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陋室,怎能名聲千里?孔明會怎麼告訴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歷史上有很多牛人,生活在窮山僻野之處,但名聲遠播。
古時,信息的傳播速度是非常慢的,一個小地方聽到的傳聞,可能已經發生在幾年之前的事,特別是好事。
在俗語中有一句話是比較適合人性的: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人對壞事的興趣比對好事的鮮活得多,所以這裡要佩服牛人。
牛人要有正面形象,必須要做所謂的好事。
如果上述那句話是對的,牛人怕是經營幾年也沒有出頭之日。
可見,「始終如一」對牛人們是如此重要。
不管真實也好,裝也好,如一的形象對傳播特別的重要。
我們來學學孔明吧,看如何掌握傳播之道。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提到,自己耕於南陽。
這個南陽並非是今天河南的南陽市。
去爭諸葛亮的「躬耕地」,就變得沒什麼歷史常識。
諸葛亮是個千古名人,從旅遊經濟的角度來看,這是可以增加旅遊景點的地方,大家知道的。
之所以說諸葛亮有大局觀,就此就看出來了。
如果有人問你:你是哪裡人。
如果你出生在廣州,你就會說你是廣州人。
而什麼人會說自己是廣東人呢,這個人的格局提得很高才會說,這不是虛榮心作怪,而是一種身份認定。
諸葛亮說的「耕到南陽」,這個南陽是指南陽郡,相當於一個省的管轄範圍。
有趣的事情就來了,諸葛亮怎麼不說「耕於襄陽」呢,隆中就在襄陽地界中。
襄陽在當時是地市,文化名人多,說自己耕於在襄陽對名聲遠揚是不有利的。
上面說了,當時信息傳播速度慢,襄陽這個地方不一定有人知道,即使有人知道,那裡的文人名士可不少,龐士元,孟公威,崔州平,徐元直等都在襄陽活動,與他們相爭何益呢。
但南陽就不同了。
不管是官方文件還是口碑相傳,南陽發生的事,總是比你小小的襄陽要多得多,被提及的機會也會增加。
當一個地方被重複多次之後,南陽知名度比襄陽要高。
諸葛亮怎麼不把「隆中對」改為「襄陽對」,隆中在襄陽地界中,知名度不如襄陽,但隆中畢竟諸葛亮生活過的地方。
隆中比襄陽更真實。
先有南陽來定局,後有隆中定格,神乎其神的故事就出來了,比如三顧茅廬,一切在掌控之中。
換成今天的話來說,從大著想,從小著手,就把中間的悶住了,龐士元,孟公威,崔州平,徐元直這些人啊,只能有話不能辯了。
孔明不投曹操,不投劉表,而選擇劉備,問題就出在劉表的學堂
諸葛孔明在十三、四歲的時候,與姐弟四人隨叔父諸葛玄到豫章避難。劉表上奏朝廷封諸葛玄為袁術帳下豫章太守,此時曹操聯合袁紹攻打袁術,所以修改詔書替換了諸葛玄,另派人為豫章太守。
諸葛亮讀書「獨觀其大略」,對我們學習有什麼啟示?
諸葛亮一生,不僅一直在學習,而且學習方法也為後人稱道。在隆中時,與石廣元、徐元直、孟公威等人一起讀書,「三人務於精熟,而亮獨觀其大略」。具體的學習訣竅是啥?千百年來,人們對此爭論不休。
為什麼諸葛亮要隱居在三不管的地方?
是否孔明等的是劉表,而非劉備?南陽郡鄧縣隆中處在南陽郡最南末端,天高皇帝遠,南陽郡管不了。隆中在襄陽城西二十里,屬於南陽郡管轄,襄陽南郡也管不了。隆中西邊是益州地帶,很顯然益州也管不了隆中。諸...
《諸葛亮的帝師絕唱》之二:隆中的人生布局
亮家於南陽之鄧縣,在襄陽城西二十里,號曰隆中。[1]隆中位於今天湖北省襄陽市,距襄陽城西約20里,在綿延起伏的山嶺間,忽有一山「隆然中起」,北枕漢水,林泉幽邃,蔚然深秀。[2]
揭秘諸葛亮的五謎團:三顧茅廬是真是假?
蜀漢後主曾經說過:「政在葛氏,祭在寡人。」意思是說,自己只主持祭祀天、地、祖宗等禮儀活動,軍、政、財、文大事統統由姓葛的大臣一手操辦。這裡的葛姓大臣究竟指誰?熟悉三國歷史的讀者都知道,當然是指諸...
徐庶投奔曹操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讓諸葛亮很不爽
徐庶投奔曹操前做了一件什麼事讓諸葛亮很不爽歷史上,司馬徽推薦孔明、龐統之後,先安排徐庶徐元直去投奔劉備,為孔明探路。劉備欣然重用徐庶。後者立即推薦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
被三國忽略的一人,比諸葛亮還聰明,卻沒有出山,最終平凡過一生
文|歷史追不停被三國忽略的一人,比諸葛亮還聰明,卻沒有出山,最終平凡過一生縱觀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所有的普通老百姓都喜歡考取功名,最後進入朝廷為官。因為這樣一家人的貧困境地就可以破除,自己以及家...
128回 風水故事之諸葛用恆需於郊
東漢末年,社會動盪,諸葛亮隱於草廬之中,澹然守道,可解此爻爻義。讀過《三國演助》的人都知道,三國有兩位最為時人所推重的才士。一位是「鳳」雛,名叫龐統。一位是臥「龍」,名叫諸葛亮。這兩位才士都被劉...
諸葛亮未經實戰,一出山就這麼厲害,難道是因為出身?
諸葛亮在27歲之前,也就是公元207年之前,他一直躬耕於南陽,直到劉備三顧茅廬,有了著名的隆中對,才一步步輔佐劉備三分天下,那話說諸葛亮所謂的隆中對不過是紙上談兵,和歷史上的趙括又有何不同呢,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