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司馬懿能輕而易舉拿下曹氏政權?原因與它的國策有關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政局風捲雲涌,各式各樣的英雄也呈井噴式出現,他們的人生跌宕起伏,興亡也在一念之間。

眾所周知,司馬懿是個城府極深、善於藏鋒芒的人,他歷經曹氏祖孫四代,終於在249年利用曹爽集團離開京都去祭拜高平陵的機會,發動了歷史上著名的「高平陵政變」。

從此,花了幾代人心血經營的曹氏政權就這樣落入司馬氏手中。

然而,在司馬懿發動政變時,為什麼他能做的如此輕而易舉,而沒有人反對呢?

首先,曹氏宗族力量被嚴重削弱。

兩漢享國四百餘年,但宗室、外戚和宦官問題一直困擾它的始末,特別是後兩者之間的鬥爭直接斷送了大漢的江山。

因此,曹丕建立魏國後,非常小心努力的限制這三方面勢力。

當然,曹丕兄弟之間爭奪儲君的鬥爭也是十分的激烈,在他內心留下了陰影。

代漢而立後,雖然曹丕延續漢制,分封宗室,但他又害怕這些宗室坐大,威脅自己一系。

因此,針對此問題,他又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以限制宗室自由,比如他們活動範圍只有方圓三十里;不能隨意的走動。

但曹丕仍不放心,除了安插人監視外,還不斷的徙封。

總之,成為宗室就是被宣判無期徒刑。

其次,重用士族。

自曹操開始,一改東漢以來形成的浮華,提出「唯才是舉」的方針,大膽啟用寒門弟子,而對士族採取既打既拉的方法。

曹丕代漢後,利用士族陳群創製的九品中正制,把人才選用的天平傾向於士族。

在此制度庇護之下,士族的力量迅速壯大。

面對士族的崛起,曹丕又不放心。

因此,他又選擇一部分宗室牽制他們。

當然,曹丕並沒有減弱對其他宗室的戒心。

由此可知,曹魏政權的結構是一部分宗室與士族抗衡,而皇帝居中調停。

然而,無論是宗室,還是士族,皇帝都得罪了他們。

所以,當年幼的曹芳繼位後,雙方勢力開始蠢蠢欲動。

雖然曹爽首戰十分順利,但是遭受挫折的司馬懿選擇了隱忍,靜待時機,希圖東山再起。

後來,作為宗室代表的曹爽犯了一個錯誤,敏銳的司馬懿立即站起來反擊,並取得了勝利。

正是因為曹魏這一國策的失誤,司馬懿政變時,很多元老重臣選擇了支持,比如高柔、蔣濟等人。

至於後來司馬氏篡位,這些元老們事先是沒有看到。

因此,就可以解釋曹爽被殺時,蔣濟站出來反對;而一直到西晉時期,很多人讚揚司馬懿發動政變的舉止。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司馬懿與曹魏政權究竟是什麼關係?

「煮酒論英雄,話談三國。「6月22日起,《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將在江蘇衛視、安徽衛視、優酷視頻播出!作為曹魏時期的重臣與晉王朝的締造者,司馬懿是斷代史和各種專門史無法迴避的人物。但關於司馬懿...

高平陵之變經過

高平陵之變,亦稱高平陵政變、高平陵事變或正始之變,發生在三國時期的魏國,是魏國建立以後的一次重大政變。事件源自曹魏宗室曹爽和大臣司馬懿之間的權力鬥爭,最後以司馬懿發動政變,曹爽遭族滅而結束。司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