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里被忽視的大人物——張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整部三國演義,受羅貫中尊劉抑曹的筆法影響,曹魏陣營里的人才都在一定意義上被弱化。

但從客觀來講,曹魏陣營無論文武,哪怕在演義里,一點也不輸給劉備的蜀漢。

今天小編就說一個最被大家忽視的大人物——張遼。

熟悉三國的人都知道,張遼是曹魏陣營中的五子良將之首,不管軍事才能還是武力值都是關羽級別的人物。

甚至張遼得軍事成就甚至要強於關羽。

在三國中期,張遼,關羽都是守衛一方的最高將領,張遼作為曹魏東南的屏障,鎮守合肥。

關羽鎮守荊州,關羽更有優勢在於某種程度上不受中央節制。

兩人同樣做分公司的總經理的位置,結果呢,關羽在事業頂峰的時候被偷襲,丟失了荊州,直接讓蜀國喪失了爭奪天下的機會。

張遼守衛南方十幾年,成為了孫權心頭永遠的痛,幾次進兵也未能成功,甚至江南地區的小孩聽到張遼的名字夜裡都不敢啼哭,可見張遼帶給吳地的恐懼。

張遼原屬於呂布,呂布死後歸降曹操。

中間參與了曹操幾乎每一次重大的戰役。

逐步成為曹操最為倚重的將領。

張遼自赤壁之戰後就一直鎮守南方合肥一帶,兩次抵抗孫權的戰役,讓張遼的事業達到巔峰。

合肥市區有個著名公園——逍遙津公園,裡面供奉的就是張遼。

孫權一生有過兩次險些喪命的危機,很不幸都是同一個人造成的——張遼。

第一次是赤壁之戰以後,孫權乘勝追擊,分兩路北上進攻曹操,自己領一路進攻合肥。

原以為曹兵新敗,缺兵少將,合肥可以一舉拿下,孫權萬萬沒想到的,鎮守合肥的是他終生的剋星——張遼。

兩軍大戰以後的結果是——孫權的護衛隊長宋謙被殺,手下一流猛將太史慈被殺,孫權自己也險些喪命。

經此一戰,孫權直接退兵。

第二次是七年之後,也是孫權親自帶兵十萬進攻合肥,這次是趁曹操在漢中打仗無暇東顧,張遼手下士卒只有幾千人,守城的還有與自己意見不合的李典。

張遼在如此危機的情況下,招募八百敢死隊,主動進攻孫權。

最後的戰鬥的結果是,八百破十萬(歷史上也就兩次這種情況,還有一次是岳飛攻破金兀朮),在逍遙津險些生擒孫權。

羅貫中老師寫到這的時候也忍不住了,給的評語是——江東人傳言,此役以後,只要聽得「張遼」之名,小兒不敢夜啼。

此後張遼鎮守合肥,一直到去世,東吳軍沒邁過合肥一步。

可以說的上是曹魏最成功的職業經理人,對比鎮守漢中的夏侯淵,更能凸顯其偉大。

後世為姜太公設太公廟,選出了古代最出名的六十四名武將稱為——武成王廟六十四將。

關羽,張飛,張遼赫然在列,包括陳壽在寫《三國志》時,也專門為張遼立傳,可見其在後世人眼中的地位。

三國演義里,有名的人物幾乎都會有詩詞去表贊一番,然而作為曹魏第一武將的張遼,最後草草的退出了舞台。

不得不說,羅老師的筆法,太不公平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著名將領張遼是怎麼死的

張遼是怎麼死的三國時期是我歷史一個諸侯並立,群雄爭霸的時期,他們彼此之間攻伐不斷,普通百姓自然是飽受戰亂之苦苦不堪言,最後出現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當然這個時期也是軍事將領輩出的年代,比如曹魏...

助曹操逐鹿中原的五子良將,誰才是第一

「五子良將」是指曹操手下的五位將軍,曹操在行軍作戰時,進攻時常常用這五個人為先鋒,撤軍時常用這個五個人斷後。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將這五個人列為一傳,在進行總評時說:「太祖建茲武功,而時之良將,...

在寫到關羽之死時,羅貫中一定是痛哭流涕的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一直有一個疑問在心頭,那就是:弱小的孫吳,是怎麼與曹魏、蜀漢三足鼎立的?確實,縱觀《三國演義》全書,你會覺得不管是曹魏還是蜀漢,都是猛將如雲、良謀如雨,可是孫吳,卻是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