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大智慧:做人要講格局,做事要有謀略!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益州之戰是東漢末年劉備與益州牧劉璋爭奪益州的戰爭。

自赤壁之戰後,劉備領有荊州,為實現《隆中對》跨有荊、益的計劃,已有意圖進攻益州。

此時劉璋受制於據守漢中的張魯,又有強大的曹操意圖攻取漢中,對蜀地構成威脅,張松於是勸劉璋歡迎劉備入蜀,以增強實力自保。

劉璋於是請劉備入蜀。

劉備入蜀後初期與劉璋關係良好,劉璋更給兵士予劉備和讓他督白水軍,讓他進攻張魯。

劉備到了葭萌後就不再前進。

建安十七年(212年)十二月,劉備與劉璋決裂,並發動戰爭。

劉備一直向成都逼近,諸葛亮、張飛和趙雲亦入蜀助戰,但劉備軍隊在雒城時受阻一年,直至建安十九年(214年)五月,劉備圍困成都,劉璋才向劉備投降。

益州之戰,劉備這次真的豁出去了,他在賭。

劉備的軍團有多少人呢?史料記載不足萬人,這純粹是扮豬吃老虎的遊戲,相比之下劉璋實在是兵多將廣,而且還有鄭度獻計:

「劉備缺兵少糧,只需要堅壁清野,劉軍自退」。

這個計策實在是擊中了劉備的死穴,他是打得起,耗不起,只要劉璋奉行「論持久戰」,劉備必敗無疑,也就不會有後來的蜀國。

劉備不緊張是不可能的,於是他問法正解決之策,法正喝了口酒說:「我也覺得這招挺厲害」劉備聽完忍不住的咽了下口水。

法正接著說:「可劉璋壓根不會搭理他。

果然,劉璋覺得趕走百姓堅壁清野,不太厚道,呵呵,還是因為善良。

歷史告訴我們劉備軍團其實只有幾千人,要擊敗數倍於己的劉璋軍團,談何容易?但歷史還告訴我們剩下就是法正的show time。

我們知道劉備本身並不具備調兵譴將的本事,平時喊打喊殺行,高呼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可以,真幹起來就真不是那麼一回事兒了。

這是一場實力懸殊很大的戰爭。

劉璋的策略是全線出擊直接狙滅劉備,於是派遣手下高手火速出兵。

可他沒料到,他曾經手下的一個小校尉,我們的法少爺卻一路開掛,在沒有糧草、沒有外援,實力懸殊的情況下團滅了劉璋軍隊。

哦,對了,這裡也有龐統的幫助,只是他死在了黎明前的黑暗。

法正硬是帶著不滿一萬人帶著劉皇叔入川,給蜀國的建立奠定基礎。

這個功勞相比諸葛亮,誰高誰下,一目了然。

很顯然劉備也是這麼想的,於是重用法正,封他為蜀郡太守,揚武將軍,而諸葛亮是軍師將軍。

就這樣法正幫助新老闆打敗了舊老闆。

不過他似乎意識到了自己人品的問題還特意給劉璋寫了一封信,大概意思說:劉璋老闆人很OK,就是身邊的人不行,所以你的公司快倒閉了,最好投降吧。

其實我很委屈啊,謝謝您的培養,我會想你的。

哦,對了,我還是被冤枉的啊,我法正的人品槓槓的。

俗話說缺什麼想什麼,法少爺最大的問題就是人品問題,他得勢後,遊俠氣息就暴露無遺,比如善待朋友,排擠敵人。

這時候有人在諸葛亮面前煽動了。

「你諸葛亮不是說亂世用重典嗎?法正現在亂了規矩,你去治他吧。

說這話的人典型是說話不嫌事兒大的主子。

老滑頭諸葛亮才不會上當呢,他就明擺著說,我怎麼能把皇叔的翅膀給折了呢?我們一起愉快的假裝看不見吧。

瞧,這就是藝術!

曹操別想了,殺夏侯淵的背後黑手正是法少爺,法正。

建安22年,劉皇叔占據益州之後與魏國名將夏侯惇、張郃相遇,劉備問計。

法正說:「這兩個人謀略不咋地,干他。

」建安24年,劉備南渡沔水遇到夏侯淵,法正說:「干他」,不久夏侯淵被黃忠斬殺。

夏侯淵之死讓曹操驚道:「我算定劉備想不到這步棋,一定有人背後幫他。

可惜天妒英才,建安25年法正病逝,年僅45歲。

為此劉備痛苦多日,哦,有悖於小說的是歷史上的劉備易怒,曹操擅哭。

劉備把僅存不多的眼淚獻給了法正,也算是對這個謀士最後的送別吧。

而最後提起法正名字的時候,是劉備兵敗白帝城,諸葛亮嘆息道:「法孝直如果在世,就不至於如此了。

」諸葛亮的言外之意是,相比我,劉備還是更相信法正啊。

又或者法正如果活著,壓根就沒諸葛亮什麼事兒。

法正的風格和賈詡非常相似,他們都非常現實,善於洞察人心,審時度勢。

同時作為天才卻又憤世嫉俗。

但是天才從來都是高傲的,因為他擁有恐怖的判斷力、謀略和口才
,讓劉備為他欲罷不能。

為什麼他的故事甚少人知道呢?阿信覺得原因有兩個:一、政治因素,蜀國到底有沒有史官,一直是個千古謎題。

在《三國志》中《魏書》約占全書的二分之一,《吳書》占三分之一,《蜀書》只占六分之一,這可能與史料的多少有關。

在陳壽撰《三國志》以前,已經出現了一些有關魏、吳的史作,如王沈的《魏書》、魚豢的《魏略》、韋昭的《吳書》等,可供陳壽參考取材。

而關於蜀漢的史作闕如,而且蜀漢也不像魏、吳二國設有史官,這造成了蜀漢史料的缺乏。

為什麼蜀國沒有史官呢?這讓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來隔壁的三胖國。

我猜主要目的是為了:造神。

只要沒有史官,後人就不能從史料中獲得任何有價值的史料,獲得的只有虛假的故事。

這著實難壞了史官,只好本著史料不夠,故事來湊的原則,將故事改造成為歷史。

這其中法正算是受害者之一。

哦,對了,他跟諸葛亮微妙的關係,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蜀國不可能允許存在兩個智囊,選來選去,嗯,就是諸葛亮了。

但如果讓劉皇叔選,很有可能被選中的是法正。

二、個人因素,法正的人品的確不咋樣,喜怒哀樂太易被人猜透利用,屬於睚眥必報的角色,其實就是氣量小。

說到底他是個軍事謀略天才,卻不是政治天才。

比如就有人拿他的道德說事兒,道德這事兒為什麼會被傳承下來呢?用魯迅的話來說「道德這事,必須普遍,人人應做,人人能行,又於自他兩利,才有存在的價值。

」最基本應該符合大眾價值觀,大眾從來喜歡道德高人。

很顯然法正的群眾基礎不行。

讀完法正的故事,給我最大的感觸是要想成就自己一定要考慮到自己的公眾形象,一言一行都不能悖離道德法則,因為國人想來希望用道德說事兒,如果在道德問題上被人指手畫腳,縱然能力再突出也依然會被人低看一等,相比諸葛亮的偉光正形象,法正的形象就相形見絀了。

相比之下還是諸葛亮格局更大,更會做人,也難怪古人會說諸葛亮為肱股,法正為謀主。

正所謂做事先做人。

雖然法正更真實!

我是個讀鬼谷子的,一個用鬼谷子思維閱讀歷史、體察人心的人,一個脫離高級趣味,傳播封建糟粕的人。

當我讀完法正的故事,我就在想如果法正能讀《鬼谷子》的「以陽動者,德相生也。

以陰靜者,形相成也」時,鬼谷子這句話告訴我們,當人們是弱者時一定要努力的磨鍊踐行提升自己。

當取得成績時一定要不驕不躁,保持平常心,以德服人。

畢竟,大眾喜歡。

學習國學鬼谷子謀略智慧,歡迎關注鬼谷子微信公眾號(guiguzi7619299),我們一起縱橫捭闔,鬼谷論道。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蜀漢第一謀主法正

在三國歷史上許多人因為《三國演義》的影響,對各國謀士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但對於謀主這個稱呼卻知之甚少。謀主,通過其字面意思可知謀主就是出謀劃策的主要人物,如果把一個國家的謀士比喻為一個班上的學生...

諸葛亮並非蜀國第一謀士,他連曹操都垂涎不已

小說《三國演義》中把蜀國諸葛亮描寫的神機妙算,無所不知,特別在軍事謀略上已經出神入化了。但其實,熟悉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諸葛亮在軍事上並沒有那麼神奇,至少和小說中所寫有很大差距。諸葛亮其實更擅長...

誰是劉備的首席軍事高參?堪比曹操的郭嘉

說到劉備的軍事高參,人們首先會想到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他幾乎被神化,自然無人與之相提並論。但是,歷史上的諸葛亮並不以錦囊妙計見長。事實上,當他和龐統同為軍師中郎將時,在陣前出主意的更多是後者。

劉備手下第一謀士竟不是諸葛亮?

法正(176-220),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東北)人。漢末三國時期劉備手下第一謀士。初為劉璋部下,劉備入蜀時歸於劉備帳下,屢獻奇策,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