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契丹人差點一統中原,因太后一個命令,結果被做成了「臘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這個皇帝就是遼朝的第二位皇帝,耶律德光。

公元926年9月6日,耶律阿保機病死,皇后述律平稱制。

在述律平的支持下,耶律阿保機的次子耶律德光即位,是為遼太宗。

四年後,隨著割據原渤海國的東丹王耶律倍逃到到後唐後,耶律德光一統契丹。

別看契丹是統一了,可中原地區卻亂成一鍋粥,耶律德光看到了一統中原的機會。

936年,時任後唐節度石敬瑭以割讓燕雲十六州,並稱耶律德光為父親為條件,懇請耶律德光能出兵幫助他滅掉後唐。

兩人各懷鬼胎,耶律德光欣然應允,親率5萬大軍,幫助石敬瑭建立了後晉。

好景不長,石敬瑭病死,養子石重貴繼任。

與石敬瑭不同,石重貴不願意看到後晉在契丹面前卑躬屈膝。

造反?不可能,沒那個實力。

思考再三,石重貴向耶律德光提出「稱孫不稱臣」。

耶律德光自然不願意,並以此為藉口,兵發中原,經過三年的戰爭,滅掉了後晉。

憑藉武力,耶律德光是實現了一統中國。

契丹會同十年二月初一(947年2月24日)耶律德光在開封稱帝,改契丹國為遼國,改國號為「大遼」,改年號為「大同」。

表面上,耶律德光是統一了中原,可人心不服。

各地反叛勢力不斷,「兵民怨憤,從而相聚山林,揭竿舉義,多者萬人,少者數百,攻陷州縣,襲擊官府。

」這些都讓耶律德光苦惱不已,在汴梁宮中更是坐立不安,越想越害怕。

看到中原局勢危若累卵,耶律德光想到了北撤。

公元947年夏,45歲的耶律德光在撤離中原途中意外染上一種奇怪的熱疾,高燒不退,對此怪病御醫們也束手無策。

沒多久,耶律德光病死在河北欒城。

遠在遼朝都城上京的太后述律平獲悉後,下懿旨:生要見人,死要見屍。

然而,耶律德光死時恰逢大夏天,保存屍體是不可能,怎麼辦?

這時,一個隨從御廚提出了一個辦法,將皇帝做成「羓」。

史書中記載,「富貴之家,人有亡者,以刃破腹,取其腸胃,滌之實以香藥鹽礬,五彩縫之,又以尖葦筒刺於皮虜,瀝其膏血且盡,用金銀為面具,銅絲絡其手足。

耶律德光之死,蓋用此法,時人目為帝羓,信有之也。

為了保存屍體,耶律德光就被做成了「帝羓」。

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做成了「臘肉」。

文明一點來說,就是做成了木乃伊。

參考資料:《舊五代史•契丹傳》、《遼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遼代第二任皇帝死後被廚子醃成了「木乃伊」?

遼國第二任皇帝,耶律德光死後竟被廚子醃成了木乃伊,這是怎麼回事呢?五代十國期間,中華中原大地紛爭四起,戰火的硝煙瀰漫,各地諸侯紛紛起兵爭奪地盤,誰都沒有把目光看向北方,更沒有注意到那裡正有一個勢...

這個皇帝倒霉至極,死後被廚子製成木乃伊

五代十國期間,中原大地瀰漫著戰火的硝煙,各地諸侯紛紛起兵爭奪地盤,誰都沒有把目光看向北方,更沒有注意到那裡正有一個勢力在悄無聲息地興起。當這個勢力強大到沒有人能夠威脅它時,中原的割據勢力才注意到...

奇葩!史上唯一一個被做成「臘肉」的皇帝

皇帝,是有史以來最危險的職業,有人統計過,從秦始皇開始到清朝末代皇帝溥儀,中國一共出現過494位皇帝,如果加上春秋戰國、農民起義軍、邊疆少數民族稱王稱帝的,足有1000來個。皇帝平均壽命不到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