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子當生孫仲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吳太祖孫權(公元182年12月22日-公元252年5月21日),字仲謀。

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

三國時代東吳的建立者。

父親孫堅和兄長孫策,在東漢末年群雄割據中打下了江東基業。

孫權十九歲時,兄長孫策遭刺殺身亡,孫權繼而掌事,成為一方諸侯。

據傳他是春秋時期兵法家孫武的第22代孫,是孫堅的第二個兒子。

生來紫髯碧眼,目有精光,方頤大口。

形貌奇偉異於常人。

自幼文武雙全,早年隨父兄征戰天下。

善騎射,年輕時常常乘馬射虎,膽略超群。

為了讓弟弟早日成材,孫策讓他去做了一個縣的縣長,這時的孫權只有十五歲。

曹操曾稱讚道:生子當如孫仲謀。

孫權的性格特點:頭腦機智深藏不漏、審時度勢、深謀遠慮、略有自負。

深藏不漏:

關於赤壁之戰,孫權其實是主戰的,因為以他的性格剛毅,他是不可能投降的,父親大哥用性命換回的城池他是不會想讓的,但是在開會的時候,文官主降,武官主戰,他一直都沒表態,不露聲色,知道周瑜回來解了他的疑惑,這才宣布開戰。

善於審時度勢:

建安十六年(211年),他在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後,毅然決定自京口(今鎮江)徙治秣陵(今南京),又在石頭山建石頭城。

次年改秣陵為建業。

黃初二年(211年),因與劉備爭奪荊州,為便於指揮對蜀作戰,又以荊州的鄂城為政治中心,改稱武昌。

黃龍元年(229)四月,孫權在武昌稱帝。

同年九月,又將都城自武昌遷回「舟車便利,無限險之虞:田野活饒,有轉輸之籍;進可以戰,退可以守」的建業。

這樣,孫權開創了南京的建都歷史。

略有自負:

赤壁之後,孫權兵分兩路,一是周瑜取荊州,二是自己帶領取合肥一代,自己就久攻不下,調周瑜兵馬來幫忙,結果程普帶兵到了,孫權確說:不用新兵,看我帶自己的士兵先打一仗,現實實力,結果小命差點丟了。

深謀遠慮:

孫權是三國吳帝國的創建者,孫堅次子。

十四歲便隨兄長孫策轉戰,參與平定江東,孫策猝亡後,孫權接掌江東。

在一代名將周瑜的輔佐下領導東吳在赤壁戰勝曹操。

使天下成三國鼎立之勢。

北拒曹操,西抗劉備。

為一代明主,孫權在外交上能屈身忍辱,以柔克剛,有勾踐之奇,這方面超過了曹操,劉備。

如何評價孫權的軍事水平?

一、擊退山賊

公元197年,袁術與孫策翻臉。

孫權以一千兵力擊退袁術發動的六縣山賊。

註:孫權倉皇逃竄,剛跳上馬敵人就已殺到眼前,兵器已經砍到了馬鞍上。

出身貧寒的別部司馬周泰受孫權厚恩,以自己的身體保護領導,受傷十二處依然死戰不退。

其他人受周泰感召,奮力作戰擊退山賊。

處於瀕死狀態的周泰在神醫華佗的治療下休養了很久才康復。

二、二攻陳登

公元198年,孫策派孫權進攻廣陵太守陳登駐守的匡琦城。

前不久剛剛幫助曹操玩兒死呂布的陳登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鎮定自若,主動出擊,大敗孫權。

不久孫權捲土重來,重蹈覆轍。

註:名重天下、有湖海之志的陳登早年患有重病,幸得華佗治療得以不死,後來病情加重而華佗不在,無人可治,38歲死去。

三、血洗皖城

公元200年,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承江東基業。

廬江太守李術在孫策手下時服服帖帖,對孫權全無半分好感,欲歸附曹操。

這時的曹操忙著與袁紹交戰無暇兼顧。

孫權殺李術,屠皖城,揚刀立威。

註:由於江淮一帶草寇眾多,不利駐防。

為集中力量報殺父之仇,孫權搬空皖城、撤出了江淮。

這一年,永遠為合肥人民所懷念的揚州刺史劉馥奉曹操之命單槍匹馬來到江淮,迅速招降所有草寇。

隨後劉馥及其部下廬江太守朱光興修水利、大開屯田、廣招流民、興辦教育,使合肥、皖城兩地復興。

四、三征黃祖

公元203年-208年春,孫權三征江夏,得名將甘寧,殺黃祖、告慰孫堅在天之靈。

註:黃祖出生年份不詳,但根據曾在他手下混過的甘寧描述,黃祖被殺時已經七老八十。

若是黃祖早點退休,真不知道孫權怎麼跟死去的老爹交代。

五、赤壁大戰

公元208年夏,曹操輕取荊州、大破劉備並給孫權寫信說:「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孫權下定決心,聯劉抗曹,取得赤壁之戰的輝煌勝利。

註:1.周瑜要五萬精兵,孫權說,「一時半會兒湊不出這麼多,先給三萬,你們先打著,要是打不贏就回來,我親自和曹操一決雌雄。

」周瑜要的數目不大可能是信口開河而是經過估算的。

要是周瑜都打不贏孫權還一決雌雄個屁,多給自己留點兒兵,是投降還是逃跑到時候再說。

2.孫權故意安排老資歷的程普做周瑜的副手,程普當然不服,若非周瑜以博大的胸懷一再包容,赤壁之戰的走向真不好說。

六、第一次合肥之戰

公元208年,再造合肥的揚州刺史劉馥逝世,這一年十二月,孫權攜赤壁大勝之餘威,親征合肥。

百餘日的圍攻加上連降暴雨使合肥的城牆即將崩塌。

此時曹操忙於穩定後方,曹仁鎮守的南郡又遭到周瑜關羽的夾擊。

合肥軍民望眼欲穿的援兵遲遲不來,城破在即,唯一的指望是使詐。

結果孫權相信了揚州別駕蔣濟放出的假消息,以為有四萬援軍即將到達,匆忙放了一把火之後撤退。

註:從此合肥成為了孫權的眼中釘,當時的孫權還不知道這座城市將成為他一生的笑柄和噩夢。

七、周瑜之死

公元209年-210年,周瑜趕跑曹仁占據江陵。

劉備來到京口迎娶孫權之妹時提出借江陵一用。

周瑜建議孫權扣押劉備,挾持關羽、張飛一起伐蜀。

魯肅則力主維護孫劉聯盟,把江陵借予劉備。

孫權既批准了周瑜、甘寧提出的伐蜀計劃又採納了魯肅的意見。

周瑜在回江陵的路上突然死在了巴丘(今岳陽樓一帶)。

患病多年的陳登尚且活到38歲,心胸寬廣、雅量高致、多年來以音樂陶冶情操、以長槊書寫情懷、以小喬常伴左右、官場戰場情場場場得意的周瑜卻在35歲突然病死,上哪兒說理去?而陳壽評價孫權時將他比喻成越王勾踐更有暗示兔死狗烹、鳥盡弓藏的嫌疑。

註:在提出計劃時周瑜先進行了一番剖白,希望和孫權的堂弟孫瑜一起出擊,成功之後由孫瑜駐守聯合馬超,周瑜自己則回到江東輔佐孫權北伐襄陽。

這是周瑜不甘於天下三分而提出的二分天下之計。

從周瑜及其兩個兒子的壽命來看,不排除家族遺傳病的可能。

但孫權當面批准伐蜀,背後卻將伐蜀最大的籌碼劉備放走並同意將入蜀的跳板江陵城外借,這種當面一套背後一套的手段無疑會令周瑜心寒。

周瑜死後,孫策時代的激昂路線徹底終結。

東吳進入了以絕不冒險為指導思想的孫權時代。

這一年孫權揮師南下,將天下十三州里最偏遠荒涼的交州納入東吳版圖。

八、儒須之戰

公元213年,平定了馬超、韓遂的曹操南征、欲報赤壁之仇。

孫權以七萬兵力在濡須塢擊退了曹操號稱四十萬的大軍。

曹操留下了一句「生子當如孫仲謀」的評價,悻悻而去。

註:儒須之戰前後孫權無論戰略還是戰術上的表現都可圈可點。

戰前一年修築的儒須塢起到了關鍵的防護作用。

戰鬥中孫權還親自乘船偵查,上演了史實版的草船借箭。

而甘寧在此戰中的表現更加耀眼,他率領百餘名騎兵奇襲曹營、斬敵數十而還。

九、皖城之戰

公元214年,孫權決定穩紮穩打先拿下皖城再打合肥的主意。

甘寧率領精銳士兵攀上城牆、速戰速決,在合肥守將張遼馳援之前皖城就被攻下。

從此廬江郡被孫曹兩家一分為二。

自周瑜死後孫權親自指揮的兩場戰爭都取得了勝利,大大提高了他的威信和自信心。

註:東吳集團給將領們開出了遠遠高於曹劉兩家的價碼——世襲領兵制規定軍事長官死後其部隊由子弟繼承。

這種帶有私人性質的武裝在防禦戰中為保衛既得利益積極性非常高,孫權一生沒有打輸過一次防禦戰與這項制度息息相關。

但這一制度也使養尊處優的軍官在攻城拔寨時很少發揮模範帶頭作用。

甘寧沒有根基,戰略構想又與最高領袖背道而馳,只能淪為「斗將」證明自己的價值。

十、第二次合肥之戰

公元215年,孫權趁曹操西征張魯之機,興兵十萬二攻合肥。

惜字如金的《三國志》難得的以濃墨重彩的筆觸記錄了這一戰役:兵力只有七千的張遼毫無畏懼,親率八百敢死之士於黎明時分發動突襲。

甫一交戰,張遼就親手斬殺敵將兩員、敵兵數十人,豪氣沖天地大喊:「張文遠在此,以我之武,送汝升天!」(這句台詞是遊戲《真三國無雙4》里的,借來用用,史書原文是「大呼自名」。

)徐盛、宋謙兩營將士被嚇跑,張遼大展神威、直衝孫權營帳。

孫權倉皇逃上山頂、列陣自衛,任憑張遼叫罵不敢回應。

待到太陽升起,孫權終於發現敵人兵力極少,下令將張遼突擊隊重重包圍。

可是張遼簡直驍勇到了沒有道理好講的地步,想來就來,想走就走,自己衝出包圍還嫌不夠,又殺入敵陣將敢死隊成員全部救回。

孫權大軍士氣盡滅、垂頭喪氣,有氣無力地包圍了合肥十幾天之後灰頭土臉地撤退。

途徑逍遙津時,親自殿後的孫權又被張遼突襲、險遭生擒,得甘寧奮戰、凌統拚死護衛,孫權才以高超的馬術技巧跳過斷橋。

此戰奠定了張遼五子良將之首的地位,江東的孩子們聞其名而止泣。

後人根據此戰雙方的表現稱讚張遼為張八百,呼孫權為孫十萬。

註:筆者所寫的是孫權列傳而非討伐孫權的檄文,在這裡得稍微替孫權說兩句公道話。

張遼的八百人面對的應該只是十萬大軍的先頭部隊,不然就算有八百個張遼拿著衝鋒鎗掃射十萬頭豬也不至於這麼嗨翻全場。

孫權在撤退時親自殿後,也算是有所擔當。

所以筆者認為第二次合肥之戰並非孫權一生最丟人現眼的表現。

十一、白衣渡江

早在公元212年,孫權就把嫁給劉備的妹妹召回。

孫小妹估計是很不願意回娘家的,因為他在劉備家橫行霸道、肆意妄為,過得不亦樂乎。

公元217年,魯肅病逝,孫劉聯盟風雨飄搖。

公元219年,孫權背叛孫劉聯盟。

呂蒙白衣渡江。

關羽敗走麥城。

孫權得到了荊州的大部分地區。

註:對於孫權叛盟的原因,有人說是劉備集團勢力膨脹的太快,成為了比曹操更強大的威脅。

然而當時劉備集團只是同比增長較快、聲勢浩大,其真正實力仍與曹操相去甚遠。

關羽在得知後院起火之前就已經被曹操派出的徐晃擊敗,即使孫權不叛盟,劉備和關羽的北伐也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他大可以再觀望一段時間。

有人說孫權對劉備占領的荊州西南部勢在必得,這有一定道理。

可是孫權對曹操占領下的揚州北部也有勢在必得的野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說三國:江東十二虎臣

蜀漢有五虎上將: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魏有五子良將:張遼、樂進、于禁、張郃、徐晃;八虎騎:曹仁、 曹洪 、 曹純、夏侯惇、夏侯淵、曹真、曹休、夏侯尚。而東吳除了四英傑,

東吳第一神將!關羽曾被其恐嚇不敢過河

三國演義的普及,有利於了解當時完整的歷史故事。但是由於作者有鮮明的擁劉反曹的傾向,所以大凡劉備手下,都是很勇猛的大將像關羽張飛馬超趙雲,或者是足智多謀的人物比如諸葛亮龐統等。即使如曹操作為劉備...

盡顯風流 盪氣迴腸的三國「義」(三)

才秀明達的孫權江東稱雄三國時期在江東稱雄的孫權是孫堅的次子。孫堅原是袁術的部將,後來被劉表所殺,長子孫策代領部曲。公元195年,孫策因不能受到袁術的重用,遂在袁術的允許下,帶領部下千餘人渡江向江...

孫權——生子當如孫仲謀

三國時期,英雄人物輩出,曹操、諸葛亮、劉備、孫權、周瑜、關羽、張飛??他們在短短的幾十年中,縱橫捭闔,共同演繹了一曲盪氣迴腸的「忠義、信義、仁義、恩義、俠義」之歌,留給後人的是無盡的神往和慨嘆。...

三國群雄(三)——孫權

200年,孫策遭刺殺身亡,傳位給了他的弟弟孫權,孫權繼位吳侯、領會稽太守。孫策突然的死和自己突然就變成一方諸侯,孫權自己也挺懵逼的,本來就只是想好好過著二少爺的生活,享受人生,孫策也知道孫權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