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作文面面觀(一)閱讀:給作文插上騰飛的翅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筆者按:前文《作文入門》介紹了小學生初寫作文時的開頭、中間段落、結尾的基本寫法。

隨著學生知識的豐富、視野的開擴、認知的提高,表達的慾望會越來越強。

這時,還需要系統的學習作文的寫作技巧、方法,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一個較大的提升。

請大家繼續關注《小學作文面面觀》。

「讀寫」是貫穿整個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是語文素養的具體體現。

「讀」是「寫」的基石,「寫」是「讀」的升華。

有人說,閱讀是寫作的開始。

閱讀是第二次創作,它能引起人情感的共鳴,激發人的想像,使人有一吐為快的慾望,激發寫作的動力。

然而,很多人又不知道該怎樣表達自己的情感。

這就需要語言的積累、技巧的把握、巧妙的構思。

這些都能從閱讀中獲得。

一、落實好閱讀的量

語言的積累總是以一定的讀書量相統一的。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據資料統計,現行小學語文教材整個小學階段可讀的文章總量不足50萬字,這樣的閱讀量何以豐富學生語言的積累。

因此,要「創造一切條件引導學生多讀書」,不斷拓寬學生讀的渠道,循序漸進,不折不扣地落實好學生課外閱讀的量。

讓學生真正在大量閱讀中豐富知識,增強語言積累,便於對學生的讀寫奠定堅實的基礎。

筆者在校讀書的時代,可供閱讀的書籍很少,老師就組織學生把自己的課外書刊、報紙借出來,組建「圖書角」,供學生閱讀,擴大學生的閱讀量。

現在不同了,可讀的書籍非常豐富。

要鼓勵、引導學生多讀,加大閱讀量,作文時就能隨心所欲,出口成章了。

這就是「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寫詩也會吟」的道理吧。

二、把握閱讀的質

語言的積累離不開文質兼備的書籍。

好的書是一種精神食糧,可以陶冶情操,增長見識。

如何引導孩子們讀好書,尤為關鍵,那些藝術品位高、故事性強的書籍都可以推薦給學生閱讀。

①適合兒童讀的中外文學名著以及詩歌散文、童話小說等等,藉以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②鼓勵學生多接觸優秀的作文造以及與語文課本相匹配的《閱讀文選》、《自讀課本》、《同步作文》等,從閱讀中培養寫作興趣,提高寫作能力。

③指導學生勤翻閱科普類的工具書,提升學生的想像力,讓學生在閱讀中積累語言。

三、指導閱讀的方法

語言文字的積累得益於科學的讀書方法,好的讀書方法會使學生受益終生。

(1)、課內外相結合。

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將課內學到的積累語言的方法,及時遷移到課外閱讀中來。

如閱讀課文中對語言的感悟理解、品評體味;對詞語的比較推敲、玩味斟酌;對情感的體驗解悟等,都要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去。

(2)、精讀與瀏覽相結合。

精讀的作品多數是與語文教材有關的文章,如《名家作品精選》、《小學生閱讀文選》、《自讀課文》中所寫的文章,也包括篇幅不長的素有定評的作品,要反覆的閱讀,並認真分析,做好筆記。

瀏覽是對一般讀物較快的閱讀,以便開闊視野,增長知識。

因此這些讀物內容應該廣泛些,不管是天文、地理、動物、植物、歷史、科普,還是報紙雜誌、文字作品,都可以讓學生閱讀瀏覽,這些都是作文素材、技巧的「源泉」。

(3)強聞博記、強化背涌。

背誦是積累語言最重要的手段,縱觀古今中外,著名作家哪一位不在兒時就積累大量的詩文,為自己打下了紮實的語言根基。

現在的教學和考試,減少了背誦的內容,認為這是應試教育。

殊不知,背誦正是理解的基礎,此正為「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所以對意境優美的散文、含蓄雋永的詩歌、唐詩宋詞、名言警句、對聯楹聯等優秀詞句、篇章,要強聞博記,寫作時自會信手拈來,給文章增添色彩。

(4)、學會搜集資料,建「源」為「庫」。

①養成動筆的習慣。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或積累詞語,或摘錄格言警句、精彩片斷,或概括主要內容、總結人物個性、提煉深刻道理等。

動筆會加深自己對所讀內容的理解、記憶,為作文作好儲蓄。

②學做「文摘」卡片。

閱讀時,根據內容,擇需摘錄,並分門別類整理成卡片:如語文知識、人物小傳、成語出處、科普常識等。

作為資料儲備起來,認備寫作是選用。

③學會剪貼。

學生平時瀏覽報刊雜誌,能吸取大量的語文知識,其中一些有價值的資料,如有可能,教會學生按目標剪輯,歸類整理,剪貼成冊,形成系列,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拓寬學生學習語文的渠道,積累大量的寫作資料(當然,以上這些,也可以通過多媒體處理實現)。

閱讀,能為學生打開一扇知識的窗戶,為學生的作文插上騰飛的翅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