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著名將領張遼是怎麼死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張遼是怎麼死的

三國時期是我歷史一個諸侯並立,群雄爭霸的時期,他們彼此之間攻伐不斷,普通百姓自然是飽受戰亂之苦苦不堪言,最後出現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

當然這個時期也是軍事將領輩出的年代,比如曹魏的許褚、徐晃、張遼、樂進、張郃、于禁等等,但不得不提的是,雖然他們都武藝高強,戰功卓著,但張遼卻是他們之中少有的有勇有謀的武將。

也有人說武將的下場都是馬革裹屍還,那麼名將張遼怎麼死的呢?

張遼像

這得從張遼被曹操留在合肥駐守說起,這一年曹操親自率領大軍攻打漢中的張魯,守衛合肥一代的兵力非常少,於是吳主孫權便率領10萬大軍攻打合肥。

張遼自己只有不到一萬人馬,面對十倍於己的敵軍,毅然主動出擊,結果打的敵軍傷亡慘重,最後有趁孫權撤退的時候,帶人追殺,結果打敗吳軍,差點俘虜孫權。

此後張遼威震東吳,東吳一直不敢進攻。

最後張遼一直駐守此地,當然人都會有一死,張遼最後生病了,還帶病打退了吳軍大將軍呂范。

第二年張遼病重,在江都去世了。

所以張遼和張郃,典韋等武將結局不是一樣的,不是馬革裹屍戰死的,而是死於重病。

張遼先後追隨過董卓呂布等人,最後歸順了曹操,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

當然有趣的一點是,在張遼病死的那一年,曾經成就了他威名的吳主孫權也在這一年病死了,真所謂是不是冤家不聚頭。

張遼死後,魏帝曹丕嘆息不已,追封他為剛侯,這也算是對他一生戰功的肯定吧。

張遼和關羽是什麼關係

張遼和關羽都是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名將,不同的是,張遼是曹操麾下的名將,關羽是劉備的猛將,張遼和關羽的關係是怎樣的呢?

《三國演義》張遼劇照

兩人在戰場是敵人,下了戰場卻都是英雄好友。

關於張遼和關羽的關係有幾種說法。

奇異,張遼和關羽是同鄉,古人是很講同鄉之情的。

在古代人生三大喜事中「他鄉遇故知」就占了其中一條,關羽和張遼都是山西人,張遼是雁門馬邑人,關羽是河東解良人。

其二,英雄之間難免惺惺相惜,在各自為主公的征戰中產生了互為惋惜的情感。

張遼曾經因為呂布恩將仇報,篡奪徐州而故意放過了關羽、劉備等人,關羽對他心存感激,對他的人品大為讚賞。

曹操斬殺呂布,想要把張遼一起殺了,關羽跪求曹操重用張遼,張遼倖免一死。

兩人在白馬坡共同解了白馬之圍,曹操想要張遼勸降曹操,但張遼深知關羽為人,不會在曹營久留,張遼思索再三向曹操直言「曹公是君父,關羽是兄弟」,並將關羽的話一字不落的告訴了曹操,兩人都是他重要之人,曹操聽後更加器重於他。

張遼和關羽都是猛虎之將,張遼跟隨曹操南征北伐,在曹操統一北方的時候,作為先鋒斬殺了烏桓單于踏頓,俘虜了20餘萬人,鎮守合肥之時,以八百人迎戰孫權十萬大軍,事孫權圍困合肥十日而不破,從此威名大振。

赤壁之戰後,關羽圍困襄樊,曹操派于禁前去支援,但被關羽生擒,龐德在於關羽交戰的時候被斬殺,關羽乘勝對樊城發起猛攻,威震華夏,後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呂蒙又受孫權之意偷襲荊州,關羽腹背受敵,兵敗麥城。

張遼成名一戰介紹

亂世造英雄,三國時期,英雄比比皆是,張遼的成名一戰又是什麼呢?張遼是我國三國時期曹魏的著名將領,就是因為張遼的成名一戰,讓他深受曹操信任,隨後隨曹操四處南征北戰,立下赫赫戰功。

張遼劇照

張遼雖然善戰,但一直庸庸碌碌,與關羽同解白馬之圍可以算是張遼的第一次成名之戰。

白馬之圍是曹操與袁紹之間的戰爭,張遼臨危受命,在戰爭中,由被動轉為主動,憑藉靈活的指揮能力、致命的突襲,曹操一方首戰大捷,不僅殺敵無數,還搶奪了大量的戰備物資,鼓舞了軍隊的士氣。

張遼一站成名後,才開始被曹操重用。

最讓張遼大放異彩的是赤壁之戰以後。

曹操赤壁之戰敗退,孫權派十萬大軍趁機攻打曹操,此時,曹操軍隊士氣低落,傷員多,可以調動的兵力少,軍隊危在旦夕,張遼挺身而出,率領八百人的隊伍,突襲了孫權的先鋒,殺了孫權一個措手不及,很快擊退了孫權的先頭部隊。

天公作美,孫權軍隊感染了瘟疫只得退後。

張遼英勇果敢,斷了張遼軍隊必過的橋,乘勝追擊,差點活捉了孫權。

張遼成名一戰後,擊退孫權的戰役讓他名震天下,張遼也被曹操封為了征東將軍。

張遼成名一戰,天下聞名,據傳,在江東地區,只要誰家的小孩子哭鬧不聽話的,父母只要提張遼的名字,小孩子就會被嚇唬到不敢再啼哭了。

張遼之墓在哪

我們都知道張遼是三國時期曹操手下最為著名的武將之一,他起初追隨的是丁原,後跟了董卓,董卓死了以後,他就在呂布帳下效力,他是曹操戰勝呂布之後才歸降曹操的。

他一生為曹魏立下了汗馬功勞,戰功卓著,赤壁大戰之後,一直鎮守合肥,防禦東吳的進攻。

那麼歷史上的張遼是怎麼死的呢?張遼墓在哪裡呢?

張遼墓

根據歷史記載,曹操在赤壁大敗之後,怕東吳進攻合肥等地,就派信得過的將領張遼,樂進以及李典駐守此地。

張遼屢次打敗孫權的進攻,一次還差點捉到孫權。

最後張遼生病了,帶病依然打退了吳軍將領呂范。

最後張遼在江都病死了,享年54歲。

那麼他死後葬在哪呢?是一個叫逍遙津的地方,所以他的墓地也在這裡。

逍遙津在今天合肥老城東北,根據歷史記載,張遼曾經在這裡打敗孫權率領的十萬大軍,此後張遼名震東吳,一直阻擋著吳軍北上的道路,為曹魏的穩固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遼墓的位置正是在逍遙津公園內湖中島上,但他的墓只是一個衣冠冢,現今已經成為了著名的旅遊景點,主要包括古代留下來的現存墓冢,新修建的張遼陳列館,以及逍遙閣和渡津橋。

如今國家和政府也非常重視對張遼墓地的保護和重建,正在全面改造,修建建碑亭、墓丘、亭廊等等。

同時也更換了更為雄偉形象的張遼塑像。

從今天人們對於張遼墓的重視和保護也能看出,這位三國名將有勇有謀的印象深入歷代人們的心目中,同時也是對他赫赫戰功千年不變的肯定。

張遼的字是什麼

三國時期著名將領張遼字什麼?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那張遼的字為什麼是文遠呢?

張遼畫像

眾所周知,古代對於「文」字的用法頗多,其中有一個就是加在名字中代表對一個人的美稱,其用法與「子」「老」等相似,而「遠」就更好理解了,張遼的「遼」字與文遠的「遠」字,是相近的意思,都有遙遠的意思,取義意志高遠。

張遼是三國時期少有的智勇雙全的出色將領,無論武力值還是謀略,都可謂是十分出色的。

先前張遼跟隨呂布,呂布兵敗後,張遼投靠曹操。

在三國的歷史上,對於這個字文遠的勇武大將似乎筆墨不多,但張遼卻是位實實在在的難得人才。

張遼在曹操麾下效力期間,智勇雙全屢建奇功,連破東吳數次,連孫權都差點被張遼活捉,可見張遼作為將領,的確是十分優秀的,連曹操都在視察完張遼作戰地點後,都忍不住對其讚嘆不已。

張遼一生,為曹魏徵戰無數,在當時三國混亂不堪,張遼跟隨曹操南征北戰立下無數汗馬功勞,甚至直到晚年,張遼生了重病,依然還在為東吳叛走的事出兵江都,那時候雖重病在身,依舊寶刀未老,吳軍甚為忌憚,只可惜原本就抱疾在身的張遼一時之間病情加重,最終死於江都。

曹魏名將張遼字什麼大家已經知道了,他一生戎馬為曹魏統一南北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文遠,是張遼的字,也是張遼一生的寫照。

《三國演義》中徐少華飾張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曉三國將領張遼字什麼 張遼的武器是什麼

眾所周知,古代對於「文」字的用法頗多,其中有一個就是加在名字中代表對一個人的美稱,其用法與「子」「老」等相似,而「遠」就更好理解了,張遼的「遼」字與文遠的「遠」字,是相近的意思,都有遙遠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