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都挺拼,可袁紹為何不帶著大將顏良、文丑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東漢末年,十八路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在這支隊伍中基本上匯集了當時的能臣武將。
而十八路諸侯儘管各有私心,但是基本上都是帶著大將來的,畢竟打的好了,這可是一個揚名立萬,爭取功勞的好機會。
比如曹操帶著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淵,孫堅帶著黃蓋、程普等人,劉備帶著關羽、張飛,就連韓馥都帶著他的大將潘鳳來了。
儘管韓馥屢屢成為被人開玩笑的典型,但是不要忽略了人家的一片誠心,畢竟他就這麼一員大將,而且毫無保留的貢獻給了大漢的江山。
反觀盟主袁紹呢?當華雄擋路,在大家素手無策之際,袁紹感嘆道,可惜他的大將顏良、文丑不在。
真是一件奇怪的事情,為什麼袁紹來參加聚盟,不帶著自己的大將來?難道是他來過家家的嗎?他難道不知道是要打仗的嗎?要打仗難道是不需要大將的嗎?可是袁紹不但沒有帶他們來,而且在整個十八路諸侯攻董卓的過程中,基本上什麼力也沒有出,就是大大咧咧的坐在盟主的寶座上,就連他的弟弟袁術還搭上了大將俞涉。
難道袁紹認為一個盟主的虛名就能給他帶來錢、糧、地盤、地位嗎?
還有一種說法是,與華雄作戰的時候,顏良文丑是出去督糧草了。
不過就算他們真的是去督糧草了,那麼呂布來的時候呢?為什麼他們還不露面?不過這次袁紹學聰明了,也不再說了,只是坐在那裡連連的嘆氣。
不過這個世界還算是公平的,付出與回報永遠成正比,袁紹不帶大將來,劉備卻帶著大將來了,關羽先是秒殺了華雄,接著劉關張三兄弟又合作拼走了呂布,一時間可謂是聲名大振。
接下來曹操帶著曹仁等人去追殺董卓,儘管遇襲敗逃,但也算是為自己博得了一絲名聲。
而身邊猛將眾多的孫堅帶著程普等人直接衝進了洛陽城,得到了傳國玉璽。
這個時候,十分有趣的一幕又突然出現了,當孫堅帶著傳國玉璽來向袁紹告辭的時候,袁紹逼孫堅交玉璽,孫堅堅決不給。
這個時候,袁紹身後突然多了兩個人,按《三國演義》所寫的原文:「袁紹背後顏良、文丑皆拔劍出鞘」。
你看奇怪不奇怪,當窩裡斗的時候,這兩員大將大變活人般的又奇蹟的出現了。
當然這場仗也沒打起來,最後孫堅帶著玉璽和兵馬就走了。
那麼這顏良、文丑怎麼這麼快就出現在了袁紹的身後?難道是他看到關羽逞威,孫堅奪玉璽,心裡有些後悔,立刻派人去把此二人調遣來了嗎?不過這速度也真的是太快了吧。
又或者是顏良文丑本來就是袁紹的軍中,只是袁紹擔心他們不是華雄、呂布的對手,而刻意隱藏自己的實力?
這些只能是一個未解之謎了,但是從此事也可以看出,袁紹的軍事頭腦、政治眼光、用人能力,的確是不如曹操、劉備等人,他被滅亡也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三國演義里的韓馥的一句話不僅害了上將潘鳳還坑了自己
在《三國演義》里十八路諸侯集會於虎牢關討伐董卓,董卓手下大將華雄在挫敗孫堅的軍隊後挑著孫堅的頭盔到關外向各路諸侯挑釁。《三國演義》里描述這樣當時袁紹和各路諸侯的應對措施:」紹曰:「誰敢去戰?」袁...
三國中此人被萬箭穿心,竟然是因為自己當初發過的毒誓?
東漢末年,董卓專橫跋扈,順董卓者昌,逆董卓者亡,很多人敢怒不敢言,敢罵他的都被他弄死了。後來袁紹頂撞董卓後出走,倡議討伐董卓,組建了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匡扶漢室。
《三國演義》九大「張冠李戴」
一部《三國演義》巨作留下了諸多精彩與文化享受,但是《三國演義》畢竟是一本小說而不是史書,由於歷史上形成的尊崇慣性而存在明顯的尊劉貶曹抑孫傾向,故事中存在明顯諸多的虛構情節也比較正常。你可知否,其...
三國演義之中途插隊的曹操
十六路諸侯各懷鬼胎,明爭暗鬥,除了曹操,沒有人真的想跟董卓決戰。而董卓專心致志的享受生活,積累財富,也沒有把消滅盟軍當成要務。在這場鬧劇中,有五個不甘平庸人,想在天下群雄面前秀一把。他們分別是華...
三國:十八路人馬為何連一個草包都打不贏?
陳班長導讀:東漢末年,董卓篡權,民不聊生,天下紛紛為之討伐。在曹操的號召下,十八路諸侯齊聚洛陽,共同討伐董卓,聲勢之浩大前所未有。但不曾想到的是,這支看似十分強大的隊伍,竟然連個董卓都打不贏,沒...
袁紹逼孫堅交出玉璽,雙方大將拔出刀劍,真打起來誰會吃虧?
群雄討伐董卓,十八路諸侯組成聯軍,推舉袁紹為盟主,孫堅為先鋒,董卓不敵,退出洛陽,孫堅在洛陽一井裡得到玉璽,孫堅準備帶著玉璽回江東發展,向袁紹告退,卻被人通報袁紹,袁紹逼孫堅交出玉璽,袁紹大將顏...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四人最積極,一人拖後腿,一人很虛偽
東漢末年,何進召地方諸侯進京意圖誅殺十常侍,結果反被十常侍先下手為強殺之。董卓先到一步趁亂掌控了朝局,卻倒行逆施禍亂朝綱,於是曹操號召地方勢力進京討伐董卓,一時天下紛紛,當時天下共有十八路諸侯響...
退公孫瓚平趙雲,劉備在身邊同愾,卻被曹操冒險處之
東漢末年是我國歷史上一段黑暗時期,皇帝昏庸,宦豎擅權,官吏貪贓枉法,民變四起。紛紛擾擾中,出現了很多如雷灌耳的人物,東漢薊侯、前將軍公孫瓚因「白馬義從」威震塞外,蜀漢永昌亭順平侯、鎮軍將軍趙雲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