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歷史上成功上演『空城計』的遠不止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們都知道,三國中諸葛亮充分地利用了司馬懿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巧妙驚險的利用空城計脫險。

大家在為司馬懿感到惋惜的同時,也更加敬佩諸葛亮的足智多謀。

從此諸葛亮的空城計名聞天下。

但是估計很多人不知道,在中國歷史上成功上演『空城計』的遠不止諸葛亮。

春秋時期,楚國派出兵車六百乘,攻打鄭國。

鄭國國力較弱,都城內更是兵力空虛,無法抵擋楚軍的進犯。

鄭國按照上卿叔詹的計策,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來,不讓敵人看見一兵-卒。

令店鋪照常開門,百姓往來如常,不准露一絲慌亂之色。

大開城門,放下吊橋,擺出完全不設防的樣子。

楚軍達鄭國都城城下,見此情景不敢妄動。

楚國全軍連夜撤走,人銜枚,馬裹蹄,不出一點聲響。

所有營寨都不拆走,族旗照舊飄揚。

第二天,叔詹登城一望,說道:"楚軍已經撤走。

"眾人見敵營族旗招展,不信已經撤軍。

叔詹說:"如果營中有人,怎會有那樣多的飛鳥盤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計欺騙了我,急忙撤兵了。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戰例。

西漢時期,李廣親自率領一百名騎兵前去追擊匈奴散兵,一直追了幾十里地,終於追上,殺了兩名,活捉一名,正準備回營時,忽然發現有數千名匈奴騎兵也向這裡開來。

匈奴隊伍也發現了李廣,但看見李廣只有百名騎兵,以為是為大部隊誘敵的前鋒,不敢貿然攻擊。

李廣沉著地穩住隊伍,下令:"全體下馬休息。

"李廣的士兵卸下馬鞍,悠閒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著戰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將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軍官出陣觀察形勢。

李廣立即上馬,衝殺過去,一箭射死了那個軍官。

然後又回到原地,繼續休息。

匈奴部將見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廣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

天黑以後,李廣的人馬仍無動靜。

匈奴部將怕遭到大部隊的突襲,慌慌張張引兵逃跑了。

李廣的百餘騎安全返回大營。


三國時代,除了諸葛亮還有趙雲的"空營計"。

建安二十四年 ,在一次戰鬥中,趙雲只有數十輕騎,卻與曹軍大部隊遭遇上了。

趙雲且戰且退,最後退到營壘。

有人主張閉門拒守,趙雲卻沒有這樣做,反而大開營門,偃旗息鼓。

曹軍懷疑趙雲有伏兵,急忙退去,趙雲命令士兵擂鼓吶喊,又以弓箭從背後射曹軍。

曹軍大為驚駭,自相踐踏,死了不少人。

這件事在《三國志·趙雲傳》注引《雲別傳》中有記載。

西晉時期,曾有數萬匈奴兵圍困晉陽。

劉琨登上城樓,俯眺城外敵營,冥思苦想對策。

忽然他想起"四面楚歌"的故事,於是下令會吹卷葉胡笳的軍士全部到帳下報到,很快組成了一個胡笳樂隊,朝著敵營那邊吹起了《胡笳五弄》。

他們吹得既哀傷、又淒婉,匈奴兵聽了軍心騷動。

半夜時分,再次吹起這支樂曲,匈奴兵懷念家鄉,皆泣淚而回。

劉宋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北魏的軍隊進攻濟南,已聚集大軍於城下。

蕭承之時任濟南太守,蕭承之知道寡不敵眾,便命令士兵隱蔽起來,並大開城門。

蕭承之的部下大惑不解問:"賊眾我寡,奈何輕敵之甚!"蕭承之從容答道:"今懸守窮城,事已危急,若復示弱,必為所屠,唯當見強以待之耳。

"大意是說,困守在一座被拋棄在敵人後方的孤城,情勢危急。

如果向敵人示弱,必定會遭到屠殺,只有擺出強大的陣勢來等待敵人。

北魏軍士看到這種情形,懷疑城中有重兵埋伏,於是撤退。

唐玄宗時期,張守圭被派任瓜州刺史。

他一到任,立即組織將士百姓修築城牆,以抵禦敵人的進攻。

可是城牆還沒有修好,吐蕃人又突然來犯,打到城下。

眾人驚慌失色,張守圭卻很鎮定,急中生智說道: "敵眾我寡,不能用利箭、石頭硬抗,必須施用計謀退兵。

"於是登上城樓,置酒作樂,找來樂工吹拉彈唱,大宴將士。

吐蕃人見狀疑城中有埋伏,竟不戰自退,張守圭隨即縱兵追擊,把吐蕃人打得大敗。

看到這,我們不得不感嘆,中華民族除了勤勞勇敢,而且智慧了得。

偉大的中華民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空城計」被這三人演繹到極致

空城計,是《三十六計》的第三十二計。原文是「虛者實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也就是說,要善用疑兵,以出奇制勝。歷史上,有三個人把「空城計」用到了極致。1、諸葛的西城《三國演義》第九十五...

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二計:空城計

  歷史深遠流長,文化博大精深——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二計:空城計  原文: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復奇。  譯文:與敵比較,我們的力量本來就顯薄弱,如果進一步顯空虛,就會讓敵人難以揣摩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