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劉備最信任的謀士,諸葛亮都自嘆不如,他若在漢室或可復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文 | super
看到標題,小夥伴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誰?是和臥龍諸葛亮齊名的鳳雛龐統嗎?還是被小說《三國演義》耽誤的謀臣法正呢?
龐統和法正,二人都深受過主公劉備的信任和寵愛,但真正令諸葛亮自嘆不如的並不是龐統,而是法正。
為什麼這麼說呢?《三國志》明確記載:章武二年,大軍敗績,還往白帝。
亮嘆曰:「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
」
什麼意思呢?夷陵之戰劉備大敗而歸,蜀國元氣大傷。
諸葛亮嘆息說:「如果法正還在,應該可以阻止陛下伐吳,就算仍然進兵伐吳了,也不至於敗得這麼慘呀!」可見諸葛亮內心還是很佩服法正的,那這個法正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物,本篇就以時間為軸來詳細介紹一下吧。
儒學大家後人,最初投效劉璋。
法正此人的出身也不簡單,他是東漢著名儒學家法真之孫,在良好的家庭環境薰陶下,法正的學識自然不會差。
儒家一向提倡:學而優則仕。
長大成人後法正便想著從家鄉扶風郡郿縣離開,出去干一番事業。
建安初(公元196年以後),法正和同郡人孟達一起南下投奔益州的劉璋。
那就奇怪了,法正為什麼不去投靠曹操,而是選擇了劉璋呢?簡單猜測幾個原因吧,其一,當時北方軍閥勢力仍在混戰,而益州相對安定;其二,受正統觀念的影響,劉璋畢竟是漢室後裔,而曹操是漢賊。
然而事與願違,劉璋這個主子昏庸暗弱,法正並沒有得到他的賞識。
為劉璋效力了數年後,才混到了新都縣令,之後又被任命為軍議校尉。
但法正有更大的志向,他常常抱怨自己懷才不遇,因此益州一部分士人很是瞧不上他,唯獨蜀郡人張松,和法正交往甚是密切,兩人經常一起吃吃喝喝,談論國家大事。
赤壁之戰前後,曹操大軍氣勢洶洶對戰孫劉聯軍。
一次,法正和張松二人商量,決定為益州另謀新主。
於是張松奉命出使結交曹操,卻被曹孟德冷落了,張松心裡當然很是不服氣,正好曹軍赤壁大敗而歸,張松回到益州後,勸主公劉璋和曹操為敵轉而結交劉備。
至於張松為什麼突然「喜歡」劉備了,可能真如小說《三國演義》中所寫的那樣,劉備宴請了張松,張松為此感動了。
一次出使劉備,已經「芳心暗許」。
劉備占領了荊州數郡後,實力大增。
在張松的勸說下,劉璋決定派遣法正出使劉皇叔,欲以之為援。
法正和劉備二人相見後便互相「告白」了,在劉備心中,法正是一個智慧的謀士,在法正心中,劉備是一個賢明的君主。
這大概就是心有靈犀吧?
法正回到益州後,私底下和張松商量決定讓劉皇叔來做益州之主,可二人手中並無兵權,只好苦苦等待良機。
曹操赤壁大敗後痛定思痛,明白「孫劉聯盟」非一時可破滅,便把目標鎖定在了西涼馬騰和漢中張魯的身上,這樣一來,劉璋也就危險了。
再次出使劉備,良臣擇主而事。
建安十六年,良機終於到了,劉璋聽聞曹操要來攻取漢中,心想:一個張魯我都對付不了,更何況是曹操,涼涼了。
於是,張松勸劉璋迎接劉備入蜀支援,法正再次作為使者。
這一回,法正徹底地離開了劉璋,和同郡人孟達各率兩千兵馬投奔了劉備,劉備則將孟達和這支隊伍留在了江陵一帶。
法正還對劉備說:「以明將軍之英才,乘劉牧之懦弱;張松,州之股肱,以響應於內;然後資益州之殷富,馮天府之險阻,以此成業,猶反掌也。
」(即劉璋暗弱而主公明智,張松和我是內應,大事必然可成呀。
)
就這麼,法正陪同劉備帶兵入蜀。
建安十七年,劉備帶軍駐紮在葭萌關,假意答應幫助劉璋抵禦北邊的張魯。
不幸的是張松密謀一事被劉璋知曉,劉璋下令處死張松並加強各關隘的防守,劉備陷入了被動的局面,不得不和劉璋「攤牌」,率軍殺向成都。
三策奠定地位,填補龐統空缺。
在史書《三國志》中,將法正和龐統列為一傳,說明在陳壽眼中二人均以奇謀見長,「功能」有些類似。
從建安十七年到建安十九年,法正向劉備獻了三策。
第一,劉備軍向成都發起總攻時,益州從事鄭度曾向劉璋建議採用堅壁清野的戰術來拖垮劉備軍,劉備聽說後很是憂慮,法正對主公說道:「劉璋這個人雖說沒啥能力,但是他對待老百姓還是挺好的,斷然不會採納這個有損百姓利益的主意。
」果然法正所料沒錯,劉璋竟然罷免了鄭度哈。
第二,劉備軍包圍雒城之際,法正寄給劉璋了一封勸降信。
信的原文太長,這裡就不引用了,大體表明了以下幾層意思:①表達對劉璋昔日恩情的感激;②讓劉璋認清如今的局勢,益州領地已失去三分之二,魚復縣與白水關兩處門戶皆被打開,困守成都、雒城二地已然無濟於事;③擊潰劉璋的心理防線,部屬已經各自散去,歸降方可保全家族。
第三,劉備占領益州後,為了儘快穩定局面,務必需要和益州各個群體搞好關係。
當時劉備礙於吳懿之妹吳氏原本是劉璋已故兄長劉瑁之妻而沒敢娶她,怕這麼做有違禮法,法正用「晉文公曾娶了親侄晉懷公的妻子」的例子說動了劉備,誠然,劉備娶吳氏的政治目的就是籠絡吳壹這股勢力。
另外,法正還勸劉備千萬不要冷落許靖,其政治目的就是籠絡士人。
這三條建議基本奠定了法正在劉備集團中的地位,劉備平定西川後,法正被封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他得到的賞賜和諸葛亮、關羽以及張飛差不多。
與諸葛亮同為股肱,制定《蜀科》產生分歧。
為了改變劉璋治下益州法紀鬆弛的糟糕局面,劉備命法正、諸葛亮、李嚴、劉巴與伊籍五人一起制定蜀國的基本法律《蜀科》。
相比於法正,諸葛亮的執政理念更偏向於法家思想,二人在某些法律條款上難免會產生分歧。
法正曾用當年漢高祖入關與民約法三章之事向諸葛亮提出意見,法正認為成都初定,應該放寬約束,諸葛亮為此寫了封信《答法正書》給法正,陳述法治的重要性,可見制定《蜀科》基本還是由諸葛亮來做主的。
據《三國志》記載,法正為人恩怨分明、睚眥必報,自從他掌握大權後,對曾經幫助過他的人都加以照料,對曾經欺負過他的人都加以報復,有些事情做得確實很過分。
有人曾向諸葛亮舉報法正,諸葛亮對此竟然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小夥伴們估計會有疑問,諸葛亮為什麼不敢惹法正?
簡單分析幾個原因吧。
首先,法正會有分寸的,他不會像後來李嚴那樣因私廢公;其次,法正的功勞遠遠大於其過失,哪怕是劉備也不會處置他;最後,法正是劉備的「寵臣」,很長一段時間內喜愛程度甚至高於諸葛亮,劉備希望看得到是二人和睦相處還是針鋒相對?
助劉備平定漢中,令曹操無可奈何。
法正待在益州多年,深知漢中對於益州的重要性,他一直在謀劃著奪取漢中。
公元217年,曹操打敗張魯後並沒有趁機進軍,而是退回了大本營,謀士法正用四個字道破原因:內有憂逼,即曹操後方存在隱患。
於是,法正勸諫主公劉備攻取漢中,劉備果斷同意,法正遂陪同出征。
漢中之戰歷時長達兩年之久,是曹劉雙方的一場大戰。
戰役前期,蜀軍是處於劣勢的,敗了好幾陣;戰役中期,蜀軍在定軍山和興勢山的山麓紮營,魏將夏侯淵前來爭奪要地,當時夏侯淵駐守南線據點,張郃駐守東線據點,法正建議劉備採用聲東擊西之計,輪番進攻張郃的部隊,張郃不得不向夏侯淵請求支援,這樣一來就中計了。
法正又建議猛攻夏侯淵帶領的救援部隊,劉備於是命黃忠領兵出戰,黃忠將軍借著地勢居高臨下,交戰時夏侯淵被斬殺,至此劉備一方處於優勢。
戰役後期,劉備斂眾拒險,不與曹操大規模交戰,公元219年五月,曹操無奈之下領兵撤退。
劉備占領漢中後,自稱為漢中王,因法正謀略得當任命其為尚書令、護軍將軍,其官職甚至在諸葛亮之上,足可見劉備對法正的喜愛。
四十五歲離世,劉備連哭數日。
只可惜好景不長,龐統於公元214年不幸去世後,法正於公元220年也離世了,這對劉備來說是極其沉重的打擊。
據《三國志》記載:先主為之流涕者累日,諡曰翼侯,賜子邈爵關內侯。
即劉備連續哭了好多天,其後追諡法正為翼侯,並拜他的兒子法邈為關內侯。
法正,一個堪比曹操帳下郭嘉、程昱的謀臣,若他還在劉備身邊出謀劃策,夷陵一戰蜀軍未必會敗;若他能和諸葛亮共同治理蜀國,漢室或許尚可復興。
參考文獻:史書《三國志》等
原創作品請勿轉載,配圖來源於網絡。
不是臥龍也非鳳雛——劉備最信任倚重的謀士到底是誰?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歡迎您關注我們,為您帶來新視角新體驗。】各位讀者,大家晚上好~前段時間子淵曾經聊過劉備錯失的那些人才,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劉備最信任的謀士是誰~先給點兒小提示,...
三國秘史之法正與諸葛亮:年表
[東漢獻帝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天下大亂,法正與同鄉孟達入蜀避難,投靠劉璋。[東漢獻帝建安年間]公元197年——207年過了很長時間,法正才做了新都縣令,後來又回成都擔任代理軍議校尉。既不受重用...
你還認為諸葛亮是蜀國第一軍師?此人軍事才能要勝諸葛亮十倍!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古典名著,小說通過尊劉貶操,刻畫了許多生動的人物形象。其中,諸葛亮成為了智慧的化身,諸葛亮在我們心目中無所不能,比如可以「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
劉備身邊最主要的高級軍參其實不是諸葛亮而是龐統和法正
每每說到劉備的軍事高參,人們首先會想到諸葛亮。《三國演義》里諸葛亮被神化,幾乎無法無人與之相提並論。但是歷史上諸葛亮並不以錦囊妙計見長,實際上劉備身邊最主要的高參是龐統和法正。
人物|劉備身邊第一謀主!
謀主乃政治、軍事、戰略、治民等諸方面的綜合掌權之臣,三國時期,曹操手下以荀彧,荀攸為謀主,東吳則以張昭、張紘為謀主,而蜀漢則以法正為謀主。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人,東漢末年謀...
諸葛亮並非蜀國第一謀士,他連曹操都垂涎不已
小說《三國演義》中把蜀國諸葛亮描寫的神機妙算,無所不知,特別在軍事謀略上已經出神入化了。但其實,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諸葛亮在軍事上並沒有那麼神奇,至少和小說中所寫有很大差距。諸葛亮其實更擅長...
東漢末年最無能的主公:引狼入室 看錯了三個人
說到東漢末年最無能的主公,很多人可能會說劉表,或者說是袁紹,但其實這兩人都不是,因為他們活著的時候,自己打下的地盤還沒易主,嚴格來說是他們的兒子無能。東漢末年真正最無能的主公是這個人,他是眼睜睜...
蜀漢能夠建立的第一功臣是法正,而不是諸葛亮
法正,字孝直,扶風郡(今陝西眉縣)人,出身名門。建安初年(公元196),關中發生大饑荒,法正與同郡的好友孟達一起逃到了蜀地,投靠益州牧劉璋。但劉璋對法正並不重用。
智謀高於郭嘉,諸葛亮給他當副手,劉備用他制約諸葛亮,不是龐統
222年,先主劉備在夷陵之戰大敗虧輸,帶領敗將殘軍退守白帝城。諸葛亮聽聞消息,不禁發出:「法孝直如果在,一定能制止主公東征;即便制止不了,也不會讓主公陷入險境」的感慨。那麼法孝直這個人是誰,為何...
法正是誰?諸葛亮為什麼不敢惹法正?
法正(176—220),字孝直,右扶風郡郿(今陝西省眉縣東北),東漢末年劉備部下重要的謀士。建安初,法正與同郡孟達入蜀投靠劉璋,久為新都令,後召署軍議校尉。與益州別駕張松交好,常暗嘆璋之不足法正...
此人在劉備帳下被譽為可比郭嘉 連諸葛亮都不敢惹
大家都知道劉備入蜀最大的功臣當屬兩個人,一個是龐統還有一個是法正。龐統以自身一死換來劉備名正言順的起兵,法正則憑藉奇謀成為劉備的謀士,在之後平定蜀地攻取漢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平蜀功臣法正當為...
蜀漢立國第一人,貢獻了劉備疆土的90%,不是諸葛亮
劉備能夠占領益州,藉此立足兩川,建帝王霸業,除了諸葛亮和龐統及諸位將軍的幫助外,一個從益州倒戈的關鍵人物功不可沒,那就是益州軍議校尉法正。法正,字孝直,出身名門。建安初年,天下發生饑荒,法正與同...
三國憾事之蜀國篇其三法正和劉備的蜜月期不長
繼《三國憾事之蜀國篇其一趙雲沒有被「人盡其才」》和《三國憾事之蜀國篇其三龐統「掛」得太早》之後,筆者的第三篇來了,時間間隔比較久,小夥伴們見諒哦,有不足之處,請批評指出。說到法正法孝直,你的第一...
史解人生|法正:奇謀於心 計斬夏侯
法正,字孝直,扶風郿人,儒學名士法真之孫。原是劉璋部下,後劉備入蜀,轉投劉備帳下,建有奇功。成為諸葛亮之後劉備最信任的心腹謀士之一。曹操曾說:「吾收奸雄略盡,獨不得法正邪?」
劉備手下第一謀主,完敗諸葛亮,媲美郭嘉
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劉備的謀主並不是《演義》之中無所不能的諸葛亮,而是法正,法孝直。那麼作為劉備手下第一謀主法正到底有多厲害呢?是不是真的能夠完敗諸葛亮呢?
這個小心眼是劉備第一寵臣,比龐統計謀高,諸葛亮都不敢得罪他
劉備入川,有兩個人功不可沒,一個是諸葛亮,劉備入川初期,諸葛亮幫劉備鎮守荊州,龐統死後,諸葛亮又帶兵進川,幫劉備成就霸業。另一個就是今天的主角,建議劉備入川,並在劉備入川後,一直跟在劉備身邊做謀...
三國雜論之劉備最信任的寵臣非諸葛亮也
法正字孝直,關中人氏。說來有意思的是,法正效力的主人是劉備劉玄德,而法正的祖父法真號玄德先生。法正(176—220),右扶風郡郿(今陝西省眉縣東北),東漢末年劉備部下重要的謀士。
劉備最喜愛的謀士,竟然不是諸葛亮!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人,是東漢末年劉備身邊的謀士。法正原本是益州牧劉璋的部下,劉備入益州後,反手攻擊劉璋,法正為內應,劉璋不得已投降立碑,之後法正之後便跟在劉備身邊,法正...
劉備手下第一謀士法正到底有多厲害?
熟讀三國的朋友,都知道劉備的謀主並不是《演義》之中無所不能的諸葛亮,而是法正,法孝直。那麼作為劉備手下第一謀主法正到底有多厲害呢?是不是真的能夠完敗諸葛亮呢?
他善出奇謀,智謀不在曹操謀士程昱和郭嘉之下!
他是東漢末年的重要謀士,以善出奇謀著稱,被陳壽稱為可比曹操的謀士程昱和郭嘉。他幾次獻計,均取得重大的勝利,名蓋一時,只可惜,英年早逝,未能在三國後期一展才華,令人遺憾。他是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