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用兵如神的韓信代替諸葛亮,北伐的結局是否會不一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韓信,作為打下漢朝的開國元勛,在劉邦從農民開始逐步打下天下的過程中,一展領兵作戰的能力,擁有卓越的才華。
不過因為為人過於張揚,以及打下江山後的「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
」導致他最後被呂后和蕭何設計殺害。
而諸葛亮,作為一個謀士,全能人才,在三國時期活活因為優秀氣死了周瑜。
在劉備死後,奉命輔政,率軍北伐卻最終失敗。
如果將韓信放置在諸葛亮的地位上,那麼北伐是否會成功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蜀國當時失敗的根本原因。
當然是因為蜀國國力薄弱,兵力又很少,根據記載也就是十萬的兵力讓諸葛亮來回調動著用。
但曹魏的兵力,十萬的軍隊確實分分鐘就能拉出一隻來。
韓信雖然用兵如神,但他也說過自己帶兵多多益善,多的兵力也就更能保證成功,而蜀漢和曹魏這方面的巨大差距卻不是靠指揮就能拉回的。
其次,諸葛亮在劉備死後,還負責輔佐政事,幫助劉禪管理國家,雖然劉禪本人在情商和協調下屬關係上還是有所能力,不過在諸葛亮或者期間,大決定劉禪還是很聽諸葛亮的。
這麼一來,北伐是一個軍事運動,可這戰爭背後所需要的情勢斟酌,軍心穩定,卻是諸葛亮強於韓信的地方。
韓信本人的性格,我們都知道是飛揚跋扈自持有才的。
那麼第三,還有時代的差異,在時代的變遷中,武器越來越精良,兵法越來越豐富,經驗越來越多,科技等方面全都全面的發展著。
這方面很難說,韓信如果生在三國時期,會不會在領兵作戰上更加出彩。
那麼,看起來不管誰來北伐,結果都是一樣的。
不過在一些戰役上,將諸葛換成韓信,也說不準就會扭轉最後的局勢。
在曹魏重心在攻打吳國時,隴右五郡(隴西、南安、天水、廣魏和安定)有三郡投降了諸葛亮,若是韓信帶兵,及時攻下拚死抵抗的廣魏郡和隴西郡,說不定能給蜀國爭取更多發展的時間。
韓信帶兵打仗一定是強於諸葛的,但各方面綜合能力卻是不如。
而北伐,也確實牽涉甚廣不單單靠領兵就能成功,且兩國國力相差實在是有點多,曹魏的人民也不是備受欺壓尋求新的領導。
就算是韓信換了諸葛亮,小戰役的勝利也改變不了最終的結局。
武侯北伐是否真的靠譜?北伐是不是個錯誤?夢三國北伐對錯之爭
魏、蜀、吳三國人口比較表,蜀國有28萬戶,94萬人,;吳國有52.3萬戶,230萬人,,魏國有103萬戶,443.28萬人;三從兩點變化得知蜀國每戶大約有3.4口人,;吳國每戶大約有4.3口人...
三國蜀國的戰鬥力第一!
好像大部分人都說蜀國是最差的,其實是最強大的!開始諸葛亮和關羽鎮荊州,龐統輔助劉備進攻,這都是按照隆中對的計劃而行,如果龐統不意外死,諸葛亮也不用入川,到劉備取得漢中,那就牛逼了,隆中對說的就能...
蜀國全國只剩下90萬人口,諸葛亮為何一再北伐曹魏,空損國力?
在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中,無疑蜀國是最弱的一個。當時天下一共十三個州,魏國占據三分之二,多達9個州而且多是富庶的中原地區,吳國擁有3個州,而蜀國僅僅擁有一個益州。而即便是在關羽尚在,多擁有大半個...
為什麼諸葛亮六出祁山而師勞無功?
諸葛亮在中國民間一直被視為智慧的象徵,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歷來為歷代統治者所推崇,千百年來民間和官方對諸葛亮的讚譽可以說是車載斗量,羅貫中的《三國演義》里更是將諸葛亮加以神化,成為三國智...
他是三國時期的皇帝,就因為一句話,被後人誤解千年
今天我們講講蜀後主劉禪。劉禪,劉備之子,小名阿斗,三國時期蜀漢後主,因為一句「此間樂、不思蜀」,被後人當做平庸昏聵之君,被譽為「扶不起的阿斗」,併流傳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