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不讓魏延作為繼承人,而是降將姜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熟讀三國歷史,劉備白帝城託孤,諸葛亮成為蜀漢的大佬,一生六出祁山,致力於北伐。

諸葛亮北伐期間,刻意這培養繼承人,其中官居征西大將軍的魏延和征西將軍的姜維成為比較合適的人選。

然而諸葛亮臨終之後,沒有把北伐的重任託付給魏延,而是交給了姜維,為什麼呢?

諸葛亮北伐期間,魏延無疑成為蜀漢唯一的大將軍,諸葛亮也非常器重魏延,讓魏延獨立領軍,尤其是魏延打敗了曹魏雍州刺史郭淮,遷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假節,進封南鄭侯。

魏延是一個忠心耿耿優秀將領,地位,是僅此諸葛亮之下,按理說,諸葛亮的北伐重任是最適合交給魏延的。

但是,魏延和諸葛亮之間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那就是軍事路線上有分歧。

《三國志》記載:魏延每次隨諸葛亮出征,都提出一個建議,要求分兵,要求自己帶一萬人走另一條路,然後和諸葛亮在潼關會師,「如韓信故事」,就像韓信當年一樣,韓信幫劉邦打天下,就是韓信帶一隻部隊,劉邦帶一隻部隊,但是諸葛亮不同意,「制而不許」,每次提出來,每次諸葛亮都不同意,最後是魏延認為諸葛亮這個人膽小怕事、膽怯,「謂亮為怯,嘆恨己才用之不盡」,魏延懷才不遇,而忿忿不平。

還有一個典型的事件,就是「子午谷奇謀」。

因為軍事路線上的分歧,導致諸葛亮不敢輕易的讓其成為繼承人,所以在臨終之際,也將魏延排除在外,留下遺命:「令延斷後,姜維次之,若延或不從命,軍便自發」。

建興七年(229年),諸葛亮辟姜維為倉曹掾,加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

諸葛亮給蔣琬寫信,稱姜維是涼州上士,有膽略,並讓姜維統領五六千虎步軍。

後遷升姜維為中監軍征西將軍。

在北伐期間,基本上帶著姜維,把平生所學,傳授給了姜維,囑咐他繼續興師北伐。

為什麼讓一個降將姜維成為諸葛亮繼承人呢? 其實是有原因的?

其一,諸葛亮和姜維有著共同的目標:匡扶漢室。

諸葛亮出道之後,一心的目標就是「中興漢室,還於舊都」,而當時的蜀漢集團,在劉備死後,都安於現狀,偏霸一隅,不太希望北伐。

而姜維卻「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

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

」這樣的人,不正是諸葛亮想要找的人嗎?

其二,調和蜀漢集團武將派系的產物。

蜀漢政權下的派系複雜性,有這荊州,東州,益州本土,降將等各種類型,荊州派系的名將基本在夷陵之戰消亡殆盡,益州本土被打壓,掌權的基本是東州派系和降將,比如吳懿,王平等。

招降姜維,是為調和各大派系,尤其是擴大降將派系的影響力,投降派系無疑成為後來北伐的主力軍。

比如姜維,夏侯霸。

其三,姜維的年齡優勢。

當時蜀漢的名將,無疑是魏延,吳懿,王平,廖化,趙雲(第一次北伐後就死了),張翼,他們的年齡已經都屬於中年,在蜀漢後期的軍事生涯之中,需要補充新鮮血液。

其四,姜維個人的軍事能力體現。

姜維在戰場能打敗名將趙雲,名聲顯赫,而且頗能用計。

這一點,被諸葛亮看中。

其五,姜維是能夠被約束的。

諸葛亮死後,蔣琬和費禕,分別繼承了諸葛亮的職位,而姜維在蔣琬和費禕的管制下,沒有做出太冒險的主動,每當姜維想興兵,卻遭費禕制裁,使姜維率領的軍隊不超過萬人。

如果是魏延,蔣琬和費禕,根本是制裁不住的,這樣不利於蜀漢的長存。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諸葛亮死前說魏延必反 得知真相後讓人心寒

前兩個疑案中,我們發現蜀漢政權中三大勢力的權力鬥爭頻繁,諸葛亮不得不通過 「依法治國」協調各方。建元元年(公元228年)馬謖被殺;建元九年(公元231年),李嚴被廢。這兩記重拳,雖然暫時緩解了三...

蜀漢後期這七大猛將,誰才是新「五虎上將」

"五虎將」在蜀漢的建立過程中,東征西討,摧城拔寨,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們是劉備手下的王牌,每個人都能獨擋一面,成為蜀漢不可或缺的肱骨名將。然而,在蜀漢建立的前後幾年間,關羽戰敗被殺,張飛被屬下殺害...

蜀漢第二代五虎上將,夏侯霸上榜,第一無爭議

熟讀三國的朋友,一定知道蜀漢的五虎上將,忠義武聖的關羽,嫉惡如仇的張飛,渾身是膽的趙雲,智勇雙全的馬超,老當益壯的黃忠,他們為蜀漢立下赫赫戰功,被後世稱為蜀漢第一代「五虎上將」,只可惜,關羽殞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