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篩選擇優讀書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英國有一個叫亞克敦的讀書人,他一生嗜書如命,家裡共有7萬冊藏書。

亞克敦一生都在不知疲倦地閱讀,直到66歲逝世。

可是,亞克敦終身沒有取得創造性的成就,反被後人譏諷為「兩腳書櫥」。

喜歡讀書、渴望讀書,但絕不能見書就讀。

因為世間的書籍浩如煙海,多不勝數。

如此浩繁的書總是瑕瑜互見——有讓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的好書,也有誘人墮落的垃圾書刊。

因此我們在進行閱讀時切不可「照單全收」,要選擇最有價值、最適合自己需要的讀物。

1884年8月6日,德國社會民主黨人格奧爾格·亨利希·福爾馬爾給恩格斯寫了一封信,說有一位女士對社會主義感興趣並打算研究社會科學,但不知進哪一所高等學校才好。

恩格斯覆信道,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大學裡每一門科學尤其是經濟學被糟蹋得很厲害,關鍵是要自學,並掌握有效的自學方法。

恩格斯在信中說:「從真正古典的書籍學起,而不是從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國經濟學簡述讀物或這些讀物的作者的講稿學起。

」「最主要的是,認真學習從重農學派到斯密和李嘉圖及其學派的古典經濟學,還有空想社會主義聖西門、傅立葉和歐文的著作,以及馬克思著作,同時要不斷地努力得出自己的見解。

」也就是說,要系統地讀原著,因為「研究原著本身,不會讓一些簡述讀物和別的第二手資料引入迷途」。

從恩格斯閱讀過的書目來看,他雖然也讀過大量的通俗小冊子、報刊等,但花工夫最大,讀得最多的還是那些經典原著。

他認為,系統讀原著是從事研究的一種正確的讀書方法。

這樣,可以了解一個理論的產生、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不僅可以全面系統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發展過程,了解這一理論的全貌。

我們應該讀些什麼書呢?這就是下面要介紹的「篩選擇優讀書法」。

博覽——通讀——精讀,是逐步篩選擇優讀書的過程。

博覽(瀏覽)是篩選讀書量的基數,沒有大量書籍的瀏覽也就談不上篩選,但只停留在瀏覽階段,對專門知識的發展也是不利的。

從瀏覽的書籍中,擇優選出一部分進行通讀,可以了解書籍的梗概從而決定取捨,再從通讀書籍中擇優精讀。

只有在大量瀏覽的基礎上才能選得准、選得精,也只有精讀了部分書籍內容,才能保證主攻方向的深入。

在精讀主攻方向的指導下瀏覽,才能心中有數,不至於漫無邊際。

這種在主攻方向指導下瀏覽和在瀏覽基礎上深入精選,是篩選擇優法讀書的原則。

怎樣選擇書籍

顯而易見,博覽(或者叫瀏覽)的前提是選擇一定數量的合適的書籍。

那麼,怎樣選擇書籍呢?大體來說,可以考慮如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第一,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好的書籍。

書籍是用來幫助你進行學習的,所以所選的書一定要「專業對口」。

在進行選擇時,如果自己拿不准,最好向名家或有經驗的人請教一下,也可以通過自己的瀏覽進行比較,提取精粹。

第二,選擇書籍時要注意「廣博」與「精深」二者相結合。

所謂的「廣博」,就是指既要閱讀與所學內容有關係的理論書籍,又要閱讀文學作品;不但要閱讀專業書籍,而且要閱讀專業以外的書籍。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讀書如果不廣博,學習常常難以為繼,深感力不從心。

所謂的「精深」,就是指在「廣博」的基礎上選擇最有用的一門,深入鑽研,力求精通。

例如閱讀文學作品,不僅要廣泛閱讀各種體裁的中外名著,而且應該就其中的某一類、某一部精讀深鑽,加以研究,爭取有所發現,提出自己的新觀點、新見解。

需要說明的是,廣博與精深應該是相輔相成的,應該把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如果僅僅廣博而不精深,就必然駁雜而膚淺。

用一句俗話來形容就是「門門懂,樣樣瘟」。

反過來,沒有廣博的基礎而一味地追求精深,也不可取。

講究閱讀策略

中學時期是人生中求知的旺盛時期。

有人做過統計,每年學習40周,每周學習50小時,總計為1.2萬小時,它等於一個人參加工作後的全部閱讀時間(3.6萬小時)的1/33,等於一個人畢生閱讀時間(6.8萬小時)的1/36。

在這彌足珍貴的閱讀時間裡,怎樣才能取得好的閱讀效果,閱讀策略的選擇十分重要。

1.策略之一:定向閱讀

「人生有涯而知無涯」,如果把寶貴的人生閱讀時間用於漫無目標的閱讀,無疑也會收效甚微。

果戈理的名著《死魂靈》中就有個名叫彼什伽秋的人物,他嗜書如命,什麼書都讀。

結果,由於他毫無選擇、毫無目標地閱讀,最終還是一事無成。

中學教育對一個人來說是重要的基礎,常常對一生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

許多著名的科學家、學者都是在中學時期就確立了終生從事的目標。

陳景潤在中學時就決心獻身數學,周仁在中學時就立志於研究中國的古陶瓷。

因此,對於中學生朋友而言,在廣泛涉獵的基礎之上,選擇一兩個「中心興趣」進行大量的、較為深入的閱讀,一定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讀書效果。

中學生的課餘閱讀潛力是很大的。

有人對中學生的課內閱讀量和課餘閱讀量作過對比統計:初中一年級學生在一學期內所讀的各類教科書約共70萬字,高中一年級學生在一學期內所讀的各類教科書共計130萬字;而在同一時間內,他們在課餘進行感興趣的課外閱讀,閱讀量分別可達700萬字和1000萬字,課內和課外的平均比值為1∶9。

如此浩大的閱讀量,如果我們能確立自己的中心興趣,按自己的興趣、目標、能力進行定向閱讀,一定會有很大的收穫。

2.策略之二:選擇閱讀

數學家王梓坤說過,讀書要選擇。

世上有各種各樣的書:有的不值一看,有的只值看20分鐘,有的可看5年,有的可保存一輩子,有的將永遠不朽。

但即使是不朽的超級名著,由於我們的精力與時間有限,也必須加以選擇。

我們選擇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第一方面是,「讀第一流的書」。

在浩如煙海的圖書文章中,只要經過認真地篩選和比較,你就不難發現,屬於某一學科的第一流的代表著作有哪些,只要熟讀這些著作,你就可以領略學科的全貌,了解學科的前沿和發展。

第二方面是,「讀一流學者寫的書」。

所謂的第一流的學者,是指在該學科領域裡最知名最有權威的科學家、學者。

他們站在該學科或研究領域的最前沿,洞察該領域的發展源流和發展趨勢。

讀他們寫的書,能夠全面、準確地了解該學科領域的發展。

要了解「第一流的書」和「第一流學者寫的書」,其方法是通過推薦書目了解,或是請老師、家長推薦介紹。

怎樣選擇優秀書籍

合適的書籍找到了,進一步該如何選擇優秀的呢?如下名家經驗你不妨借鑑一下。

(1)看首尾,摸清來勢。

開頭一兩頁若是提出新問題,或能引人入勝,可讀。

結尾數段如確有新境,或能出其不意,當細讀。

(2)倒讀。

報刊上往往有些補白短文,一般不足千字。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這些短文可謂短小精悍,不可錯過。

(3)讀書時兼用鼻嗅,學《聊齋志異》名篇《司文郎》中的盲和尚,以怪鼻嗅出文章的優劣香臭。

聞到味兒不正,便可停。

如文中自誇「小有名氣」,或毫無必要地反覆自稱年輕女作家者,可慎讀。

(4)遇讀不懂的書,有多種情況。

一是自己學力不足,該書的確高明。

二是作者將自己弄不懂的事,用人人不懂的表述方式來「炒賣」,藉以嚇人。

不讀它,勿上當。

(5)長篇小說未見得章章精彩,回回動人,也雜有平常篇章,甚至有敗筆。

如果讀到理不明、氣不順之處,可暫停,插上書籤,跳過去繼續讀。

全書讀完後再回頭翻閱「暫停」之處。

以判定是敗筆還是確有高招。

(6)重視新人之作。

新人在當今環境下能脫穎而出,必具實力,不可忽視。

課外讀物不外乎三類

課外閱讀在我們的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

課外閱讀範圍廣泛,可以有效彌補課內閱讀的不足。

因此,課外閱讀也應該「篩選擇優」。

選擇的時候要把握針對性和趣味性的原則。

下面簡單談談怎樣選擇課外讀物。

書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

一本好書,可以引導你走向成熟的彼岸。

在我們的學生時代,多讀一些有關人生、理想、修養方面的書,可以給我們提供豐富的營養,使我們受益終身。

概括地說,選擇課外讀物應該具有針對性,要切合自己的實際狀況。

如果自己某一方面知識十分貧乏,那麼你不妨找些這方面的精品書籍來讀一讀,這將會使你學到課堂上永遠學不到的東西,從而彌補你知識上的缺陷。

甚至,毫不誇張地說,一本好書可以奠定你將來人生髮展的方向。

因此,選擇合適課外讀物,堅持課外閱讀十分重要。

選擇課外書籍,還要有趣味性。

無須諱言,課外閱讀的興奮點主要基於濃烈的閱讀興趣,而興趣的激發同書籍的趣味性是緊緊聯繫在一起的。

如果書籍毫無趣味,讀書一點味道也沒有,顯然不願意去讀,那結果肯定是讀不好。

課外讀物紛繁、浩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數理化、文史哲無所不包,無非可分為三類:一是經典類,即有利於鞏固、擴充知識,進一步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讀物;二是文教類,即有利於開闊眼界,增長各方面知識和才學的讀物;三是娛樂類(或者稱為遊戲類),即有助於鬆弛生活節奏,調節情趣的讀物。

經典類讀物是我們歷代永遠傳承的文化瑰寶。

每年放假前,不少學校和老師都根據不同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開出了書單,大多以經典名著、人物傳記和中外文化圖書為主。

初中高年級和高中學生可以到文學書店挑選名著原版閱讀,如中國四大古典名著和一些經典的世界名著,對提高文學鑑賞能力有很大好處。

初中低年級和小學學生,則可以選擇名著的縮寫版和配圖版,這些圖書均根據不同年齡段孩子的接受能力而編寫。

「三、百、千」等中國傳統啟蒙學能一口氣讀完,不要為了不懂的地方而停下來思考或查證。

能很快讀過一遍,第二次閱讀時,就能了解更多、吸收更多。

太早查證參考數據,對我們不僅沒有幫助,而且會妨礙我們閱讀。

還必須能運用不同的速度來閱讀。

還可以使用手指當做指針,不僅要訓練增進閱讀速度,而且也要促進更加集中精神。

2.讀書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是主動閱讀

主動閱讀的簡單規則——邊讀邊提出問題,而且必須嘗試著自己去回答問題。

無論讀任何書,都必須提出問題,這些問題也與重點有關:

書的內容大體有關什麼?

作者詳細敘述的是什麼?

這本書是真的嗎?

這本書和你又有什麼關係?

要能夠抓住重點,指出作者一連串觀點的發展,無論如何你必須把所有的觀點連貫起來。

培養習慣的方法無他,只有不斷地運用練習,形成閱讀的習慣。

習慣是第二天性,把握規則,才能將其熟練運用;把握原則,加上不斷地練習、運用,才能養成習慣。

3.抓住重點的學習方法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找出書本內容的規則。

依照作品的種類和主題加以分類。

使用最簡短的文字,敘述本書的內容。

按照內容發展的前後關係及順序,一一列出各部分的大綱。

確定作者所要解決的問題。

第二階段——詮釋作品內容的規則。

找出作者的關鍵詞眼,並且完全了解這些字眼的意義。

找出重要的句子,從中掌握作者的主要命題。

找出互相關聯的句子,並加以組織,以便了解作者的論點。

確定作者已解決和未解決的問題,最後再斷定他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第三階段——評論一本書的規則。

Ⅰ.進行評論之智能禮節的一般規則。

還不能充分了解作品以前,不要任意同意、反對或存疑。

不要惡意反對或駁斥。

批評作品時,必須提出批評的理由或證據。

Ⅱ.批評觀點的特殊準則。

指證作者的無知。

指證作者傳遞錯誤的知識。

指證作者不合邏輯的觀點。

指證作者分析或解釋說明的不完全。

解說的書主要是傳達知識,只有經過思考後抓住重點,擬出來的規則,才能一目了然。

明智的行為是以知識為基礎。

理論的書,告訴你事情是怎麼一回事。

實用的書,則是教導你如何做你想做的事,及如何思考你必須做的事。

理論所要表達的,是事情的真實性及事情本身的內容。

而不是提出獲得更好結論的建議和方法。

哲學書籍所涉及的範圍,都不超出人們日常的生活經驗。

4.必須學習以適當態度來閱讀各種不同的知識

必須以透視的眼光去讀它,了解一本書,最主要的就是把握架構,把握住文章的要點。

每一本值得閱讀的書,都具有完整的架構,且各個部分有系統地組織起來。

愈完美的作品,其結構愈完整。

必須知道構成整體的每一個部分,而這些部分之間應該是有組織的聯繫。

如果有一個部分不只是集合,而是複雜組合有計劃、有安排的情節,你就必須試著把它們找出來。

世界上的情節很有限,故事安排的好壞,就看作者如何為相同情節的主幹加上外衣。

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心得,就像作者也有他自己的觀點一樣。

結束語: 高效增強記憶法電子書熱賣中。

關注微信公眾號「尚憶高效學習大講堂,(ID:gxxxdjt),回覆:電子書,就可以免費獲取,」,深入解讀大腦記憶法與高效學習態度,探尋有品質有力量的生存之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為什麼美國孩子讀書量是中國孩子的6倍?

美國伊利諾大學閱讀研究中心主任里查德.安德森教授主要從事兒童閱讀研究,他曾深入地研究了中國兒童的課外閱讀並與美國的兒童閱讀做了比較,得出了如下結論:一個中國普通家庭和一個美國普通家庭為孩子提供閱...

讀了那麼多年書,你真的會讀書嗎?

伽利略說:「你不能教會一個人任何東西,你只能幫助他找到自己的做事方法」。同樣,對於讀書來說,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但有一些方法卻是基本的,通用的,放之四海皆準的。我認為,關於讀書,最重要...

十八二十六之閱讀篇(八)

閱讀方法有很多,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閱讀方法,如何去閱讀一本書沒有統一的標準,用心自己的閱讀方式來閱讀,同時還能學以致用就是更好的學習方式了。自己也很喜歡閱讀,最喜歡的閱讀方式是下面介紹的四種閱...

經典閱讀「速成」之風何以蔓延

除了名著內容概述以外,其他一些書也致力於為讀者提供花樣百出的「高效」閱讀方法。譬如 《經典名著快讀》 是將原著作簡化改寫,把46萬字的 《簡·愛》 縮寫為每章僅千字左右,篇幅約為原著的十分之一。...

學霸,學習方法竟這麼簡單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每一位學霸都必須是擁有大量書籍閱讀量的。作為高中生,讀書,首先要讀好課本,然後還要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1)正確使用課本課本,是教與學的根據。要學習好各個學科,必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