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讓他說錯了,他就永遠沒當上丞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我們都知道張昭是東吳老臣,最早跟著孫策混的,可以說為東吳立下了巨大的功勞。
可是他卻一直都沒有當上東吳集團的丞相,其中各種原因讓後人不斷猜測。
公元200年,孫策終於拿下了江東,為東吳立國奠定了基業,卻不幸遭遇殺手,眼看就不行了。
臨終前,他把弟弟孫權託付給長史張昭輔佐。
張昭不負重託,果然扶持東吳集團實現平穩過渡。
起初,孫權設丞相一職,大家以為非張昭莫屬,紛紛予以舉薦,結果被孫權否決了,理由是,眼下正是多事之秋,統領百官責任繁重,並不是什麼優厚待遇。
結果丞相孫邵去世後,這幫大臣又推舉張昭,孫權說,我難道是捨不得這個職位給老張嗎?當丞相事務繁雜,他這人性情剛烈,如果誰不聽他的話,就會引起怨憤和責難,如果他做丞相會搞得內部不和睦。
最後升顧雍為丞相。
按理說,張昭資深德厚又身負重託,丞相一職當之無愧,也是眾望所歸,孫權卻先後兩次否決不授,說出來的理由更像搪塞。
那麼,孫權內心究竟是怎麼盤算的呢?
這要從孫權繼位時說起。
當時,孫權才十八歲,血氣方剛,好勇不羈,尤喜騎射獵虎,宴飲取樂。
只要張昭在場,就會上前嚴詞勸阻。
照此看來,孫權不拜張昭為相,似乎是不願受其管束。
但再看後來發生的事,就不是這麼簡單了。
後來,孫權因公孫淵有稱藩之意,擬派兩位使臣到遼東拜其為燕王。
張昭進諫說,公孫淵害怕曹魏討伐,才向我示好。
他若翻臉向曹魏表白自己,派去的使臣回不來,不就取笑於天下了嗎?孫權與他反覆爭執,並堅持派使臣去了遼東。
結果,公孫淵果然殺了吳國使臣。
孫權情知自己是錯,親到張門認錯,迎其入宮,深自苛責。
孫權對張昭既然如此敬重,為何又不拜他為相呢?
我們知道,當時的天下大勢,曹操已成氣候,劉表立意自守,劉備立足未穩,孫權也只是憑天塹坐領江東,三足鼎立的局面尚未形成。
公元208年,曹操寫信恐嚇孫權說,我曹氏集團有80萬水軍,奉天子之命南征,你們識相的趕緊投降。
形勢十分危急,那時候以張昭為首的主和派天天跟孫權說,老闆我們可能幹不過曹氏集團,不如投降吧。
但是孫權不甘心,決定聽魯肅等少數主戰派的,拼一把,果斷派遣周瑜、程普等,同劉備率領的蜀軍聯合作戰,沒想到人品爆發通過赤壁一役大敗曹軍。
這些孫權就牛起來了,經常想像如果當時投降了會如何,說不定這時候墳頭草都一丈高了。
然後就是,張昭性格倔強認死理,牛脾氣上來,不撞南牆不回頭,他若總攬朝政,決策走向勢必偏激。
不聽從他的辦法,勢必跟你較勁;照他說的辦吧,又會錯失良機。
綜上所述,孫權所以不拜張昭為相,不僅僅是因為當初赤壁的時候想投降,還因為張昭缺乏統攝全局的宏遠眼光和協調百官的寬厚胸襟。
有時候當一個好的下屬戰隊真的很重要,要是當初投降了,這些當屬下的任然可以逍遙自在,拜將封侯,可是孫權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揣摩不了領導的心思,那肯定做不了領導的貼心人。
張昭在東吳的地位和周瑜不相上下,他為何後來不被孫權重用
我們知道三國時期的吳國實際奠基者是孫權的哥哥孫策,孫策為人驍勇而且善於籠絡人心所以在他南下的時候很快就占據了江東。然而不幸的是孫策就在自己創立江東基業後不久便被仇敵行刺,當是孫策剛占據江東而且...
揭秘:東吳歷史上張昭為何一直當不上東吳丞相?
張昭加入孫吳集團的初衷應該是,以江東為漢室藩屏、保土護民,而非助孫權稱霸。所以投降曹操,孫氏消亡,但有助於國家統一,對天下有大功。在一定程度上,張昭的士人心態和曹操首席謀臣荀彧一樣,都打算曲線...
周瑜對東吳的幾大貢獻,真的比諸葛亮強很多嗎
蜀國有五虎上將,魏國有五子良將,其實作為鼎足三分的東吳,也有自己的軍事統帥,而且在大規模的兵團作戰中,絲毫不比蜀漢和曹魏弱,其實論個人軍事素質,東吳四英將應該是最厲害的,按現在的標準都是帥才,而...
大鵬說《通鑑》之52:孫權要從江東跨海攻擊遼東,瘋了麼(上)
一直以來,孫權都是三國時期別人家的孩子。各路英雄在教訓自己不爭氣的兒子時,都會說上一句,「看看人家孫權」,比如曹操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對於這個評價,曹丕表示不服。因為曹操說這句話的時候,孫權...
三國時期,讓吳國舉國上下皆佩服的人,功勞堪比蜀國諸葛亮!
三國時劉備有諸葛亮,五虎上將。曹操有百萬精兵強將,然後最後還能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吳國除了有周瑜這樣的大都督,還有黃蓋,甘寧,程普這些武將外,其實還有一人張昭,他作為吳國的兩朝元老,孫策臨終前敢...
張昭為什麼不能當丞相,原因值得深思!
公元200年,孫策終於平定了江東,為東吳立國奠定了基業。正當他躊躇滿志地鞏固和拓展勝利成果時,卻不幸遭遇刺客重創。臨終前,他把弟弟孫權託付給長史張昭輔佐。張昭不負重託,「率群僚立而輔之。上表漢室...
談史丨孫權為何不拜張昭為相?
點擊上方「東大街5號」 能訂閱哦!江東小霸王孫策臨終時對其弟孫權言之「倘內事不決,可問張昭;外事不決,可問周瑜。」孫策如此看重張昭,張昭也不負所托,扶持孫氏政權實現平穩過渡。但是德高望重的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