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身邊最主要的高級軍參其實不是諸葛亮而是龐統和法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每每說到劉備的軍事高參,人們首先會想到諸葛亮。

《三國演義》里諸葛亮被神化,幾乎無法無人與之相提並論。

但是歷史上諸葛亮並不以錦囊妙計見長,實際上劉備身邊最主要的高參是龐統和法正。

《三國志》記載:劉備入蜀,帶的就是龐統,而不是諸葛亮。

諸葛亮留在了荊州。

在當時,龐統可謂是劉備的高級參謀,葭萌關屯鎮之時,龐統向劉備建議:挑選精兵進攻成都或者以荊州有事需要回援,趁機奪去成都。

劉備聽從龐統的建議,隨後勢如破竹,最終奪取西川。

可惜龐統被流矢所傷,最後英年早逝。

可是即使如此,龐統的才能也表現的淋漓盡致,雖然歷史對他的記載不多,但是不妨礙他成為劉備高參的地位。

而另一個人,他的出現對劉備作用更大,以至於劉備兵敗之時,諸葛亮嘆息若是他在,必然可以勸諫劉備。

他就是法正。

法正字孝直,最初他在劉璋手下做事,很不得志,以至於自己鬱鬱寡歡。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法正結識了劉備。

兩人一見如故,此後法正與張松暗地合計,打算投奔劉備。

於是張松力主劉備入川,以北伐張魯,抵抗曹操。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法正再次來到荊州,直接建議劉備奪取益州,以益州為根據地成就大業。

以後的事情證明了法正的眼光。

劉備入川後,面對劉備的猛烈攻擊,劉璋手下建議堅壁清野,遷徙人口,讓劉備缺少後勤補給,最後不攻自破。

這招很厲害。

面對這種情況,法正不僅勸劉備繼續進攻,還在之後的戰鬥中屢次提出好的計策,為劉備入川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法正向劉備獻計,認為曹操雖然一舉消滅張魯,但是卻沒有趁機奪取益州,自己離開了,只留下了夏侯淵和張郃等人,於是建議劉備趁機奪取漢中。

法正這個計策,對蜀漢政權意義遠大,奪取漢中,給益州提供了戰略縱深,減少了蜀漢政權腹背受敵的窘境。

於是劉備就帶著法正和自己一起去征漢中,諸葛亮依舊被留在後方。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蜀軍先是大敗張郃,隨後定軍山一戰,大破夏侯淵,之後勢如破竹奪取了漢中。

基於法正的功勞,劉備自立為漢中王時,法正為中書令,護軍將軍,蜀郡太守。

無論那個職務,都體現了法正的重要性。

劉備重用法正,還有另一個意思。

因為劉備集團大多數都是外來戶,而要想控制益州,就必須要本地人擁護。

而法正就是本地人,這其實就是一個很重要的信號。

在我國古代有股肱之臣一說,比喻有大作用的大臣。

很大程度上來說,諸葛亮,法正之於法正,正如漢朝初期蕭何,張良之於劉邦。

諸葛亮和法正在蜀漢政權里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陳壽稱法正「著見成效,有奇畫算策」,這是諸葛亮所不具有的「應變」。

雖然法正道德上並不是完美的,但是他運籌帷幄還是很厲害的。

陳壽說龐統,法正可比程昱,郭嘉,都是高級參謀,都是謀主。

應該是再合適不過了。

諸葛亮在這方面確實不如他們。

諸葛亮更側重於治國,劉備最主要的高參不是諸葛亮而是龐統和法正。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關注「源稚生」」本文系作者原創,不盡之處請指正。

希望大家多多評論,多多點讚。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誰是劉備的首席軍事高參?堪比曹操的郭嘉

說到劉備的軍事高參,人們首先會想到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他幾乎被神化,自然無人與之相提並論。但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並不以錦囊妙計見長。事實上,當他和龐統同為軍師中郎將時,在陣前出主意的更多是後者。

劉備手下第一謀士竟不是諸葛亮?

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東北)人。漢末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第一謀士。初為劉璋部下,劉備入蜀時歸於劉備帳下,屢獻奇策,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

三國雜論之劉備最信任的寵臣非諸葛亮也

法正字孝直,關中人氏。說來有意思的是,法正效力的主人是劉備劉玄德,而法正的祖父法真號玄德先生。法正(176—220),右扶風郡郿(今陝西省眉縣東北),東漢末年劉備部下重要的謀士。

法正是誰?諸葛亮為什麼不敢惹法正?

法正(176—220),字孝直,右扶風郡郿(今陝西省眉縣東北),東漢末年劉備部下重要的謀士。建安初,法正與同郡孟達入蜀投靠劉璋,久為新都令,後召署軍議校尉。與益州別駕張松交好,常暗嘆璋之不足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