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鳳雛皆得的劉備卻最早亡國,原來都是因為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猶記得當年劉備踏遍荊州尋訪謀士之時,名師司馬徽曾對其說過:臥龍鳳雛得一人而安天下。

最後結果卻是兩者兼得的劉備不但沒有完成一統天下的霸業,反而使得蜀國成為三強爭霸中最早滅亡的國家。

這到底是司馬徽言過其實,還是另有隱情呢?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公元208年赤壁大戰結束,曹家軍慘敗,天下三分之勢已成定局。

作為當時最重要戰略據點的荊州被曹、孫、劉三家瓜分,而劉備則獨得荊州七郡之中的五郡,可謂將赤壁之戰的勝利果實緊緊的握於手中。

可正是這令人垂涎欲滴的果實為蜀國走向萬劫不復的深淵埋下了伏筆。

公元219年,負責鎮守荊州的關羽領命北伐曹魏。

在樊城之戰中關羽利用連日暴雨所致的天災引得水淹曹軍,眼看曹軍糧草皆盡即將被攻陷之際,後方卻傳來荊州營地遭遇吳國大將呂蒙夜襲而被占領的壞消息。

原來一向輕視呂蒙的關羽在攻打樊城之時,料想呂蒙小將不敢輕易進犯荊州,故將荊州守軍將領全數調往圍攻樊城,以致荊州只剩空城一座。

而覬覦荊州已久的孫權又豈會放過如此良機,果斷派遣呂蒙出兵占領。

更為不幸的是,彼時曹軍援兵趕至,想奪樊城已無可能。

處於進退兩難境地的關羽最終敗走麥城,被呂蒙所擒殺。

本來已經折損一員大將的蜀國理應痛定思過,縱觀天下之大勢所向而謹慎行事。

但被憤怒所沖昏頭腦的劉備卻因為二弟的離世,縱使明知當務之急伐魏方為上策,卻依然選擇前往討伐東吳,最終反被東吳大敗於夷陵之戰,而劉備自己亦命喪白帝城。

自此,蜀國距離稱霸之路越走越遠直至公元263年被魏國吞併。

當然,這不是將蜀國滅亡的原因歸咎於關羽一人身上,但關羽大意失荊州之事誰又敢說不是將蜀國引向滅亡的導火索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英雄:關羽敗走麥城後是誰斬了關羽的頭?

關羽,本字永生,後改字雲長,是三國演義中「義」的代表,被後人尊稱為「武聖」,在各地也被當做神靈供奉。關於關羽的傳說不勝列舉,多讚頌其英勇神武,義字當頭,然而他終極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的結局,也為...

三國時期蜀國為何滅亡,真正原因是……

《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小說中蜀國劉備得「臥龍鳳雛」、「五虎良將」,旗下謀士眾多,武將雲集,本以為有如此眾多人才輔助,劉備想不成大事都難,歷史的結果卻是蜀國先滅,吳國後繼,魏國一...

這兩個叛徒害死了關羽,亡了蜀國

劉備定了西川,稱帝,封五虎上將,關羽位居第一,消息傳回荊州,關羽大喜過望,覺得時機已到,遂起兵攻打樊城。曹軍準備不足,畏懼關羽英勇,節節敗退,關羽水淹七軍,禽于禁,斬龐德,雖然沒有拿下樊城,但是...

關公之死,死在一個「傲」字上

關羽是三國時期蜀漢最重要的武將之一,在《三國演義》中也是關鍵人物,他活著的時候被封為漢壽亭侯,拜前將軍,死了以後被諡壯繆候,是劉備最器重和信任的人。

關雲長大意失荊州,到底是誰的錯

 民間有句俗語叫「關雲長大意失荊州」。說的是三國時期大將關羽據守荊州力攻樊城時被東吳呂蒙白衣渡江襲了荊州,而自己也被迫敗走麥城,最終遭擒被殺。那麼,荊州之失,僅僅是關羽一人之過嗎?或又是誰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