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哥王陽明:龍場悟道與格竹子的是與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明朝一哥」的說法,非常有意思,顯然是以詼諧說正經的路數。
「明朝一哥」是說,王陽明可以算得上明朝的第一牛人,因為他是有明一代最為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哲學家。
其實,按照通常的說法,王陽明不僅是「明朝一哥」,而且也是中國歷史上罕見的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偉人,甚至是聖人。
三不朽的說法,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命題,源自於春秋時的魯國大夫叔孫豹。
原話是:「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而至於世代做官為宦,家世顯赫,香火不絕,還不能算得上不朽。
由此看來,「死而不朽」的標準是極高極高的,可不是一般人而能做得來。
那麼,三不朽到底是啥意思呢?是不是從別人手裡連搶帶騙搞來個天下,然後截長補短為所欲為想一出是一出,再發表一些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高論,進而在敗絮之外包裹上唬人用的亮閃閃金玉,堂而皇之寫入法條教科書來給大人孩子系統洗腦,就立馬成了立德立功立言的宇宙真理不世偉人了呢?這顯然是瞎扯淡了。
唐代人孔穎達對三不朽的界定是:「立德謂創製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於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
立德的例子,比如周公。
他建立了一整套包括政治文明、社會治理、禮樂文化、倫理道德在內的,既具有系統性又具有根本性特徵的典章制度。
因此,才有漢代的賈誼評價周公說: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立言的例子,比如孔子。
他刪詩書,定禮樂,贊周易,修春秋,為中華民族奠定了優良的道德文化傳統。
立功的例子,比如姜子牙。
他輔佐文王武王,興周滅商,開創了大周八百年之基業。
那麼,王陽明的三不朽是指什麼呢?我想,所謂立德,應該是指他不但自己修成了聖賢,而且獨創了一套心學體系,可以供後人用來做為指導與參照。
所謂立功呢,王陽明一生,立下不少功勞:正德十三年(1518年),恩威並施,平定為患江西數十年的民變禍亂。
正德十四年(1519年),在鄱陽湖中仿效赤壁之戰,平定洪都的寧王朱宸濠之亂。
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瑤叛亂和斷藤峽盜賊。
所謂立言呢,就是他留下了一部《傳習錄》,書中記載了他的語錄和論學書信,成為王陽明心學體系的記錄與傳播載體。
縱觀王陽明的一生,可謂跌宕起伏,充滿傳奇色彩。
他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要,對後世及世界的影響都不能忽視,張居正、曾國藩、蔣介石對心學思想都非常推崇。
陽明心學對日本的影響也是頗大,有人還將明治維新的輝煌成果歸之與陽明心學。
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先生甚至預言,21世紀將是王陽明的世紀。
自從最高領導人公開讚揚王陽明以來,比如對「知行合一」的倡導、「我很景仰龍場悟道的王陽明先生」、「王陽明的心學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也是增強中國人文化自信的切入點之一」等等,之後人們對於王陽明的關注、學習和研討可謂趨之若鶩。
那麼,陽明心學到底講什麼呢?很多人都在談這個熱門話題。
我想從現代人所熟悉的案例的角度,來談一談這個問題。
就是說,不是就理論談理論,而是通過兩個案例來進行探討。
案例法可以帶入情景,以便大家身臨其境,感同身受地體悟高深的道理,並對自己真正有所啟迪。
哪兩個案例?一個是王陽明年輕時格竹子的故事,一個是王陽明晚年時龍場悟道的故事。
事實上,這兩個故事可以看作是王陽明人生修學的兩個時段:一個是盲人騎瞎馬誤打誤撞的階段,一個是找到了人生真諦並且清楚了如何找到人生真諦的方法。
先來看年輕時格竹子的案例。
在《傳習錄》中,王陽明回憶說:大家都說格物要遵循朱熹的學說,但誰又去身體力行了呢?而我年輕時候,倒是曾經實實在在地做過。
早年與錢姓朋友一起討論做聖賢要格天下之物,如今怎麼能夠獲得這等大的力量呢?就指著亭子前面的竹子,讓他去看。
錢先生起早貪晚去窮格竹子的道理,竭其心思至於三日,不但沒有格出來道理,還導致了勞神成疾。
我當初說他這是精力不足,於是自己接著去格竹子。
從早到晚都不得其理,到七日,也因為用腦過度而病倒。
於是我們都互相感嘆,聖賢是做不得的,因為我們已經沒有更大力量去格物了。
再來看晚年龍場悟道的案例。
在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王陽明因反對宦官劉瑾,被廷杖四十,謫貶至貴州龍場當驛丞。
龍場萬山叢薄,苗、僚雜居。
在龍場這既安靜又困難的環境裡,王陽明結合曆年來的遭遇,日夜反省。
一天半夜裡,他忽然有了頓悟,認為心是感應萬事萬物的根本,由此提出心即理的命題。
他認識到,「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
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
顯而易見,年輕時格竹子以失敗而告終,晚年時龍場悟道則以頓悟而成功。
兩者之間的根本區別,就在於對「格物致知」的理解。
「格物致知」的說法見之於《禮記•大學》,原話是這麼說的:「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
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
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按照先後順序,可以總結為人們常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禮記•大學》中,關於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都有解釋,卻唯獨沒有關於格物致知的解釋。
東漢鄭玄最早為「格物致知」做出註解,而自從宋儒將《大學》由《禮記》獨立出來成為「四書」的一部後,「格物致知」的意義也就逐漸成為後世儒者爭論不休的熱點議題,以至於今。
社會上關於「格物致知」的流行詮釋是根據南宋朱熹學說的部分觀點,認為「格物致知」就是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
有人甚至說,「格物致知」的真正意涵,已是儒學思想史上的千古之謎。
從最早為《大學》作注的東漢鄭玄,一直到現代的儒學學者,已經爭論了一千餘年,至今仍無定論。
明末劉宗周就說:「格物之說,古今聚訟有七十二家!」而由劉宗周至今,又歷三百餘年,更增加了許多不同見解。
隨著明末清初科學技術的傳入,中國人研究自然現象的熱情也高漲起來。
這時人們談論格物致知,很多情況下都意味著研究自然以獲取知識。
清末翻譯的西方科技書籍,有些徑以「格致」名之。
格致一詞成了聲光化電等自然科學部門的統稱。
1900年以前,我國譯述西方物理學著作沒有採用「物理學」的譯法,而是多譯為「格物學」或「格致學」。
近代西方科學傳入中國後,我們的學者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西方學說的影響,比如說國學大師錢穆就說過,你想要格竹子,那就第一天拿一把尺子量一量它的長度,過些天再拿尺子量一量,看看它長長了多少,這就是「格物」。
其實,錢穆的說法與王陽明年輕時格竹子的想法,可謂一個路數,都是從外面來格竹子。
那麼,按照「格物致知」的真正方法來看,又該怎麼格竹子呢?其實就是從裡面,也就是從自己的心裡來格竹子。
那麼,到底怎麼格呢?
我們從「格」字的意思來看。
格的本義,是指樹木的長枝條,又引申為格子。
不論是長枝條還是格子,都有分開、隔開的意思。
就是:你是你,我說我,井水不犯河水。
「物」指什麼呢?就是指人、事、物。
那麼,所謂「格物」,當然就是指我們人來格物了。
那麼,把什麼分開或者隔開呢?其實就是把我們自己與外界的人、事、物分開了。
而影響我們自己與外界的人、事、物分開的因素又是什麼呢?就是感情,就是由於感情而產生出來的各種各樣的執著心。
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說,不帶有任何感情和執著心地去看待人、事、物,才能取得客觀公正的認知。
而這種認知才符合我們的先天本性,才符合宇宙的特性。
而在此基礎上,才能誠意、正心、修身,以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
王陽明在其《傳習錄》中,回憶了早年格竹子的故事後說:「及在夷中三年,頗見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無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
」換一句話說,早年格竹子是向外去尋道,結果什麼也沒有找到;而龍場悟道則是向內去修心,結果一時頓悟。
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把那顆放縱的心找回來,因為感情和執著,我們的心跑丟了。
孔子自己則說「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是說他在十五歲時,就找到了修心的學問之道。
孔子總是表揚弟子顏回,其實就是因為顏回修心修得好。
大家想想,是不是這麼一回事?
其實,對格物致知的理解差別,就是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差別。
現代有那麼多人在批判傳統文化,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於他們統統誤解了格物致知的意思。
用理解西方現代實證科學的方法來理解傳統文化的格物致知,其本質就是以外求的方法來轉移內求的方法,從而誤解了道德心性修養博大精深的內涵,這也是今天人心不古道德崩潰的根本原因,實可謂誤盡蒼生!
那麼,又怎麼能知道這個解釋是正確的呢?很多人都知道,中外各種預言所說的末法末劫時期的救世聖人,早就已經來到人間傳法度人。
他在所傳的法中直截了當地指出:「整個人的修煉過程就是不斷的去人的執著心的過程。
」 法講到這個程度,不就是真正的直指人心嗎?
大家知道,明朝有一位得道高僧叫做憨山大師。
他曾經解讀過《大學》,他認為:所謂大學,就是學做大人的學問。
跟大人相對的,都是小人。
「若肯反求自己本有心性,一旦悟了,當下便是大人。
以所學者大,故曰大學」。
過去說「聖人無心」,顯然是指聖人沒有常人那各種各樣的執著心,因為他已經在修煉過程中一個一個修掉了。
不僅心學是修心,理學其實也是修心,儒家不也是講修心嗎?不僅儒家講修心,道家也是講修心,佛家也是講修心,連基督教猶太教不同樣是講修心嗎?不論你叫修身也好,你叫修行也好,你叫修煉也好,你叫學佛也好,你叫修道也好,你叫懺悔也好,其本質不都是講修心嗎?如果有萬法歸一的法門,那麼修心是不是這個法門呢?
老子說:「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各位不妨捫心自問:我自己屬於上士、中士還是下士?
大明一哥王陽明,是如何得道成聖的?蔣介石為何因他改名?
有人說:中國歷史上,文人用兵當以三人為最:諸葛亮、王陽明和毛澤東。有人說:中國歷史上能做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聖人,只有兩個半:孔子、王陽明,加半個曾國藩。有人說:五百年來,能把學問在事業上...
在他之前,曾有人放狠話:三代以下再無聖人!
漢代大儒董仲舒曾說過一句狠話:三代以下無聖人!意思是夏商西周之後就再也沒出過聖人。一棒子把孔子、孟子、老子、孫子全給打死了。直到明洪武三十一年,王陽明橫空出世。
明朝立德立功立言第一人,若無他,明朝恐上演又一次靖難之役
王守仁,別號陽明,世稱陽明先生,是明朝中葉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心學開創者。 王守仁出身官宦家庭,父親王華是狀元,母親早逝,少時的王守仁就與常人或一般讀書人不一樣,十幾歲時曾策馬出關考察...
這個人,與毛主席推崇的曾國藩一樣,堪稱「千古完人」
曾國藩,國之藩籬也。他被稱為清朝中興名臣之首,以讀書人身份建立湘軍並平定太平天國,取得的「文正」諡號為文人官僚最高、最好的封諡,沒有之一。毛主席和蔣先生都對曾國藩讚譽有加,認為他在立德、立功、立...
淺談大明王朝第一猛人、牛人、永垂不朽
儒家將「三不朽」當成畢生奮鬥之目標:立德立功立言。有人說,我國歷史上能夠做到三不朽的只有兩個半,分別是孔子、王陽明和曾國藩(半個)。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稱於世,對傳承與發展儒學的貢獻尤為卓著。其學上...
王陽明被貶貴州住山洞,龍場悟道終大徹大悟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漢族,幼名雲,字伯安,別號陽明。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屬寧波餘姚)人,因曾築室於會稽山陽明洞,自號陽明子,學者稱之為陽明先生,亦稱王陽明。
曾國藩視他為精神導師,生前事事效仿:王陽明為何成為明朝一哥?
王陽明,又名王守仁,出身名門,卻歷盡磨難,少年時被人認為是痴傻,後來卻百戰百勝。他是從心悟道的哲學家,還是學以致用的踐行者。王陽明可謂是「名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的聖人,是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