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四人最積極,一人拖後腿,一人很虛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何進召地方諸侯進京意圖誅殺十常侍,結果反被十常侍先下手為強殺之。

董卓先到一步趁亂掌控了朝局,卻倒行逆施禍亂朝綱,於是曹操號召地方勢力進京討伐董卓,一時天下紛紛,當時天下共有十八路諸侯響應齊聚洛陽結成聯盟共討董卓。

誰知各方勢力不齊心,各有打算,在董卓虛晃一槍遷都長安後,聯盟土崩瓦解,各奔東西不了了之。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轟轟烈烈的開始,虎頭蛇尾的結束,在這期間,有的人很積極,有的人瞧不起別人還拖後腿,還有的很虛偽,當然最多的還是打醬油看熱鬧。

先說說最積極的四路諸侯。

第一個是曹操:曹操一開始是忠於漢室的,董卓擅權,第一個採取行動的是曹操,而且他是以一種最直接的方式進行,那就是刺殺。

刺殺失敗後曹操逃亡至老家,穩定下來後就馬上倡議天下共討之(董卓),討董檄文也是由他發出。

雖然是首倡者,但是盟主之位他卻讓於袁紹,劉關張三人當時名聲不顯,曹操卻能一視同仁尊重他們;更難得的是在董卓遷都長安之時,各路諸侯都停滯不前,當時就只有曹操一人率部追擊,為此還中了徐榮的埋伏差點就死在了滎陽。

第二個是孫堅。

孫堅當時是長沙太守,孫堅很積極,不僅以最強陣容奔赴洛陽(當時他手下兵微將寡,主要的大將就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四人,他全帶來了),而且袁紹問誰出任前鋒時,也是孫堅第一個挺身而出;和華雄一番大戰被華雄襲營還把大將祖茂搭了進去;在把董卓打怕了想拉攏他和他結為兒女親家時也被孫堅斷然拒絕;他還是第一個殺進洛陽的諸侯。

第三個是公孫瓚。

公孫瓚是北平太守,他不僅大老遠的跑來,而且面對驍勇異常的呂布,公孫瓚也是毫不畏懼,其他諸侯都是手下大將出馬,公孫瓚是「揮槊親戰呂布」。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不是他把劉關張三人帶上,以呂布當時的驍勇,十八路諸侯還不知道是否能破關而入。

(劉關張當時算公孫瓚屬下,不是一路諸侯)。

第四個孔融。

之所以說孔融積極,第一他是忠於漢室的,後面曹操殺他有這方面的原因;第二,他的部將武安國和呂布打了十幾個回合,說明他沒有保持實力,把他手下最厲害的人帶來了,而且明知可能不敵呂布還是派他出戰,這一點比袁氏兄弟好多了。

再說說袁氏兄弟。

當時實力最強,人望最高的估計就屬他們兩兄弟(袁術當時還是後將軍,職位應該是最高的),但是這哥倆都很不地道,人家帶來的要麼是最強陣容,要麼是親自上陣,最不濟的還派出手下大將出戰。

看看他們哥倆:先說袁術,手下最厲害的紀靈沒來,只來了個俞涉結果三個回合就被華雄斬了,不僅如此,袁術一份世家子弟公子哥的派頭,僅僅因為劉關張三人名聲不顯,位卑低下就瞧不起鄙視他們,還好劉備能忍。

除此之外,他還拖後腿:袁術總督糧草,孫堅在前方賣命找他支付糧草,他怕功勞被孫堅得去竟然不發糧草,搞得孫堅軍中缺糧導致軍心大亂,被華雄趁機劫營,白白損失了大將祖茂。

說了袁術,再說說虛偽的盟主袁紹。

我能說袁紹是盯著這個盟主的寶座來的嗎?他壓根就沒想要出力,手下最厲害的河北四庭柱估計一個都沒來:華雄逞威的時候,袁紹說了「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話說得漂亮,早幹嘛去了?顏良文丑沒來,張郃高覽估計也沒來,即使來了袁紹也沒提讓他們出戰,可見袁紹的目的在於盟主寶座,因為可以增加自己的人望和名氣,至於出力,袁紹壓根就沒想。

這還不算,後面董卓遷都,十八路諸侯齊聚洛陽的時候,顏良文丑居然奇蹟般的出現了,為什麼?不就是勝利在望,要瓜分果實了,這時候是要靠實力說話的,所以袁紹就顯露出了他的強大實力,這不是虛偽是什麼?

至於其他的各路諸侯,看熱鬧湊數的居多,就不一一提起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十八路人馬為何連一個草包都打不贏?

陳班長導讀:東漢末年,董卓篡權,民不聊生,天下紛紛為之討伐。在曹操的號召下,十八路諸侯齊聚洛陽,共同討伐董卓,聲勢之浩大前所未有。但不曾想到的是,這支看似十分強大的隊伍,竟然連個董卓都打不贏,沒...

第五回 發矯詔諸鎮應曹公 破關兵三英戰呂布

卻說陳宮正欲下手殺曹操,忽轉念曰:「我為國家跟他到此,殺之不義。不若棄而他往。」插劍上馬,不等天明,自投東郡去了。操覺,不見陳宮,尋思:「此人見我說了這兩句,疑我不仁,棄我而去。吾當急行,不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