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經》?「西狩獲麟」四個字終止了242年的歷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孔子修《 春秋》,絕筆於 獲麟,後遂把《 春秋》稱為《麟經》。

孔子認為麟是"仁獸",天下有道時才出現,現在天下無道,出非其時且被微賤之人獵獲,因而傷感.於是寫下"西狩獲麟"這句話之後,就不寫了.這就是傳說中孔子寫《春秋》"絕筆於獲麟"的故事.

孔子在《春秋》中只用四個字西狩獲麟——起始於魯隱公元年的《春秋》,最終以這四個字作為242年歷史的句號。

現在問題來了,「西狩獲麟」是什麼東東?孔子為什麼要絕筆於獲麟?總之一句話:字越少,事越大。

其實這件事像一個氣球,是被人吹大的。

剛開始,《左傳》是這樣記載的: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

仲尼觀之,曰:「麟也。

」然後取之。

左丘明的描述很簡約:魯哀公十四年的春天,魯國在大野搞了一次狩獵活動。

叔孫氏的司機子鉏商捕獲了一隻麟,他覺得這不是一件好事,就把它給了林場工人。

但孔子見到這隻野獸後說,這是麟啊。

於是就馱回家去了。

這是一個史學家的態度,五個W齊備,沒有任何主觀發揮,給人客觀、真實、權威的印象。

經學家就不這麼看了。

他們以逐字逐句解釋經文為業,對「微言大義」的信仰有時幾近瘋狂,認為孔子留下的經文,每一個字都有著非同尋常的奧義,所以有時候他們會陷入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讓聽者覺得事情很不靠譜。

比如對「西狩獲麟」的解釋,這些同志就很完美地做到了這一點:他們越解釋,越叫人有一種荒謬之感。

《公羊傳》是怎麼說的呢?首先是這樣說的:「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

這是告訴大家,麒麟是神獸,是天人感應的祥瑞。

後人添油加醋、神乎其神的註解,更不在話下,最後麒麟變成集獅頭、鹿角,虎眼、麋身、龍鱗、牛尾就於一體的圖騰。

然後接著說:孔子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沾衿。

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

」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

」西狩獲死麟,孔子曰:「吾道窮矣。

這是緊接著告訴大家一個生動案例,孔子他老人家和老天爺神秘感應了。

推崇《公羊傳》的同志們形成了公羊學派,比如董仲舒、何休等就是其成員。

他們認為,西狩獲麟是一起重大而神秘的天人交感事件。

孔子為什麼要作《春秋》,因為麟之死;為什麼不往後寫了?因為麟之死。

所以起筆於麟並絕筆於麟的《春秋》,是天人感應下的「神作」,其文必有奧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歷代公羊學異義

The Contrary Opinions about Gongyang School in the Past Dynasties作者簡介:黃開國(1952- ),男,四川大英人,四川師範大學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