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公羊傳是一部什麼樣的書,為什麼它備受歷代統治者的推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春秋公羊傳》是成書於西漢初的儒家經典之一,簡稱《公羊傳》,又稱《公羊春秋》,是專門解釋《春秋》的一部典籍,上起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81年,其起訖年代與《春秋》一致。
《春秋公羊傳》的作者,相傳是戰國時齊人公羊高撰。
公羊高曾受學於孔子弟子子夏的門下,子夏將書傳給了公羊高,其子孫繼續口耳相傳。
西漢景帝時期,公羊高玄孫公羊壽與胡母生(子都)一起將《春秋公羊傳》著於竹帛。
《春秋公羊傳》重在闡釋《春秋》的「微言大義」,而略於敘事,但多牽強附會之處,因董仲舒的宣揚而較流行。
西漢時期公羊學盛極一時,漢代統治者將《春秋公羊傳》立為官學,後代統治者也一直將它奉為治世經典,因為它是闡釋孔子政治學說的政書。
《春秋公羊傳》在漢代大顯於世,魏晉以後消沉了一千多年,至鴉片戰爭前後又重新復興,而且風靡一時,成為近代維新運動的思想武器,又是十九世紀、二十世紀之交中國思想界接受西方進化論的思想基礎。
「公羊學」的產生和兩次盛行,是思想史、史學史上發人深思的歷史現象。
《春秋公羊傳》之所以備受歷代統治者的推崇,其秘密在於該書中蘊含著一套獨有的政治歷史哲學思想。
一是「大一統」觀點。
這是《春秋公羊傳》政治理論的核心,也是儒家的政治理論綱領。
《春秋公羊傳》認為,孔子在《春秋》中貫穿了「大一統」、「撥亂反正」等政治「大義」。
《春秋公羊傳》講「改制」,其所宣揚的「大一統」、撥亂反正、為後王立法,迎合了封建統治者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因而被封建統治者奉為至寶。
二是歷史變易觀點。
《春秋公羊傳》形成了一套「三世說」歷史哲學理論體系,包含有歷史變易觀點。
「三世說」蘊涵著「歷史的運動是有規律的」可貴的思想胚芽,其對於三世異辭說的解釋包含一個很寶貴的觀點,即不把春秋時期二百四十二年視為鐵板一塊、凝固不變,而看作可按一定標準劃分為不同的發展階段。
三是《春秋公羊傳》著重闡述「微言大義」。
上述兩項就是極重要的「微言大義」,其他如:隱公三年講譏世卿;莊公四年講「九世復仇」;閔公元年講「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等。
《春秋公羊傳》的主要精神是宣揚儒家思想中撥亂反正、大義滅親,對亂臣賊子要無情鎮壓的一面,為強化中央專制集權和「大一統」服務。
因而尤為今文經學派所推崇,是今文經學的重要典籍,歷代今文經學家都常用它作為議論政治的工具。
作為儒家經典之一,《春秋公羊傳》備受歷代統治者的推崇,長期成為封建統治階級的教科書和科舉取士的考試內容。
唐代被定為小經,宋代被定為中經,被列入十三經中。
《春秋公羊傳》是研究戰國、秦、漢間儒家思想的重要資料。
歷代注釋《春秋公羊傳》者不乏其人,著名的有東漢何休《春秋公羊傳解詁》,唐朝徐彥《公羊傳疏》,清朝陳立《公羊義疏》。
尤以東漢何休嘔心瀝血17年所著的《春秋公羊傳解詁》為權威之作。
《春秋公羊傳》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東漢的何休、唐代的徐彥、清代中後期常州學派的莊存與、孔廣森、劉逢祿、龔自珍、魏源,直到近代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啓超等,都是公羊學派中有影響的人物。
特別是康有為,他借孔子改制之說,構建起嶄新的「公羊三世」觀,即「據亂世,昇平世,太平世」,成為戊戌變法運動的基礎。
鑒此,有人開列了280部國學經典書目,其中之一就有《春秋公羊傳》。
文/強哥學國學
沒有這三傳,我們很難讀懂《春秋》
《春秋》是中國古代記事史書的通稱,經文言簡義深,如無注釋,則無法理解。注釋《春秋》的書,有左氏、公羊、穀梁三家,另有鄒氏、夾氏二家,早在漢朝即已失傳。所以自漢至今,學者僅僅憑藉「三傳」研讀《春...
從「天子僭天」到「君天同尊」——何休刪削《公羊》發覆
「天子僭天」一語出自《公羊傳》之舊文,意在表明天子居於禮儀之下,如果禮數上超過制度規定,便是「僭天」。今文經顏、嚴博士由此發展出「天囚」學說,認為天子為天囚禁,只能在天所允許的範圍內行動。可見,...
《麟經》?「西狩獲麟」四個字終止了242年的歷史
孔子修《 春秋》,絕筆於 獲麟,後遂把《 春秋》稱為《麟經》。孔子認為麟是"仁獸",天下有道時才出現,現在天下無道,出非其時且被微賤之人獵獲,因而傷感.於是寫下"西狩獲麟"這句話之後,就不寫了....
他天生口吃,卻成為一代經學大師,被譽為「學海」
我曾拜謁過南方不少何氏宗祠,看到有的地方宗祠正門上有「廬江世德,學海家聲」的堂聯。問及聯意,都知道「廬江世德」,而對「學海家聲」,或一知半解,或牛頭不對馬嘴。何姓有幅古聯:廬江世德,東海家聲。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