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最喜愛的謀士,竟然不是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人,是東漢末年劉備身邊的謀士。

法正原本是益州牧劉璋的部下,劉備入益州後,反手攻擊劉璋,法正為內應,劉璋不得已投降立碑,之後法正之後便跟在劉備身邊,法正善奇謀,曾經出謀把曹操的大將夏侯淵給斬了,益州平定後,法正與諸葛亮等五人一起制定《蜀科》,改變劉璋治下益州法紀鬆弛,德政不舉,威刑不肅的局面。

劉備進位漢中王后,封法正為尚書令、護軍將軍,也是唯一能被劉備引為知己的人物。

在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220年,法正去世,劉備連哭數日,追諡法正為翼侯,也是劉備那個時代唯一有諡號的大臣!

為什麼說法正很厲害

法正是三國時期頂尖的謀士,出身名士家庭,在建安初年,因為天下饑荒,法正與好友孟達一起依附劉璋,法正懷才不遇,又被益州的人誹謗,當時的益州別駕張松跟法正是好友,也覺得劉璋才能一般,不是做大事的人,直到張松出使曹操,回來後勸說劉璋與曹操斷交,與劉備交好,舉薦法正出使劉備,劉備見到法正後,「以恩意接納,盡其殷勤之歡」。

法正覺得劉備這個人雄才大略,是可以輔佐的明主,回到益州後,和張松暗中謀劃,決定背地裡奉劉備為主。

曹操討伐漢中,劉璋怕曹操得漢中後兼并益州。

張松全劉璋接應劉備入蜀,法正於是再次被任命為使者,與孟達各率兩千人出使劉備,迎請劉備入蜀。

法正於是暗地裡背叛劉璋,向劉備獻策讓劉備奪取益州。

諸葛亮的隆中對認為想要奪取天下就必須占據荊州和益州,於是劉備應允,隨即率軍入蜀。

在法正的幫助下謀得益州。

劉備占據益州之後,法正因為大功深受劉備的信任掌控了當時蜀郡的大權,法正為人恩怨分明,恩仇必報,所以在他掌權之後,之前幫過他的都得到了更大的幫助,而之前和他有些齷齪的都被他報復了,又因為法正深受劉備信任,而且才能又出眾,所以就連諸葛亮都不對法正的事情過多詢問。

在建安二十二年,法正像劉備提議:「曹操降服張魯缺沒有進攻益州,而是而留下夏侯淵、張郃駐守漢中,肯定是內部有了問題,而夏侯淵、張郃的才能不足以守住漢中,應該立即發兵奪取漢中應該趁此機會拿下漢中。

」劉備同意之後,在定軍山之戰中,法正用計,擊潰曹軍,還斬殺了夏侯淵,曹操回來之後,劉備已經打好了基礎,占據了戰場上的主動,所以曹操久攻不下,只好放棄漢中。

排除法正的這個有仇必報的缺陷之外,他不失為一個目光深遠,才能出眾的忠臣,不是法正獻計讓劉璋投降,劉備想拿下益州可不容易,可以說劉備能夠占據益州,和曹操形成對峙之勢,法正居功至偉。

後來在攻打漢中的時候,法正又是一直陪在劉備身邊,劉備有一次與曹軍在作戰中,形勢不利,本應馬上撤退,而劉備卻非常生氣不肯撤軍,無人敢進諫。

當時箭如雨下,法正便走過去擋在劉備前面。

劉備趕緊喊道:「孝直避箭。

」法正回道:「連明公也冒著箭雨、飛石,何況我呢?」劉備只好允諾:「我和你一起撤退。

」便暫時撤軍了,由此可見法正不只是才能出眾,而且對於劉備十分忠誠,還很有膽略!

三國演義中法正的形象

法正與諸葛亮

法正比諸葛亮大四歲,兩人同時輔佐劉備,在《先主傳》里寫到: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雖然二者性格和興趣彼此不同,但雙方始終能以公事大義為重,諸葛亮打理後方政務,足兵足食;法正則隨軍征討,出謀劃策。

互相之間能夠緊密合作,取長補短。

在222年,蜀、吳因關羽之死而爆發的彝陵大戰,劉備戰敗,退回白帝。

諸葛亮感嘆道:「若法孝直還在,便能夠制止主上東征;就算不能制止,若隨行東征,一定不致大敗而歸。

」由此可以看出法正在劉備心中的地位!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法正是誰?諸葛亮為什麼不敢惹法正?

法正(176—220),字孝直,右扶風郡郿(今陝西省眉縣東北),東漢末年劉備部下重要的謀士。建安初,法正與同郡孟達入蜀投靠劉璋,久為新都令,後召署軍議校尉。與益州別駕張松交好,常暗嘆璋之不足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