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衡之術 劉備制衡諸葛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制衡之術是古代帝王們最常用的政治手段之一,既鞏固了皇權,也對政治體系的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公元223年,劉備病危之時,召丞相諸葛亮、尚書令李嚴託孤,命令二人輔佐劉禪,其間劉備與諸葛亮曾經有一段對話:」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

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這就是著名的白帝城託孤。

劉備託孤時說:「如果劉禪可以輔佐,就輔佐;如果劉禪不成器,你就取而代之吧!」。

劉備既然這樣說了,諸葛亮也只有哭著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來明確表示他惟有盡忠而死,也不會取而代之。

所以劉備這番話,與其說是信任,不如說是先發制人的策略,也是暗暗敲打諸葛亮的意思。

劉備在託孤的時候,並非找了諸葛亮一個人,還有一個李嚴。

託孤給諸葛亮和李嚴兩人,不僅僅因為李嚴當時在身邊,而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自劉備入主成都之後,李嚴充分表現了他出色的軍事和政治能力。

劉備臨終的前一年就已經把李嚴提拔為尚書令,由諸葛亮做丞相,李嚴則主掌內外軍事。

這樣正好讓二人互相制衡,以免一家獨大。

而當時蜀漢政權的構成,劉備要防備坐大的一方,絕不是不在權力中心的李嚴。

在短短的一年多時間裡,通過將李嚴從太守地方長官的位置上提升到尚書令。

劉備將這樣一個快速提升起來,以前從未進過權力中心的政治新秀李嚴,列為兩名託孤大臣之一,而且讓他「統內外軍事」,再加上對諸葛亮說「君可自取」的話,顯然說明劉備要防備、制衡諸葛亮。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白帝託孤的真相

白帝城託孤是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後,又氣又急的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生命垂危,於是劉備將諸葛亮招到白帝城,將兒子也就是後主 劉禪 託付給諸葛亮的歷史。

白帝城託孤劉備是在試探諸葛亮嗎?

《三國志·諸葛亮傳》這樣記載白帝城託孤: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

劉備臨終給諸葛亮戴上緊箍咒

劉備夷陵之敗後退守白帝城,氣急之下一病不起。一年後劉備感覺自己就快不行了,便召集諸葛亮等人趕來囑託後事。《三國演義》如此描寫,「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邦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則輔之;如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