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先發檄文討伐董卓,為什麼卻不願意做這十八路諸侯的盟主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詩一酒一江湖,解讀三國不為人知的秘密。

我是一心,今天為大家說說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的故事,下面請看我一一道來:

公元190年,董卓專權,殘暴不仁,擾亂朝綱,終於激起全國攻之,而這一聯盟史稱十八路諸侯反董聯盟,發起檄文之人是曹操,而盟主卻是袁紹,為何曹操要將盟主之位讓出,其中的原由我來給大家一一道來。

一、聯盟的組成成員因素

《三國演義》原文:

時袁紹得操矯詔,乃聚麾下文武,引兵三萬,離渤海來與曹操會盟。

操作檄文以達諸郡。

檄文曰:「操等謹以大義布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群凶。

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

檄文到日,可速奉行!」操發檄文去後,各鎮諸侯皆起兵相應: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

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再加上曹操的本部兵馬,共計十八路諸侯

曹操雖為檄文的發起人,但前來會盟的皆是一方霸主,要想讓他們聽從號令,以曹操當時的地位是十分困難的,而袁紹則不同,袁紹家庭背景比曹操強大,四世三公,儒學名門,政治地位、學術地位相當高,攀附的門生故吏眾多。

袁紹本人根正苗紅,形象好,好交際,在士大夫圈子裡也有莫大名聲,所以才得到各方看重,若他來當盟主必然少有反對。

二、經濟方便考慮

曹操的家庭背景雖然不及袁紹龐大,但未必不能爭取這個盟主,曹操之所以放棄盟主之位,讓袁紹來當,這正是他的聰明之處。

盟主不僅僅是要指揮大局作戰,更要負責盟軍的糧草,人們都說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就是明確的告訴我們,戰爭打的就是錢,每一次戰爭都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轉移。

曹操深知袁超好大喜功,自然很樂意把盟主之位交給袁紹,保存自己的經濟實力。

三、不做出頭鳥

十八路諸侯看似一條心,其實各懷鬼胎,都憋著能在戰爭中撈好處,但董卓擁有當時最強的西涼鐵騎,又坐擁雄關。

這必然會是場硬仗。

勝利的機會其實很渺茫,當曹操發出檄文之時,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賺足了名聲,自然沒必要把盟主這個燙手的山芋捧在手中。

綜上所訴,曹操導演的這場會盟,其實是通過促成聯盟,傳播自己的名聲,放棄盟主之位,又恰到好處的保存了自己的實力,還能窺探當今勢力的強弱,只可惜其他十七路諸侯皆為棋子,還樂此不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八路諸侯討伐,為何還斗不倒一個董卓?

《三國演義》中,曹操號召天下群起討伐董卓。檄文一出,各路諸侯紛紛響應,袁術、袁紹、孫堅等17路人馬,加上曹操,一共十八路諸侯,兵力「多少不等,有三萬者,至有一二萬者」,這樣算來,討伐董卓的人馬合...

酸棗會盟的盟主並不是袁紹而是另一個人

《三國演義》第五回「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寫道曹操到陳留郡招募義兵,向各州郡發出矯詔,號召大家起兵反對董卓。渤海太守袁紹收到檄文,前來與曹操會合。總共有十七鎮響應。

三國:十八路人馬為何連一個草包都打不贏?

陳班長導讀:東漢末年,董卓篡權,民不聊生,天下紛紛為之討伐。在曹操的號召下,十八路諸侯齊聚洛陽,共同討伐董卓,聲勢之浩大前所未有。但不曾想到的是,這支看似十分強大的隊伍,竟然連個董卓都打不贏,沒...

圖說三國:一張圖搞懂討伐董卓的十八路諸侯!

東漢末年,外戚何進為了剿滅宦官,招西涼董卓入京,想依靠董卓的實力剷除皇宮。這是一招引狼入手的臭棋,作為一個執掌朝政多年的大將軍,他竟連請神容易送神難的道理都不懂,最終造成了董卓禍亂京師。關外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