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鵬說《通鑑》之52:孫權要從江東跨海攻擊遼東,瘋了麼(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直以來,孫權都是三國時期別人家的孩子。

各路英雄在教訓自己不爭氣的兒子時,都會說上一句,「看看人家孫權」,比如曹操那句「生子當如孫仲謀」。


對於這個評價,曹丕表示不服。

因為曹操說這句話的時候,孫權才31歲,剛過而立之年。

如果曹操能多活幾年,看到孫權後半輩子尤其是五六十歲時候的所作所為,應該有收回這句話的可能。

東吳大帝嘉禾二年,公元233年春二月,遼東(即今天東北一帶)地區割據政權的領導人公孫淵不遠萬里,派遣使臣到建業(今天江蘇南京)覲見孫權,納貢稱臣。

遼東一帶本來是曹魏的地盤,至少名義上是曹魏罩著的。

到了公孫淵當政,非要分家單過。

鬧分裂是需要實力的,遼東那點資本顯然不是「三分天下有其二」的曹魏對手。

實力不足,就去尋找靠山。

合縱連橫這點外交智慧,在中國歷史上從來都不缺乏。

三國之中,蜀漢偏安西南,指望不上。

即使能夠依靠,要從陸上穿過曹魏腹地,和遼東取得聯繫遙相呼應,幾乎沒有可行性。

天下就三國,只有東吳了。

雖然陸上一樣無法打通道路,但好在遼東和東吳都靠海,陸路不通,那就走海路。

公孫淵的使者就這樣浮海到了建業。

禮物奉上,兩腿一跪:我英明神武、遠播海外的大皇帝陛下,逆賊曹魏欺我遼東國小民弱,屢屢強逼。

還請陛下為遼東君臣百姓做主,遼東上下願世世代代做大吳帝國恭順的臣民。

此時的孫權,已經51歲,年過半百。

年齡的增長並沒有讓他越活越明白,反而是越老越糊塗。

不但沒有看穿公孫淵這套挾洋自重、禍水東引的把戲,而且大喜過望,盛情招待使臣。

為紀念這次與曹魏爭奪外部勢力鬥爭中的勝利,孫權下令大赦天下。

當然,孫吳的天下,也就江東六郡而已。

這還不夠,孫權還有大招。

為表彰公孫淵棄暗投明,彰顯大吳帝國的大國氣派,三月,孫權派將軍許晏、張彌等人,率領一萬多水軍,滿載金銀珠寶,從海路出發,冊封公孫淵為「燕王」。

此詔一出,幾乎滿朝文武都表示反對,尤其以那個「內事不明問張昭」的張子布言辭尤為激烈,他警告孫權:公孫淵是個反覆無常的小人,如果他朝秦暮楚,用我們使臣的人頭去向曹魏納下投名狀,那我大吳就會成為天下人的笑柄。

孫權文的說不過張昭,就來武的,拔出佩劍,直指張昭:大吳的子民入宮拜我,出門就拜你,這大吳天下是姓孫還是姓張?我平素對你不薄吧,可你屢次三番在大庭廣眾之下頂撞我,我真怕有一天會壓不住心裡的滿腔怒火!

面對白髮蒼蒼的張子布,孫權殺心已起。

張昭死死的盯住孫權:你長大了(廢話,孫權都51了,還沒長大嗎),不會再聽我這個老不死的話,但我仍要說,死都要說。

不為別的,就因為當年你媽老太后咽氣之前,囑咐我要好好照看你,輔佐你。

現在想起太后的話,好像就在耳邊一樣。

得,孫權也是個孝子。

張昭把娘親都搬出來了,孫權想起媽媽的話,不禁淚流滿面。

把天子劍一扔,抱住張昭,君臣倆抱頭痛哭。

哭歸哭,不著調的事干歸干。

孫權終歸沒有接受張昭的意見。

張昭見反對無效,耍起老小孩的脾氣。

整天閒在家裡,也不去上朝,罷工撂挑子不干。

孫權下旨讓人用泥土封死張昭家的大門,既然老小子不來上班,就別出家門了。

張昭更絕,在門內又壘了一堵土牆,從裡面把大門封死。

你孫權小崽子封住我大門外面,我就封住裡面。

你不見老子,老子也不想見你。

和自己的柱國重臣鬥氣到這種程度,孫權仍然執意要結交公孫淵這個千里之外的好兄弟。

張昭痛哭也好,砌牆也罷,都無法動搖孫權嚮往遼東大地千里冰封的熱望,杏花春雨的江南已經裝不下大帝的壯志雄心。

就這樣,煙花三月下揚州的時節,許晏、張彌帶著一萬多江東子弟,揚帆北上。

他們中,有的人再也無法回來。

有的人即使回來,卻也去鬼門關兜了一遭。

親愛的朋友,如您喜歡本文,請關注大鵬微信公眾號「大鵬說書(帳號dapengshuoshu)。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句話讓他說錯了,他就永遠沒當上丞相

我們都知道張昭是東吳老臣,最早跟著孫策混的,可以說為東吳立下了巨大的功勞。可是他卻一直都沒有當上東吳集團的丞相,其中各種原因讓後人不斷猜測。公元200年,孫策終於拿下了江東,為東吳立國奠定了基業...

愛頂牛的孫權,碰上比驢還倔的大臣

三國時期,曹操、劉備和孫權三人中,孫權最年輕。當上東吳首腦那年,還不到二十歲。由於年紀輕輕就當了主公,孫權偶有急躁不沉穩的時候,甚至會耍耍小脾氣、愛頂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