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第一「帝羓」---耶律德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遊牧文明在中國歷史上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它與農耕文明的衝突與融合構成了中國北方邊境歷史的主題之一。
中國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多民族的國家,眾多的少數民族與漢族共同譜寫了一部風起雲湧、波瀾壯闊的史詩畫卷。
歷史上匈奴、鮮卑、羯、氐、羌、契丹、女真等遊牧民族一度在中原建立了政權,經過歷史的洗禮和蕩滌,他們一部分西遷,一部分在歷史中消亡,一部分融入漢族,一部分仍保持了本民族的特徵和習俗,生活在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
據專家考證,中國北方的遊牧民族主要由以下六大部分演化而來:一、匈奴部分,二、東胡部分,三、突厥部分,四、通古斯部分,五、羌藏部分,六、回鶻。
這些遊牧民族統治者治理國家的方式,無論是在皇位的傳承上,還是在國家治理上,都與漢族有很大的不同。
下面我們就來講講源自東胡的契丹族的二代皇帝——遼太宗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是遼開國皇帝耶律阿保機的第二個兒子,他之所以能夠登上皇位,主要是因為耶律阿保機喜歡長子耶律倍,而他的老媽述律平喜歡小兒子李胡,折中的結果,是他這個二兒子繼承了皇位。
在中國曆朝歷代的后妃群體中,述律平可能是最強悍的一個。
此人為了打擊政敵,不惜親自揮刀,剁掉了自己的一隻手。
這件事的經過是這樣的:
在扶立二兒子耶律德光登上皇位後,為了剷除異己,述律平把那些與她意見不合的元老重臣們召來,問他們一個「是」或「非」的問題:「你想念死去的先帝嗎?」
如果回答「不想」,會被以「大不敬」的罪名綁縛刑場開刀問斬;如果回答「想」,同樣也會綁縛刑場開刀問斬。
因為,按照述律平的最終解釋,你既然非常想念已經死去的先帝,就不能不滿足你這個強烈的願望,想辦法送你去陰間與先帝見面。
靠著這個非常簡單的問題,述律平殺掉了一大批元老重臣。
直到有一天,她想殺掉一位名叫趙思溫的大將軍時,被這位趙大將軍當場反問:「已經死去的先帝最親近的人莫過於太后您了,您想必也思念先帝,為什麼不能以身殉夫呢?」
述律平不愧是女中豪傑,一咬牙一跺腳說:「我本來是想殉夫的,但兒女幼弱,國家無主,我暫時不能陪先帝於地下。
為了表明我的思念,我先砍掉我的一隻手,讓它代我陰間去侍奉先帝。
」
說罷手起刀落,她真的砍掉了自己的一隻手!
碰上這樣強悍的母后,耶律德光的皇帝日子肯定不會過得多麼舒心。
兩人的分歧可能既有政治理念上的,也有感情上的。
「老娘可以不讓大哥接班,是不是也可以在她不高興的時候廢掉我?!」這個問題如影隨形地縈繞在二代皇帝耶律德光的心理,並且嚴重影響到他治理國家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理,耶律德光喜歡給人當爹。
936年,44歲的石敬瑭尊34歲的耶律德光為父親,耶律德光幫助石敬瑭滅了後唐。
滅掉後唐之後,他這個當「爹」的立44歲的兒子石敬瑭為皇帝,建立了後晉。
通過援助石敬瑭,耶律德光輕鬆得到了幽雲十六州。
可是,石敬瑭去世後,其兄石敬儒之子石重貴得位,不願意叫耶律德光爺爺,只願意稱臣,耶律德光大怒,領兵南下,滅了後晉。
耶律德光還想要更多的土地,他想成為中原的皇帝。
在這個問題上,述律平並不贊成兒子的主張,她有雄心,但更冷靜。
她認為入主中原並不能給契丹帶來真正的好處。
她告誡耶律德光說:「就算我們得到漢地,也是難以久住的,那是得不償失的事。
一旦發生什麼意外之變,只怕是後悔也來不及。
」
不幸言中。
946年,耶律德光攻入後晉首都大梁後,後晉的一位大將軍劉知遠受部將推戴,在晉陽稱帝。
還是在耶律德光將要發兵南侵但尚未動身之際,劉知遠就已經接受部下郭威「靜則勤稼穡,動則習軍旅」的建議,養兵備戰,準備對付契丹。
得知劉知遠勒兵身後的消息,在政治上並不糊塗的耶律德光心裡隱隱地把劉知遠當成了平生未遇的大敵。
雖然生長在朔北沙漠,但耶律德光對中華文化也有了解,他不禁想起了孟老夫子的一句名言:「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
」偏偏手下人又不給他爭氣。
那些吃足了牛羊肉,三天不碰女人就憋得發慌的契丹騎兵,「四處剽掠,姦淫婦女」,搞得中原一帶的老百姓內外怨憤,「始患苦契丹,皆思逐之」。
外有劉知遠大兵虎視眈眈,內有老百姓打麻雀戰——不斷殺死四處姦淫婦女的小股遼兵,各地起義風起雲湧,耶律德光被逼無奈,倉皇而返。
公元947年4月,耶律德光下令從中原撤退。
臨行前,他對左右說:「我沒想到中原人如此難以制服。
」
一路上,不斷有壞消息傳來,耶律德光的火氣越來越大。
他染上了一種熱疾,再加上縱慾過度,走到一處名叫殺胡林(又作殺虎嶺)的地方時,耶律德光再也支撐不住了。
這位領兵滅了兩個中原王朝的大遼國皇帝反覆念叨著「劉知遠滅,劉知遠滅」,口吐鮮血而死。
死時46歲。
得知耶律德光的死訊,述律平神色平靜,說:「等到事態平復之後,我再為皇帝舉行葬禮。
」
由於述律平「活要見人,死要見屍」,於是出現了本文正文開始前的介紹,耶律德光被做成羓,運回了上京。
在中國曆朝歷代的二代皇帝中,耶律德光實在是一個具有超前理念的人,他的「超前」主要表現在他的「一國兩制」的設計與實踐上。
這裡所說的「一國兩制」,是「一個國家,兩種官制」。
看過金庸小說的朋友們想必還記得,《天龍八部》中,蕭峰被遼國皇帝任命為「南院大王」,這個南院大王,就是耶律德光的創造。
石敬瑭主動獻上幽雲十六州,遼國不僅獲得大片土地,還獲得了大量漢族的人口,此前一直只有單一民族的契丹境內突然諸族同處。
於是,耶律德光將後晉的一整套漢族官制帶到了遼國,加上原來阿保機時期確立的官制,終於使得遼的官制在部分漢化的過程中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官制,
耶律德光制定了「因俗而治」的原則,形成了北、南兩套完整的官制,即北面官制和南面官制。
所謂「北面官制」(北面官),即遼朝契丹族的官制,官吏一律用契丹人,掌握契丹的一切軍政事務,也是遼朝的最高權力機構。
之所以成為北面官,是因為遼國有崇尚太陽的習俗,喜歡向東,而且以左為上。
這樣,遼王的大帳就面向東方,而北面就是左,也就是契丹族官吏辦公的地點,所以叫做北面官。
和北面官相對應的就是南面官。
仿效唐朝的官制,設立三省六部等一整套治理機構,以此來招徠漢族人,管理漢族人的事務。
由於南面官辦公的營帳在遼王大帳的南面,所以被稱為南面官,而不是像金庸他老人家在《天龍八部》中說的那樣,在遠離遼國首都幾百里的南方辦公。
南面官主要由漢族人擔任,契丹人也有在南面官中任職的,他們被稱為漢官,也穿漢服。
耶律德光的第二個「一國兩制」是指「一個國家,兩種政制」。
為了體現分而治之的理念,在地方管理當中,遼朝也是兩套制度並存,分別是部族制和州縣制。
契丹人和其他遊牧民族採用部族制,相當於我們今天的「民族區域自治」,而漢人和渤海人採用唐朝時的州縣制。
耶律德光的第三個「一國兩制」是指「一個國家,兩種體制」。
他的大哥耶律倍沒有繼承了皇位,但在耶律德光繼承皇位之前,耶律倍就已經被老爸耶律阿保機封為渤海國國王。
耶律倍投奔後唐之後,耶律德光趁機整頓了東丹,也就是渤海國的行政制度。
他讓耶律倍的妃子主持東丹政務。
東丹國在原先並不是遼中央政權直接管轄的地區,東丹王對於本地的事務可以全權管理。
他可以建立自己的年號和國號,而且有權直接和外國交往,對於宰相以下的官員可以自己任免。
耶律倍走後,耶律德光就在東丹國設立了中台省,派遣官吏到那裡參與政務管理,從而加強了對東丹的控制。
此人借女色泄火而死,死後被做成「木乃伊」
中國的皇帝不論有能的還是無能的,沒有幾個不好色的。也許是古人太愚昧了,對於皇帝在兩性問題方面的不節制,誤以為是「采陰補陽」,甚至有的皇帝還覺得「泡美妞」能延年益壽。結果一個個死的死亡的亡,沒有...
遼太祖兒子表面文雅卻有怪癖,身邊女人全害怕,有一怪癖最奇葩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率領契丹兵攻下古渤海國後,便把長子耶律倍留在渤海國封地上,封耶律倍為東丹人皇王,並給耶律倍配置了宰相百官,儼然成了一個國中之中。如果照此下去,耶律倍在東丹國享受皇帝待遇,慢慢終老...
草原霸主遼太宗耶律德光是怎麼死的?
耶律德光是遼國的第二位皇帝,生於公元902年,去世於公元947年,字德謹,小字堯骨,為契丹貴族,契丹名堯骨。耶律德光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的次子,母親是淳欽皇后述律平。公元922年,耶律德光二十歲的...
古代此王爺有一殘忍怪癖,稍不滿足便開殺戒,逼的妻妾出家為尼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率領契丹兵攻下古渤海國後,便把長子耶律倍留在渤海國封地上,封耶律倍為東丹人皇王,並給耶律倍配置了宰相百官,儼然成了一個國中之中。如果照此下去,耶律倍在東丹國享受皇帝待遇,慢慢終老...
他荒淫無度精盡而亡,死後被做成了菜,中國歷史上唯一的臘肉皇帝
耶律德光,雖然沒有其父耶律阿保機盛名,但作為遼國的第二任皇帝,一生戎馬,驍勇善戰,屢建功勞。他略施手段,就從哥哥手裡奪得了江山,即位之後馬上將哥哥耶律倍逼走,鞏固朝政、加強軍隊爭霸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