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發過1條毒誓,但他說話不算話,結果誓言應驗,坑苦了子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盡人皆知,古代皇帝君臨天下,為了彰顯身份,樹立權威,取信於民,都講究"金口玉言",一言九鼎。

因此皇權才會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性,和無可匹敵的威懾力。

因此歷代有為之君,大都能謹言慎行,一諾千金。

但偶爾也會有例外。

比如宋朝有個皇帝,曾對天發誓做出許諾,但因時移世易,所發毒誓又全部違背,結果悲劇了。

發下毒誓的皇帝,就是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原本是後周皇帝柴榮駕前的心腹重臣,深得皇帝信任倚重。

但周世宗享年不永,三十多歲就病故,留下七歲幼子柴宗訓繼承帝位。

趙匡胤野心勃勃,竟然不顧周世宗的厚恩,發動陳橋兵變,謀朝篡位,奪了後周江山,建立大宋。

趙匡胤奪權後,心中殘存一絲良心未泯,一直覺得心中有愧。

《避暑漫抄》記載,他在太廟中立下一塊石碑,上面鐫刻了他交待給後世子孫的祖訓誓言。

有一條是善待柴家後人,犯罪也不得追究刑責,即使是謀逆大罪,也只能賜死,在獄中自盡,不得在街頭斬殺。

最後特意註明違反誓言後果: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是名副其實的毒誓。

後來他還鄭重其事授予柴家人丹書鐵券,相當於免死金牌。

乍一看,宋太祖為人很厚道,因為歷代皇帝,對待前朝皇帝,大都採取斬草除根的手段,以徹底清除反抗勢力,免得他們日後復辟,威脅到自己的皇位。

可惜的是,宋太祖發下的毒誓,純屬空喊口號,別說後世子孫,宋太祖自己就最先違背。

他口口聲聲要善待周世宗柴榮的後人,可他的做法卻是冷酷無情的。

周世宗柴榮之子柴宗訓,丟掉帝位時才七歲。

趙匡胤當上皇帝後,就把柴宗訓封為鄭王,流放到房州。

這個房州,位於今天湖北神農架一帶,當時地方偏僻,交通不便,山嶺縱橫。

從唐朝開始,宗室親王獲罪後,大都被流放此地。

年幼的柴宗訓也被安置到此地,過著半軟禁生活。

十三年後,一件怪事發生,年僅二十歲的柴宗訓,莫名其妙暴病而亡。

後世對柴宗訓的死因,一直持懷疑態度,畢竟前朝皇帝的特殊身份,年僅二十歲就暴死,趙匡胤既有動機也有條件成為幕後元兇。

如果說柴宗訓的死是自然死亡,屬於偶然事件,但如果聯繫起柴宗訓幾個弟弟的下場,真相不言自明。

柴宗訓有三個哥哥,早年死於戰亂。

宋朝建立時,柴宗訓還有三個弟弟,分別是曹王柴熙讓,紀王柴熙謹,蘄王柴熙誨,四人都落到趙匡胤手裡。

紀王柴熙謹後來被宋朝大將潘美收養,但在乾德二年死去,因生年不詳,無法獲知準確年齡。

但既然是柴宗訓弟弟,乾德二年柴宗訓當時十一歲,柴熙謹應當更小,等於沒長大成人就死去。

另兩個弟弟柴熙讓、柴熙誨,下場更為離奇,宋朝建立後,兩人就失去了蹤跡,誰也不知他們的去向和生死,宋朝史書中再也沒有他們的任何記載。

等於說,前朝皇帝的四個皇子,一個二十歲就死去,一個十歲左右死去,兩個下落不明,人間蒸發。

這也叫善待?恐怕沒人願意受到這種善待。

趙匡胤立下毒誓善待柴氏子孫,但最終說了不算,柴氏子孫下場如此淒涼。

古代有一種因果報應的說法,今天看來屬於封建迷信,不可聽信。

但巧合的是,趙匡胤發下毒誓善待柴氏子孫,最終違背誓言,他的子孫也未能得到善終。

趙匡胤四個兒子,趙德秀、趙德昭、趙德林、趙德芳。

趙德秀和趙德林很早就死去。

趙德昭在叔叔趙光義登基後,被視為潛在威脅,經常因為小事受到趙光義的斥責威脅,終日惶惶不安,最後在太平興國四年,自盡而亡,死時二十八歲。

趙德芳也在哥哥死後兩年,於太平興國六年病死,死時二十三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趙匡胤陳橋兵變稱帝中的平穩寬柔政策

中國宋朝是在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最後一個政權後周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宋太祖趙匡胤也原本是北周的大將,在陳橋驛兵變中稱帝,取代後周幼帝柴宗訓,進而經過宋太祖以及宋太宗兩代的努力下結束了中原地區的分裂割...

宋太祖趙匡胤統一方略到底是什麼?

周娥皇與趙匡胤之間有感情嗎周娥皇是南唐司徒周宗的大女兒,後來她入宮為妃得到李煜的寵愛。再後來李煜繼位以後立娥皇為國後,兩人生活幸福快樂。可是,相傳在周娥皇待嫁李煜之前,曾經和流落在外毫無功名的趙...

趙匡胤得國不正 善待柴榮後人也是謊言

後周世宗柴榮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使後周政治清明、百姓富庶,南征北戰,西敗後蜀,奪取秦、鳳、成、階四州;南摧南唐,盡得江北、淮南14州;北破契丹,連克二州三關。在位僅僅六年,卻打下了一統天下的基礎...

燭影斧聲:趙匡胤的皇位為何傳弟不傳子

自古以來帝國政治的實質其實就是權斗,而權斗的核心則是國家最高統治權的歸屬。中國封建時期,統治權歸於皇帝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皇帝是人,也有生老病死,一旦死亡,選擇繼任者就會非常棘手,雖然也有嫡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