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身邊的智多星,多次給出精確建議,關羽自大不聽最終身首異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關羽身邊的智多星,多次給出精確建議,關羽自大不聽最終身首異處

說到關羽,大家對他的印象應該就是非常衷心,特別講義氣的人。

但很多時候,關羽的情商真的很低,處理不好人際關係,而且整個人也有點驕傲,常常不聽別人意見。

如果關羽聽從這個人的意見,也不會丟荊州、走麥城,最後身首異處。

他就是王甫。

王甫,字國山,廣漢郡郪縣人。

王甫本身就是益州士族,而且又很有才華,巴蜀本地人對他的評價很高,深受劉璋喜歡,命他擔任益州書佐。

後來劉備占領益州後,聽聞王甫的才華,把他任命為綿竹令。

王甫到任後,做了一段時間後,劉備覺得他很有能力,決定重用王甫,將王甫調到荊州,命他擔任議曹從事,輔佐關羽鎮守荊州、

王甫在關羽手下擔任隨軍司馬,是關羽手下少有的足智多謀的人才,他多次像關羽提出建議,可關羽從來沒有聽取過,但是王甫並沒有放棄,依舊從諫如流,奈何關羽心高氣傲,從不採納。

王甫第一次向關羽提建議是在關羽出兵攻打襄陽時,王甫覺得呂蒙對荊州的威脅很大,叫關羽加強防範,可關羽不聽,覺得有烽火台就可以了。

後來王甫建議一定要讓一個可以信靠信任的人看守烽火台,覺得趙累是最好的人選,但關羽看不起趙累,並說自己已經命潘浚擔任。

王甫懷疑潘濬的人品不行,不可以重用,可關羽又不聽,說潘濬的為人自己非常清楚,不想再聽王甫的絮叨,打發他去修築烽火台了,自己帶著關平去攻打襄樊了。

結果呂蒙暗中渡江俘虜了守備烽火台的士兵,烽火台沒有及時向關羽和荊州發出敵襲的信號。

之後,呂蒙率大軍奔襲到荊州城下,詐開城門,俘虜了潘濬,被關羽委以重任的潘濬將荊襄九郡的地圖和諸葛亮在荊襄等地的軍事安排,都一口氣說給孫權。

孫權在地圖和潘濬的引導下,順利攻占了荊襄等地的軍事據點。

就連被關羽器重的糜芳、傅士仁,也在孫權的打擊之下反水。

關羽聽說孫權渡江攻打荊州,剛開始還不信,但是探馬來報說:荊州陷落,家眷都落入孫權手裡,糜芳、傅士仁也投降孫權。

關羽聽後悔恨交加,不敢置信,剛刮骨療毒完的他,因情緒激動,傷口迸裂,暈過去了。

醒來後看到王甫在旁邊,悔不聽王甫的建議。

但已經過去,後悔也沒用了,一面派出馬良前往西川求援,一面帶兵準備奪回荊州。

對於失敗的關羽,呂蒙深知關羽手下的士兵都是荊襄本地人,便採取攻心策略,讓家屬給關羽軍中的親人們寫信,策反了很多關羽的士兵,荊州本地的士兵紛紛投降孫權,以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平安。

關羽雖然厲害,與阻止不了手下的逃亡,看著手下士兵一個個離去,最後只剩下三百多人。

關羽聚攬剩下的兵馬跟關平廖化回合後,三人兵馬加起來也不過五六百人,關羽只能帶著這五六百殘兵據守麥城。

可城中缺衣少食,且沒有城防工事。

廖化前往上庸求援也遲遲沒有消息,手下的士兵又紛紛越城投降。

關羽很是焦躁,準備自己帶兵兩百突圍,剩下王甫和周倉帶著一百多士兵牽制孫吳。

自己帶著剩下的士兵從北門突圍,前往西川。

突圍前,王甫曾勸諫關羽不要走小路,可關羽依然不聽,最終被馬忠生擒,關羽父子寧死也不投降,孫權沒辦法,於是下令斬首,東吳士兵挑著關羽父子的腦袋前去麥城招降。

周倉看到關羽已死,拔劍自刎,王甫也從城牆上跳下來追隨關羽而去。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劉備讓關羽駐守荊州為何不派一名謀士來相助?

劉備是關羽的老大哥,小說中都這樣叫的,說劉備帶兵,要麼自己一支人馬,要麼關羽一支人馬。不過,關羽的荊州是劉備很看重的地區,當年諸葛亮在隆中對中就說: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

否卦:關羽之死

之前學習易經,並不是很了解天地否卦,聽說過否極泰來,但對於否卦的表現形式並沒有深刻的了解。感覺天在上地在下不好嗎?各自當位。卻不知道上下卦是運動的,天地不交,各行其是,是為否。之後經歷了一些事情...

徐叔衡:關公敗走麥城與公司高管敬畏之心

事業成功,企業做大,各方順暢,令人歡欣愉悅,心情舒暢,但也容易使人居功自傲,心浮氣躁,忘乎所以。如對此缺乏敬畏之心,經常、及時、深刻反省自己,戒除驕躁之氣,就可能導致事業失敗,公司夭折,前功盡棄...

關羽之丟失荊州,決不僅僅因為「大意」

先說一件小事:劉備和諸葛亮遠征西川,孫權看出了這個擴張集團的危險。為減輕來自關羽方面的壓力,全力對付曹操赤壁大敗後可能的軍事報復,採取了主動和好關羽的態度,派諸葛瑾再至荊州,提出讓孫權的兒子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