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王攘夷是誰提出來的 尊王攘夷的故事簡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尊王攘夷的故事首次出現在中國東周的春秋時期,而「尊王攘夷」這一詞最早見於《春秋公羊傳》中。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維護君王的統治,排斥外族的侵略。

而春秋時期執行這個尊王攘夷的主人公就是齊國的第一位霸主,齊恆公。

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過廢除太子的動向,但是被齊恆公得知了。

於是齊恆公率領諸侯君主在首止同周惠王會盟,齊恆公以天下諸侯的意向,確立了周朝太子的正統地位。

第二年,考慮到當初會盟首止時,鄭國不出會,齊恆公率領聯軍前去討伐鄭國。

後來周襄王即位,齊恆公同諸侯一同於周襄王的使者會盟,承認周襄王的王位。

公元前651年,在葵丘齊恆公和魯國、宋國、曹國等諸侯國會盟,見證了宰孔代表周王封齊恆公為諸侯長,由此春秋出現了一霸。

齊恆公身為春秋諸侯長,有著維護華夏文明的責任。

當山戎發兵攻打燕國的時候,燕國抵擋不住,燕國國君向齊恆公求救。

於是齊恆公排兵攻打山戎,一直打到了孤竹,將山戎逐出燕國國境。

當山戎攻占了刑國,毀掉了刑國都城後,齊恆公率軍救刑國。

齊國軍隊又一次成功擊退山戎,還幫助刑國在夷儀建立了新的都城。

另外齊恆公還率聯軍伐楚,逼迫楚國向中原的周王室進貢,楚國也加入了齊國的聯盟中,尊齊國為諸侯長。

齊恆公的尊王攘夷一方面成功阻止了外敵對華夏文明的侵襲,另一方面也為齊國的霸業顯得更加合理合法,後世就很多諸侯王效仿齊恆公。

尊王攘夷的故事簡介

尊王攘夷就是諸侯國維護中原周天子的統治地位,抵禦外來的異族侵略勢力。

之所以有尊王攘夷這一現象的出現,是有其一定的歷史背景的。

周朝自周平王東遷之後,中國第一次進入了混亂的時代,春秋時期。

這一時期的周天子的權威已經大為減弱,各諸侯國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斷發生兼并國土的戰爭,所以以往被是為高高在上的周天子現在已經沒多少人去理會了。

也是在這個時候,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山戎和來自北方的當時被稱為蠻夷楚國,開始對中原華夏文明的入侵。

處於外圍的諸侯國無力阻擋,紛紛在敵人的鐵蹄下城破。

夷狄的入侵讓中原各國人心惶惶,齊恆公聽從了管仲的建議,適時打出了「尊王攘夷」的旗幟。

公元前663年,齊國接受了燕國的求救,派兵攻打入侵燕國的山戎,直將山戎趕出孤竹,燕國國君對救命恩人齊恆公是感恩戴德地送到了燕齊交接處。

公元前661年,山戎又攻打刑國,還毀了都城。

齊恆公又一次出兵,擊退了山戎,還幫刑國重建了都城。

後來的衛國也同樣遭遇了山戎的額掃蕩,國君還被殺害,結局也是齊國出兵相救。

所以經過幾次尊王攘夷,齊恆公在各諸侯中的地位直線上升,最後被周王封為諸侯之長。

當然齊恆公之所以能任性地出兵討伐山戎,是和他齊國強大的經濟、軍事能力分不開的。

而這些又和齊國的勵精圖治,各鄉改革分不開,所以要做一個強國,強大的國力是保障。

著名的尊王攘夷思想是誰提出的

公元前661年,北方的山戎襲擊了處在中原邊緣的刑國,刑國不敵,就連都城也被山戎給毀了。

這時管仲立馬向齊恆公提出了他的看法,他認為豺狼一般的山戎是令人厭惡的,他們行事毫無理性可言。

而中原的各諸侯過畢竟都屬於華夏文明的圈子中,大家都是一家人,應該親昵相處,不能棄之不顧。

於是管仲建議齊恆公打出「尊王攘夷」旗幟,出兵擊退山戎,齊恆公也採納了建議。

後來中原在齊恆公的尊王攘夷的運動下,成功擊退了山戎的入侵,也阻止了南方楚國的北進,並將其納入中原諸侯的會盟中。

齊恆公可謂是為華夏文明的存續,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這其中就離不開管仲的省時度勢。

管仲生於公元前719年,約在公元前645年去世,姓姬,管氏,字仲。

管仲是春秋時發家的代表人,被人稱之為管子。

管仲原是周穆王的後人,被後人尊奉多個稱號,他是當之無愧的哲學政治、軍事家,是法家的先哲,是華夏文明的保護人,是華夏的第一相。

不過在齊恆公還是公子小白的時候,管仲輔佐還是公子小白的競爭對手公子糾。

後來各為其主,管仲為了阻止公子小白回國繼承君主一位,曾射殺過公子小白。

然而當小白成為齊恆公後,在鮑叔的極力舉賢之下,齊恆公才接納了原本要自己命的管仲。

不計前嫌的二人成功將齊國締造成當時的中原第一大國,也為後來的「尊王攘夷」奠定了基礎。

尊王攘夷運動介紹

尊王攘夷是一種最早出現在中國春秋時期的救國運動,當時的周平王東遷之後,權威開始了減弱。

此時華夏面臨了空前的危機,北方的山戎和南方當時被成為蠻夷的楚國都開始了對中原你的入侵。

但是周天子無力應對,中原周邊的一些稍弱的諸侯國大多被敵人蹂躪,華夏文明的存續迎來了一次挑戰。

因為齊國有了一個聖明的君主齊恆公,而且他的旁邊還有一個善謀的大臣,管仲。

齊國在這兩個人的合力之下,國力是蒸蒸日上,無論是經濟還是軍事實力都是一路上升。

所以當管仲看到中原面臨如此危機,就建議齊恆公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出兵討伐外族,齊恆公也採納了意見。

公元前663年,山戎攻打了燕國,齊恆公接受了求救,發兵擊退了在燕國的山戎。

公元前661年,又一次出兵幫助刑國趕走山戎,並為刑國重建了國度。

後又為衛國報了,殺君之仇。

在這次尊王攘夷中,齊恆公是打出風頭,無論是武力還是禮節上,都讓天下諸侯為之折服,不久被周王封為諸侯之長,天下以齊國為首。

可以看出,齊恆公在尊王攘夷的旗幟下,取得了巨大的政治利益。

「尊王攘夷」後來也成了一種複雜的政治術語,也被朝鮮和日本使用過。

公元十七世紀,明王朝覆滅,滿清入主中原。

本來是明朝附屬國的朝鮮就有這個「尊王攘夷」的聲音。

「王」就是幫過朝鮮擊退了豐成秀吉率領的侵略軍隊,「夷」就是滿清。

海洋隔洋的日本,在幕府末期,隨著美國打通了日本的貿易關口後,尊王攘夷一度在日本盛起,只是古老最終阻止不了新時代的到來。

尊王,推崇周王的地位,維持周王室的宗法制度。

周惠王曾有廢除太子的動向,被齊恆公得知後,他召集了各路諸侯在首止,同周惠王會盟,確保了太子的正統地位。

並且對不出會的鄭國,有了軍事上的打擊,以告誡他藐視王法的行為。

公元前656年,指責楚國延期將貢品繳納給天子,導致大典無法順利舉行,楚國也承認了錯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秋首霸齊桓公之二:九合諸侯 一匡天下

齊國本來就具備得天獨厚的客觀條件,桓公任用管仲為相之後,齊國的潛力迅速被激發出來。公元前771年,申國國君申侯因為自己的女兒、王后申後及太子被廢,勾結犬戎攻破鎬京,導致西周王朝滅亡。周平王決定向...

各諸侯國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

齊桓公第八年,齊國又與魯、宋、陳、衛、鄭、許、滑、滕等國在"幽地會盟"。會上大家再推齊桓公為盟主,承認了齊桓公的霸主地位。第十四年,陳厲公子陳完,號敬仲,逃亡來到齊國。齊桓公想任命他為卿,他謙讓...

齊桓公提出的尊王攘夷 尊王攘夷的故事簡介

尊王攘夷的故事首次出現在中國東周的春秋時期,而「尊王攘夷」這一詞最早見於《春秋公羊傳》中。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維護君王的統治,排斥外族的侵略。而春秋時期執行這個尊王攘夷的主人公就是齊國的第一位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