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以為司馬懿是被空城計嚇跑的,其實他只是故意放諸葛亮一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三國中,諸葛亮奇謀無雙,為後世所樂道,空城撫琴逼退司馬懿十五萬大軍,更是神鬼莫測,更是流傳千古的佳話。
然而空城退敵真是司馬懿中計嗎?小編以為不然,空城計很可能是諸葛亮和司馬懿兩個智者達成的默契。
馬謖丟了街亭咽喉之後,蜀軍有被抄後路的危險,諸葛亮趕緊回撤,可是人馬多,還有輜重糧草,哪是說撤就能撤的,諸葛亮調動人馬,有的撤退,有的接應,有的斷後,有的擾敵,自己則帶了五千兵去西城運糧,糧草太重要了,沒糧再厲害的統帥也免不了兵敗的下場,諸葛亮作為軍師,對此也十分重視,到了西城以後,諸葛亮立即分批開始搬運,可是糧草剛運到一半,司馬懿領著十五萬大軍兵臨西城城下。
此時的軍事態勢是,司馬懿率兵15萬,諸葛亮僅有2500兵士,現實兵力比是1:60,而西城又是一個小城池,即便藏滿了兵又能藏多少呢?更何況蜀軍後撤已是事實,作為敵方軍事主將的司馬懿又豈會不知,即便司馬懿用兵多疑,另加多次中諸葛亮之計,心有疑慮,何不駐紮城外以觀動靜,為何又急於後撤呢?
小編以為,諸葛亮敞開城門,登上城樓扶琴,目的不是虛張聲勢,而是明確告訴司馬懿,我諸葛亮就在此城,你要是貿然行動,蜀中再無諸葛亮。
有人會疑惑,消滅了諸葛亮,司馬懿不就全勝了嗎?當然不是,曹操曾說:「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曹丕謹記曹操的話,對司馬懿素有猜忌,之前就因為諸葛亮散布的流言,毫不猶豫罷了司馬懿的兵權,最後是諸葛亮出祁山,魏國無將可敵,這才火線啟用司馬懿。
一旦消滅了諸葛亮,司馬懿現在又羽翼未豐,沒有自保的政治力量,必然再次被曹丕奪去兵權,為了不使自己落得個「飛鳥盡、良弓藏」的下場,司馬懿的目的只是打退諸葛亮,但不能消滅諸葛亮,一旦諸葛亮被消滅,自己官職不保,以後再想擁有兵權那就難了,自然也不會有後文的三分歸晉了。
諸葛亮對於自己最忌憚的這個大對頭司馬懿也是了如指掌,知道他必能想通這其中的厲害關係,於是才安坐城樓觀風景,坐等司馬懿自己撤兵。
司馬懿也果然沒有貿然行動,稱「城中必有埋伏」,率軍撤退。
兩個智者陣前達成了默契,空城計的故事便流傳後世,人人皆稱諸葛亮聰明,司馬懿又何嘗不聰明呢?
司馬懿在空城計上到底是真傻還是假傻?原來這裡面有這麼多的套路
三國時期,群雄爭霸,各種勢力此消彼長,為了生存或者壯大,大家都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各種爾虞我詐,陰謀詭計,勇氣爆棚,哭天抹淚的事件不斷上演,也給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留下了一段段佳話。在這些佳話中,空...
司馬懿的超級智慧: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
中國的很多大智慧都在歷史裡,而且歷史從未改變,歷史只是不斷的輪迴。——水木然隨著《軍師聯盟》的熱播,司馬懿的智慧全方位的展現在我們面前。歷史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讀史如《三國》者,常津津樂道於...
諸葛亮唱空城計,司馬懿不攻城,其實比諸葛亮更高明
在三國演義中,把諸葛亮描繪成了一個「足智多謀,料事如神」的人,這也是我們大多數對諸葛亮的印象。特別是「空城計」嚇退司馬懿幾十萬大軍而廣為流傳,這難道真的是司馬懿膽小怕事,愚蠢才上了諸葛亮的當嗎?...
司馬懿是故意中空城計的?為什麼?他臨終的十七字遺言說出了真相
如果把司馬懿和諸葛亮放在一起來談,大多人都會說司馬懿不如諸葛亮。為什麼呢?因為當年司馬懿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然而,司馬懿在臨終前卻留下了十七字遺言,說出當年自己是故意中計的。
司馬懿為什麼沒能識破諸葛亮的空城計
空城計是馬謖失了軍事重地街亭之後,無險可守,來不及撤回漢中,而不得已使用的計策。諸葛亮平生不弄險,偶爾棋走險招,足可以瞞天過海,以致司馬懿上當,錯失良機。司馬懿也算上三國數一數二的智力高手了,其...
「空城計」的背後:誰是城府至深的高手?
讀《三國演義》者,常津津樂道於諸葛亮之「空城計」,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先來回顧下《空城計》 依然經典空城計來自...
別被空城計騙了 司馬懿明知是空城 卻不捉諸葛亮 「相愛相殺」
我們所熟知的「空城計」,殊不知,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你還在以為「空城計」司馬懿上當了?假裝糊塗實際是真聰明!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你還在以為「空城計」司馬懿上當了?假裝糊塗實際是真聰明!無論在什麼時候,謀士對於一個國家都特別重要,特別在古代,軍師往往能左右一支軍隊的生死。在三國時期的謀士可謂不少,例如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