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是故意中空城計的?為什麼?他臨終的十七字遺言說出了真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果把司馬懿和諸葛亮放在一起來談,大多人都會說司馬懿不如諸葛亮。
為什麼呢?因為當年司馬懿中了諸葛亮的空城計。
然而,司馬懿在臨終前卻留下了十七字遺言,說出當年自己是故意中計的。
那麼疑問來了,司馬懿為何要假裝中計,這其中有什麼不可明說的原因嗎?要想弄清楚這一點,我們必須再回顧一下當年的情況。
司馬懿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人,他雖身處曹魏朝堂,野心卻不止於此。
曹操在世時,就看出司馬懿有狼狽之相,所以一直提防著他。
曹操去世前還千叮嚀萬囑咐,要曹丕小心司馬懿。
曹丕本身也很有實力,所以司馬懿沒機會興風作浪。
曹丕去世後,曹叡登基。
曹叡自知掌控不了司馬懿,更加忌憚司馬懿,同時朝堂上的其他大臣也很嫉妒司馬懿的才幹。
所以,司馬懿在朝堂上舉步維艱,一不留神就可能被人暗害。
另一方面,諸葛亮認為曹叡能力有限,是個北伐的好機會,就帶兵出征。
曹魏朝堂可用的人也還有,但能與諸葛亮對抗的人卻不多,於是,一直被忌憚的司馬懿重新被重用。
這次北伐時機也好,前邊進展的也很順利。
可是,諸葛亮卻錯用了馬謖,導致街亭失守,功虧於潰。
諸葛亮只好讓大軍趕緊撤離,而他則親自坐鎮西城,轉運糧草。
可是,諸葛亮剛到西城,就接到了曹操帶著十五萬大軍趕來的消息。
西城內只有兩千五百個負責搬運糧草的士兵,外加一些老弱婦孺,這些人十五萬大軍塞牙縫,城內人心惶惶。
諸葛亮經過一番思考之後,讓士兵將所有的城門都打開,放倒旗幟,同時挑了二十幾個士兵扮作平民,在所有城門口掃地。
自己則優哉游哉地帶著兩個小書童,到城樓上彈起了琴。
司馬懿帶著大軍趕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悠閒愜意的場景。
司馬昭建議直接讓大軍踏平城池,活捉諸葛亮,司馬懿卻下令讓大軍撤退,沒有命令不能擅自行動。
事後,司馬懿跟兒子說,諸葛亮一直很謹慎,他這樣做城中肯定設下了埋伏。
就這樣,諸葛亮成功逃過了一劫。
然而,司馬懿跟兒子說的理由真的能站得住腳嗎?就算怕有埋伏不冒進,總能派出一小波士兵去探探路吧。
可惜司馬懿沒有這樣做。
也許司馬昭也一直存著和我們大家一樣的疑惑。
所以,司馬懿臨終前,把司馬昭叫到了跟前,對他說:「吾事魏歷年,人皆疑吾有異志,吾嘗懷驚駭。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他在曹魏朝堂這麼多年,同僚以及君主都懷疑他有異心,他每天都懷揣不安。
根據這句話,再結合一下當時的情況:曹魏朝堂的同僚都恨不得司馬懿早死,但諸葛亮北伐給司馬懿帶來了喘息的機會。
因為除了司馬懿沒人能與諸葛亮抗衡,所以,諸葛亮只要一天不死,司馬懿就一直是安全的。
司馬懿故意中了「空城計」,放諸葛亮一馬,也保住自己在曹魏朝堂的地位,實在是老謀深算!不過話又說回來,諸葛亮跟司馬懿鬥了這麼久,他肯定知道司馬懿的處境。
也許所謂的空城計,只是這對兒老對手做給外人的一場戲呢?高手過招就是費腦子啊!
諸葛亮大擺空城計,司馬懿真的中計了嗎?別再被騙了,這才是真相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我們總離不開《三國演義》的影響,甚至很多人都認為《三國演義》的故事,才是正史,尤其是關於諸葛亮的故事,基本都被他那鬼神莫測的智謀所折服。諸葛亮到底有多聰明,近現代學者魯迅,說:...
司馬懿臨時前道出空城計的秘密,他和諸葛亮到底誰更勝一籌?
整個三國的歷史背景下,出現了無數以諸葛亮為首的軍師級人物,他們決勝千里、運籌帷幄,將歷史的命運牢牢的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最有看頭的,要數諸葛亮和司馬懿的對弈,他們兩個大神級的人物彼此相知相惜,可惜...
明知道諸葛亮是空城司馬懿為何不捉他?背後的智慧讓人佩服
《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題曰「馬謖拒諫失街亭,武侯彈琴退仲達」。這一回的「戲眼」,就是諸葛亮的編導的「空城計」。說的是,司馬懿率領15萬大軍,擊潰馬謖奪取街亭,又乘勝連下三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唇亡齒寒:司馬懿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
《三國演義》,作者羅貫中,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為中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歷史演義小說,小說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105年的歷史風雲,以描寫戰爭為主,反映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
唇亡齒寒:司馬懿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真相竟是這樣
歷史上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讀史如《三國》者,常津津樂道於諸葛亮之「空城計」,殊不知,司馬懿與諸葛亮的空城之上的博弈,卻是精彩紛呈的,那是一場關乎唇亡齒寒、因對手而存在的較量,可謂精妙絕倫。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