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陣亡時官職最高的名將,關羽未進前三,第一實屬難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三國紛爭不停,各諸侯勢力各自為政,各自為戰。

有呂布,關羽,趙雲這樣的武將,也有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這樣的文將,他們各自為自己的主公奉獻自己的一身,或身居高位,或埋入黃土。

那麼在三國亂戰之中陣亡時,官職最高的名將是哪位呢?

說到官職,那麼首先要談談,漢末的軍制:大體分為伍長—什長—都伯—百人將—牙門將、騎督、部曲督等—別部司馬(軍司馬)—都尉(騎都尉)—校尉(但五校幾乎成清貴武職,偏文)—中郎將(五官、左、右、虎賁中郎將類同五校)—裨將軍—偏將軍—雜號將軍(裨將軍、偏將軍應該就是雜號將軍之末,但與其它兩字將軍地位有別)—四征、四鎮、前後左右將軍—衛將軍—驃騎、車騎將軍—大將軍 。

三國時期的軍職大體上也跟漢時一樣,卻也有若干不同,存在一定的靈活性。

top 10 校尉典韋

陣亡時,擔任校尉。

東漢末年曹操部將,相貌魁梧,膂力過人。

本屬張邈,後歸曹操。

曹操征討呂布時被募為陷陣,表現英勇,被拜為校尉,宿衛曹操。

建安二年(197年),張繡背叛曹操,典韋為保護曹操而獨擋叛軍,擊殺多人,但最終因寡不敵眾而戰死。

top 9 立義將軍龐德

陣亡時,官職為立義將軍。

219年,龐德協助曹仁抵禦關羽。

兩軍對壘期間,常騎白馬馳騁奔殺,曾一箭射中關羽前額,被關羽軍稱作「白馬將軍」。

時值漢水暴溢,他率諸將與關羽殊死搏鬥,箭鏃射盡,又短兵相接。

而他格鬥益怒,膽氣愈壯,力戰多時後因小舟被洪水打翻為關羽軍所擒。

關羽敬重他的剛毅威武,以封將勸降,但他卻怒目不跪,怒斥關羽,最終殞身殉節。

top 8 奮武將軍呂布

陣亡時為漢朝奮武將軍,自封徐州牧。

東漢末年名將,漢末群雄之一。

先後為丁原、董卓的部將,和王允誅董後,被李郭擊敗,依附袁紹效力。

爭奪兗州失敗後,依附偷襲劉備,割據徐州。

於建安三年十二月癸酉(199年2月7日)在下邳被曹操擊敗並處死。

top 7 征西將軍夏侯淵

陣亡時,官職為征西將軍,都督漢中。

初期隨曹操征伐,官渡之戰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後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

後率軍駐涼州,逐馬超、破韓遂、滅宋建、橫掃羌、氐,虎步關右。

張魯降曹操後夏侯淵留守漢中,與劉備相拒逾年,於定軍山被劉備部將黃忠所襲,戰死。

top 6 征西大將軍魏延

魏延陣亡時,官職征西將軍,因資深顧為征西大將軍,屬於重號將軍。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深受劉備器重。

劉備入川時因數有戰功被任命為牙門將軍,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

魏延鎮守漢中近十年,之後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

期間魏延多次請諸葛亮給他統領一萬兵,另走一路攻關中,最後與諸葛亮會師於潼關,如同韓信的例子,但諸葛亮一直不許,因而認為自己無法完全發揮才能,心懷不滿。

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並被夷滅三族。

top 5 鎮西將軍鍾會

鍾會,陣亡時官職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關中諸軍事,主持伐蜀事宜。

景元四年(263年),他與鄧艾發動魏滅蜀之戰,分兵攻打蜀漢,導致蜀漢滅亡。

此後鍾會與蜀漢降將姜維共謀,欲據蜀自立,遂打壓原同僚鄧艾,並且圖謀反叛。

卻因部下的兵變而失敗,自己也死於亂軍,時年40歲。

top 4 前將軍關羽

關羽,陣亡時官職為前將軍,假節都督荊州諸軍事。

建安二十四年,關羽圍襄樊,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關羽擒獲于禁,斬殺龐德,威震華夏,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

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被殺。

top 3 車騎將軍張飛

張飛陣亡時,官職為車騎將軍,正準備閬中率軍伐吳。

劉備長坂坡敗退,張飛僅率二十騎斷後,據水斷橋,曹軍沒人敢逼近;與諸葛亮、趙雲掃蕩西川時,於江州義釋嚴顏;漢中之戰時又於宕渠擊敗張郃,對蜀漢貢獻極大,官至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後被范強、張達刺殺。

top 2 征西車騎將軍張頜

張頜陣亡時,官職征西車騎將軍,因同時持有徵西、車騎兩種軍號,數重號將軍,以車騎為主。

隨曹真西拒諸葛亮,在街亭大敗蜀軍,迫其退回漢中。

因功升征西車騎將軍。

231年,領兵追擊蜀軍,至木門中箭亡。

張郃戎馬一生,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

top 1 大將軍姜維

姜維陣亡時,官職為大將軍。

諸葛亮北伐時,姜維被懷疑有異心,姜維不得已投降蜀漢,被諸葛亮重用。

諸葛亮去世後姜維在蜀漢開始嶄露頭角,費禕死後姜維開始獨掌軍權,繼續率領蜀漢軍隊北伐曹魏,與曹魏名將鄧艾、陳泰、郭淮等多次交手,姜維北伐總計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後因蜀中大臣也多反對姜維北伐,而宦官黃皓弄權,姜維殺之不成,只得在沓中屯田避禍,後司馬昭五道伐蜀,姜維據守劍閣,阻擋住鍾會大軍,卻被鄧艾從陰平偷襲成都,劉禪投降。

後姜維希望憑自己的力量復興蜀漢,假意投降魏將鍾會,打算利用鍾會反叛曹魏以實現恢復漢室的願望,但最終鍾會反叛失敗,姜維與鍾會一同被魏軍所殺。

漢末軍閥割據,各個軍閥為了籠絡人心,私自將將軍、校尉等高級職位作為籌碼使用,結果造成了「將軍多如狗,校尉滿地走」的混亂局面。

於此同時,因為有些人物過早的陣亡,有的混跡在三國中後期,官職的高低,並不表示人物的貢獻的多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盤點:那些有趣的三國人物

不管是陳壽的《三國志》,還是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都對三國這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進行了非常栩栩如生地刻畫,這些人物,不但躍然紙上,還通過電視、遊戲進入了廣大群眾的視野。下面,我來點評一下三國中自認為...

蜀漢後期這七大猛將,誰才是新「五虎上將」

"五虎將」在蜀漢的建立過程中,東征西討,摧城拔寨,立下了赫赫戰功。他們是劉備手下的王牌,每個人都能獨擋一面,成為蜀漢不可或缺的肱骨名將。然而,在蜀漢建立的前後幾年間,關羽戰敗被殺,張飛被屬下殺害...

三國後期的十位名將,第一眾望所歸

三國前期,那是名將如雲,猛將如虎,諸如呂布、關羽、張遼等等,不勝枚舉。那麼三國後期呢?三國後期似乎名將不顯,但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這三國後期的十大名將。10.張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