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當時做了什麼?連諸葛亮敬佩不已!協助齊桓公成為春秋第一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一個宣布獨立起來稱霸的是齊桓公,可以說齊國能成為春秋時期的一霸,那絕對離不開一個人-管仲。

公元前7世紀前期,齊桓公任用管仲為相,進行改革。

管仲又名夷吾,這個傢伙從小品德不太好,打仗的時候人家都是

往前沖,只有他往後跑,他總是以上有八十老母下有三歲孩子為由,對自己的逃兵為進行解釋。

就連跟朋友鮑叔牙一起做買賣,他也老算計人家。



管仲開始不是跟著齊桓公的,是公子糾的老師,當時公子糾和齊桓公爭王位的時候,管仲還帶著一個排的人去刺殺齊桓公,但是齊桓公福大命大人沒死,回了齊國就即位了。

隨即公子糾就被魯國處死,要是當時管仲隨著主子駕鶴西去(殉死),也就沒有齊國-齊桓公-或者華夏文明的事了。

這是一個特別務實的人,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沒有什麼思想包袱可以限制他。

管仲非常反感漫無邊際的高談闊論,畫大餅,他在相齊的時候,有一個特別精彩的論斷:「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這段話對於今天的中國很有現實意義。

用我們的話講,吃飽了喝足了才知道禮義廉恥,你得先抓物質文明,然後再抓精神文明。

窮山惡水,潑婦刁民,必然是相輔相成的。

相反,生活越富裕的地方,精神文明程度也越高。

齊國秉承了管仲的務實精神,加上地理位置良好,背靠大海,盡享漁鹽之利,齊國很快GDP就起來了,成為諸侯各國中實力最強的國家

管仲還幫助齊桓公建立起一支多達30000人的常備軍,按照周朝的規定,諸侯國的軍隊規模不能超過7500人,而周天子自己的不對規模也不過35000人。

所以你想呀,其他國家哪裡是齊國的對手,但齊國要想對外擴張,也不能兵出無名。

當時正逢由蠻、夷、狄、戎勾結起來的遊牧部落攻擊,當時對華夏文明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於是齊桓公就打出了一個旗號:尊王攘夷。

史書記載當時是「南夷與北狄交,中國不絕若線」,華夏文明,命懸一線!當時的華夏文明應該說是比較先進的,漢族的定居方式已經確立下來,農耕文明達到了一定水平,同時我們還有自己的文字語言,這些都是蠻、夷、狄、戎所不具備的,如果這個時候華夏文明遭到滅絕,那麼對於整個人類文明來說都是不可估量的損失。

所以這個時候誰能夠站出來保衛華夏文明,誰就是保衛了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保衛了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保衛了當時中原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管仲高舉「尊王攘夷」的大旗,使得齊國一下子占據了道義制高點。

齊桓公出動大軍先是打退了山戎對邢,衛兩國的侵擾,救邢存衛,在諸侯中威望大增。

其後,面對楚國南蠻的北向擴張,齊國再度出兵會合中原國家的軍隊共同伐楚,解除了少數民族政權對中原地區的威脅。

公元前651年,齊桓公葵丘會盟,周天子都派人來參加這個會盟,承認他的地位他成為春秋時期諸侯各國公認的第一個霸主,齊國也正式成為第一個稱霸的國家。

後來咱們的老祖宗孔子都說:管子相齊,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民至於今受其賜,意思就是我們老百姓到今天都受到管仲的恩賜,如果沒有管仲的話,我們就要被少數民族、遊牧民族同化了,都會披散頭髮,左開衣襟,成為野蠻人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尊王攘夷是誰提出來的 尊王攘夷的故事簡介

尊王攘夷的故事首次出現在中國東周的春秋時期,而「尊王攘夷」這一詞最早見於《春秋公羊傳》中。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維護君王的統治,排斥外族的侵略。而春秋時期執行這個尊王攘夷的主人公就是齊國的第一位霸主,...

諸侯爭霸之九合諸侯的中原領袖齊桓公(三)

在上一篇文章中,管仲因在齊桓公歸國的途中企圖將其殺害,結果齊桓公不但沒死,還先行一步回到齊國當上了國君,齊桓公命令魯國國君將管仲押送到齊國,要親手宰了他。管仲的囚車被到達齊國後,齊桓公是恨不得將...

王侯將相篇(一):春秋霸業的齊桓、管仲

蓋春秋諸霸,非一國而制天下之霸。為國力強而襄天子之道,尊王行霸得以號令天下。 自周武王伐紂代商以來,沿襲分封之制,裂土封侯一方面是為獎勵功勳、賞賜宗室的制度,另一方面則是利用諸侯來共同治理天下,...

解析春秋時期的混亂世界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即位,並把都城從鎬京遷至洛邑(今河南洛陽)。至此,西周結束,東周建立。自這年起到公元前476年,史稱春秋時期。

齊桓公提出的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的故事簡介

尊王攘夷的故事首次出現在中國東周的春秋時期,而「尊王攘夷」這一詞最早見於《春秋公羊傳》中。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維護君王的統治,排斥外族的侵略。而春秋時期執行這個尊王攘夷的主人公就是齊國的第一位霸主,...

亂世春秋:春秋首霸齊桓公

齊桓公,名姜小白,齊國第十五位國君,在位42年,春秋五霸之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在位期間任用管仲為相,開採漁鹽,發展經濟,扭轉了襄公時的齊國之亂,使齊成為頭號強國。政治上主張尊王攘夷,維護周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