求助於曹操。

荊州牧劉表為袁紹舊友,讓著名文人王粲給袁譚、袁尚分別寫信,敦促他們抵抗共同的敵人曹操,不要內鬥。

給袁譚的信為袁氏兄弟在鄴城戰勝強敵而致賀,並嚴厲反對袁譚依附曹操。

但劉表的忠告被袁氏兄弟所無視。

當袁譚的使者辛毗來見曹操時,曹操正和劉表在雙方邊境交戰。

辛毗已對主公失望,建議曹操趁袁尚、袁譚尚未和好、合兵之機將他倆同時擊潰。

此前荀彧已提過類似建議。

曹操採納了,裝作與袁譚結盟。

204年,曹操從黎陽發起進攻,大敗來自鄴城的袁尚軍,為袁譚解圍,袁尚投袁熙。

同年,曹操以袁譚心懷不軌取消聯盟,圍攻南皮。

袁譚陣亡。

袁氏對華北的掌控就此崩潰,雖然他們仍在堅持直至207年徹底潰滅。

更多歷史,敬請關注王昆明細說歷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南皮之戰始末

南皮之戰是漢末205年的一場戰役。此戰宣告了袁紹死後爭奪其繼承權的兒子之一袁譚被父子倆共同的敵人、位列三公的曹操所滅。曹操已經重創了袁紹的另一子袁尚,他在南皮的勝利使他對華北平原的控制再無人能撼...

袁氏集團並沒有表面上那麼不堪!

袁紹的謀士集團還是很強大的,個人能力相當優秀,由於歷史一貫的尿性,死的早的由於事跡不多,都會被不同程度的低估,所以袁氏集團並沒有表面上那麼不堪,私以為重點還是放在了對方人物的缺陷上,但人無完人...

袁紹慘敗(二):袁紹帳下謀士有哪些?

袁紹屬於汝南袁氏,這個家族在東漢中後期人才濟濟,有「四世三公」的美稱。其門生故吏更是遍天下。當袁紹吞併韓馥的冀州時,韓馥曾經表示自己也是袁氏門生,讓個冀州又何妨。東漢末年,天下動盪,更多的名士...

三國人物傳之郭圖

郭圖(?-205年),字公則,潁川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郭圖早期為潁川太守陰修部下計吏 ,初平二年(191年),辛評、荀諶、高幹、張導及郭圖共同說服韓馥出讓冀州牧予袁紹,郭圖受邀成為袁紹謀士。

三十六計:趁火打劫之《曹操占冀州》

三國時期,曹操和袁紹爭奪地盤,袁紹在官渡之戰中戰敗,回到了冀州。正在他心煩意亂的時候,他的第二個妻子勸他在三個兒子袁譚、袁熙和袁尚中找一個做接班人,好協助他抵抗曹操。袁紹於是和四個謀臣商量說:「...

兄弟相爭,他引狼入室,致二州更姓

袁紹死後,沒有明確地指定繼承人,加上他生前不聽沮授的勸諫,將三個兒子各封一州,使他們形成了各自的派系。導致袁氏集團在權力交接上出現了混亂。照理來說,袁譚是長子,而且工作經驗豐富,他在袁紹平定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