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謀略過人,為什麼他的兒子很平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東漢末年,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

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占荊州。

在劉備白帝城託孤後,諸葛亮被蜀漢後主劉禪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此後,諸葛亮多次率軍北伐曹魏,雖然蜀漢國力不如魏國,但是諸葛亮依然給曹魏帶來了不小地威脅。

不過,對於諸葛亮來說,雖然自己是千古奇才,但是,他的兒子諸葛瞻卻能力平平,即便是和姜維、鄧艾、鍾會等同時期的將領比起來,諸葛瞻也是很平庸的,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在筆者看來,諸葛瞻的能力之所以相對平庸,主要是自己八歲的時候,父親諸葛亮就病逝了。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建興五年(227年),諸葛瞻出生。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中原,其間,諸葛亮寫信給諸葛謹,稱「諸葛瞻如今已經八歲,十分聰明可愛,只是怕他過早成熟,將來成不了大器」。

這一年,諸葛亮又在臨終前作《誡子書》與諸葛瞻。

由此,在諸葛亮病逝時,諸葛瞻不過八歲左右。

加上諸葛亮常年在外領兵,也即儘管自己才華過人,也很難完全傳授給諸葛瞻。

與此相對應的是,對於諸葛亮的老對手司馬懿,不管是司馬師還是司馬昭,都具有不俗的能力。

就司馬師和司馬昭來說,經常跟隨在司馬懿身邊,能夠獲得司馬懿的指導。

而對於諸葛瞻來說,因為八歲時父親諸葛亮就去世了,顯然缺乏這樣有利地條件。

另一方面,諸葛亮和諸葛瞻人生軌跡的不同,也是其能力上差異較大的重要原因。

根據《三國志》等史料的記載,雖然諸葛亮幼年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

但是,在這之後,諸葛亮的叔父諸葛玄被任命為豫章太守,諸葛亮也就跟隨在叔父諸葛玄身邊。

不久之後,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去世,諸葛亮就在隆中(位於今湖北襄陽)隱居。

由此,對於出生於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的諸葛亮,年少時的經歷可謂非常豐富。

並且,在東漢末年這一歷史階段,諸葛亮不僅自己勤奮好學,而且與當時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也即通過和當時名士之間的交流,以此提升自己的能力。

最終,在諸葛亮三顧茅廬時,諸葛亮就能提出非常具有遠見的《隆中對》。

最後,和諸葛亮早年的經歷比起來,諸葛瞻的人生之路可謂太過一帆風順了。

因為諸葛亮對於蜀漢的巨大貢獻,諸葛瞻十七歲的時候,娶了公主,被任命為騎都尉。

在蜀漢後主劉禪的重用下,諸葛瞻一路高升,當了羽林中郎將,侍中、尚書僕射等官職。

相對於諸葛亮年少時期的顛沛流離,諸葛瞻幾乎沒有經歷什麼挫折,也缺乏必要的磨練和鍛鍊。

公元263年,在鄧艾奇襲陰平後,尚書郎黃崇多次勸諸葛瞻迅速搶占險要地勢,不讓敵人進入平原,結果諸葛瞻猶豫不決,錯失良機。

並且,在綿竹之戰中,諸葛瞻又被鄧艾擊敗,緊接著就是蜀漢的正式滅亡。

總的來說,正是因為父親諸葛亮的過早去世,加上自己人生經歷的太過一帆風順,讓諸葛瞻的能力和之後的表現比較平庸了。

文/情懷歷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姜維其實並不是詐降而是真降

《三國演義》里有「姜維詐降曹魏」的故事,講後主劉禪投降後,姜維為了復興蜀漢,詐降曹魏,接著姜維騙的鐘會信任,最後勸說鍾會造反,可惜事與願違,功敗垂成。然而實際上,姜維並非詐降而是真的投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