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坐擁奇才,手握重兵,但為何沒能一統三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作為我國歷史上最具傳奇色彩的時期之一,裡面的為君之道,用人之道,以及玩弄權術的手段已成千古典籍。

可謂是將謀者決勝於帷帳之中,將者決勝於千里之外演繹得淋漓盡致,每一場戰役的謀劃都部署似乎沒有破綻,但對方卻總是能找到縫隙並撕出致命的缺口。

這是為何,因為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初期,我們以為天下必是曹家的,因為曹操不僅精明能幹,而且還善於籠絡人心,身邊謀士更是擁有雄才大略,而反觀劉備,卻是無兵無馬,只有兄弟三人,還有那所謂的帝王之胄的稱號。

隨著時局的變化,劉備竟得臥龍鳳雛,五虎上將,如此陣勢,得天下豈不易乎?但事實卻恰恰相反,劉備到死仍然沒有看到天下一統。

我們不經會想,是什麼原因導致劉備失去了他本該得的天下。

將相不和

自劉備得孔明,猶如魚得水,從此便一起吃飯,一起睡覺,從而忽視了關羽、張飛。

赤壁之戰過後,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主動請纓,但諸葛亮深知關羽重情重義,從而並不打算讓關羽駐守華容道。

然而,不想讓將相不和的形勢繼續變嚴重的諸葛亮最終還是讓關羽駐守華容道,結果關羽義釋曹操,這等於是放虎歸山,成為劉備日後的一大障礙。

其次,劉備到東吳去迎親而被東吳扣留,劉備走前曾經囑咐關羽、張飛要一切命令都聽從諸葛亮的,然而心急如焚的關羽和張飛多次侮辱諸葛亮,諸葛亮可謂是傷心至極,如果沒有劉備及時回來挽回,諸葛亮將離開蜀國,如此一來,劉備何談大統。

劉備並未深得民心

劉備雖然對外號稱仁義之師,但他卻經常做不義之事,如借荊州,取漢中等,龐統為了讓他師出有名,於是就設計讓自己死於落鳳坡。

再者,諸葛亮與劉備在隆中對天下大局之時,諸葛亮曾提出「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的對策,而曹操就截然不同於劉備,他深知外族野心狂大,難以馴服。

所以,曹操在位期間就將烏桓、鮮卑、羌族、匈奴等外族消滅殆盡,減少了外族人對漢人的侵擾。

老之將至,建功之心日益增強

二弟關羽不僅大意失荊州,而且失去了生命。

對此劉備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失去理智同時又想找藉口攻打東吳的劉備更加按奈不住自己的野心,於是就出兵征討東吳,一開始東吳雖然節節敗退,但怎奈陸遜來個火燒連營,至此,劉備大軍傷亡殆盡。

此次戰役中,劉備不僅失去了吞併東吳的機會,而且自己也在白帝城含恨而去。

此時的蜀國,五虎上將僅剩年過百半的趙雲了,而諸葛亮也因常年隨兵征戰,心力交瘁而百病纏身。

試問,此時的蜀國還有多少資本與魏吳相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夷陵之戰為什麼沒有,趙雲,馬超?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比較著名的戰役,可以說和赤壁大戰和官渡大戰一樣,是三國不得不說的典型大規模戰役,在劉備稱帝三個月後,關羽被東吳所殺,劉備為了替關羽報仇,征戰東吳。

走下神壇的關羽之二:荊州戰略

蒼穹孤鷹之三國系列第2期三國時期,華夏大地多事之秋。荊州可謂是三戰之地。曹操赤壁新敗,從荊州敗走。其是一個恨字能表達的。而作為赤壁之戰的獲勝方的東吳,雖然有獲勝的名聲,但沒有獲勝的實際利益。面對...

關羽華容道義釋曹操,其中另有原委

《三國演義》中曹操兵敗赤壁後,關羽在華容道明明可以擒住曹操,可是偏偏放走了曹操,這是諸葛亮的用人失誤的結果嗎?」 我相信不少網友都有這個疑問,就讓我們一探究竟其中有著怎樣別人不知曉的秘密和原委。

三國風云:諸葛亮刻意安排在華容道放走曹操?

在一個弱者、次強者、強者的三方對決中,如果次強者者水平較高,則弱者最好是挑起次強者和強者之間的爭鬥,而自己就袖手旁觀坐收漁翁之利;如果次強者水平也較低,那麼弱者為了爭取更大的生存機會,就應當先幫...

如果關羽不丟失荊州,劉備能統一三國嗎?

歷史不能重演,而且,戰爭的勝負和時局的發展變化受諸多因素影響,即便不丟荊州,劉備未必能夠一統三國.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荊州不丟的話,劉備和蜀漢在與曹魏和東吳的抗衡中會不落下風,至少戰略...

諸葛亮為什麼讓關羽守華容道?原來都是套路!

話說三國之中,最經典的戰役莫過於赤壁之戰了,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之一,諸葛亮和周瑜的一把大火,燒的曹操丟盔棄甲,敗走華容道,讓曹魏政權不得不修養生息多年才緩過來,正是因此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