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尋訪人才三顧茅廬於諸葛亮在歷史上是真的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這一段歷史,有很多地方都讓回味和嚮往,其中劉備的三顧茅廬便是其中之一,在三國演義之中,被演的是諸葛亮故意考驗劉備一樣的片段,在三國演義裡面第三十七三十八回,但是這一事件在歷史上到底是真是假呢?

三顧茅廬

陳壽的《三國志-諸葛亮傳》裡面有記載:先主遂諳亮,凡三往乃見!就這十個字,被羅貫中搞出來一個典故,硬是弄成六千多字。

可見文筆多麼的厲害。

但是劉備尋訪諸葛亮的時候是在陳壽20多年的時候,那麼陳壽又是怎麼知道三往呢?其結論歸結於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

」同時在《九州春秋》《魏略》也有相關記載!

諸葛亮

按照陳壽的記載,是劉備去見諸葛亮三次,前兩次沒見到,可是按照諸葛亮的出師表來看,是劉備到他住的地方向他詢問了一些國家大事,在古代「三」一般都是約數,而並非是確數,比如:士別三日等等。

這裡都是有待發現的地方。

我們不妨這麼來看,不管是諸葛亮需要實現抱負,還是劉備尋訪人才,不管是劉備主動求見諸葛亮也好,也不管是諸葛亮故意考研劉備也好,這些都是歷史的想像。

劉備

諸葛亮有才華,劉備需要人才,兩人由於自然有相識,一來二往互相欣賞,諸葛亮說出自己對天下大勢的分析後,就回到自己的草屋去了,並沒有開口要給劉備效力,在後來的交往過程中,兩人熟悉後劉備就自然的開口了,而諸葛亮也早有此意。

於是兩人就開始了蜀漢之路。

如此理解並沒有違反歷史書籍的記載,也非常的符合歷史,真正的歷史都是平凡的,並沒有壽命出奇之處。

而歷史也都是史官寫的,那些該寫那些不該寫,什麼寫詳細點,什麼略過都是來自史官的觀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談一談三顧茅廬的真實性

諸葛亮,字孔明,號臥龍,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散文家。歷來被人所讚揚。唐昭宗封諸葛亮為武靈王,宋朝將諸葛亮供奉為忠臣名將。元英宗封他為「伍烈忠武顯靈仁濟王」。三國演義更讓諸葛亮...

揭秘:諸葛亮出師表寫劉備三顧草廬的真相

看過不少書籍,老一直談到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成就三國鼎立的大業。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幾乎婦孺皆知,在民間也廣為散播。但是否是真有這麼一回事呢?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洋洋洒洒地花了六,七千...

《出師表》揭劉備三顧草廬背後真相

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洋洋洒洒地花了六,七千字來描寫劉玄德三顧茅廬的精彩片段(見《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三十八回)。其真實性直讓600多年來的老少婦孺們讀的如痴如醉,並信以為真。但老羅畢竟是元朝...

劉備三請諸葛亮,歷史上卻有其事嗎?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的故事世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就詳細描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輔佐他成就霸業的故事。然而在真實歷史上,劉備真的曾經三次前往茅廬請諸葛亮嗎?一直以...

三國演義中三顧茅廬的故事真的發生過麼?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可謂是婦孺皆知,這個詞出自三國演義中劉備請出諸葛孔明,共保大漢江山的故事。羅貫中對於劉備禮賢下士的描寫可以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那麼真正的歷史上有沒有這段三顧茅廬呢?

劉備為何三請諸葛亮?劉備三請諸葛亮是真是假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典故的出處婦孺皆知。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寫劉備「三顧茅廬」聘請諸葛亮出山輔助他成就帝業的故事,將劉備的禮賢下士的態度寫得栩栩如生,把劉備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關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