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苦讀諸葛兵法20年,為何還是鬥不過鄧艾?廖化一句話點破實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在風雲迭起的三國時代,無數英雄人物粉墨登場。

有名將,名相以及無數神機妙算的謀士。

是他們共同演繹成群星閃耀的三國。

在三國後期,很多人認為,諸葛亮死後,三國基本就結束了。

之後的戰爭,再也沒有逆天的人物出現,也就失去了研究的意義。

其實,在諸葛亮死後,不論是蜀國還是魏國,都還有大批的人才。

比如姜維第一次北伐時候收服的降將姜維,就是這麼一號人。

由於姜維是一個難得的將才。

在諸葛亮收服了他之後,便開始細心培養。

把其當作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

特別是諸葛亮自知時日不多的時候,臨終前便將軍機大師託付給了蔣琬,董允,費禕等人。

而將自己畢生的心血與兵法,傳給了姜維。

姜維拿到諸葛亮兵法書後,苦心鑽研20年,才得以出師!

由於深感丞相厚德,姜維在北伐的時候,也是竭心盡力,一度窮兵黷武,北伐魏國!

姜維的後半生,幾乎就是在機械式的北伐中度過的,雖然他竭心全力,然而,效果卻一直不如意。

最有機會的時候,還是姜維的第一次北伐。

那時候曹魏發生內亂,姜維看準時機,便領兵出征,一舉攻城略地,戰果頗多。

之後姜維更是連戰連捷,大有打到魏國都城的架勢。

而姜維的勝利,引起了魏國的恐慌,他立刻派出一位智謀過人的名將,他就是著名的鄧艾。

鄧艾一出現,姜維便舉步維艱了,他的謀略紛紛被鄧艾所化解。

局勢漸漸穩定之後,魏國的強盛就開始顯現出來了。

文治武功,鄧艾都不在姜維之下。

而魏國的綜合國力,又比蜀漢要強。

再加上蜀漢本來就是在客場作戰,其難度可想而知!

於是,之後幾次北伐,都被鄧艾化解了。

而數次北伐,也耗盡了蜀國的戰鬥力,於是蜀國的戰略方向從北伐,便為了防守。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蜀國想罷手不干,魏國人卻不依不饒。

263年,鍾會舉兵大伐蜀國,鄧艾也一同作戰。

姜維獨自領兵和鍾會對峙。

然而,鄧艾卻領兵偷渡陰平,繞到姜維的身後,直撲成都!

姜維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在拚死在前線抵抗,而劉禪卻不戰而降。

蜀將廖化總結了姜維失敗的原因,歸根結底為一句話:「姜維的用兵不如鄧艾,蜀國的國力也比魏國弱,在全部占劣勢的情況下,還要強行出擊,這不失敗都奇怪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他是三國後期最傑出的將領,也是最悲劇的人物

如果將三國按時間一分為二的看待,前三國我們可以看到曹操、孫權、劉備、關羽、趙雲等英雄豪傑競相登台。但是到了後三國時期,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似乎都不如前三國那麼精彩了。但是,矮子裡拔將軍,論軍事才...

虎將姜維得到諸葛亮的真傳,為何還會大敗

公元234年,諸葛孔明不幸病亡軍中,為了給彼時的蜀君劉禪穩住江山,他在臨終前特意安排了蔣琬、董允、費禕等人作為蜀漢後續領導人,希望他們可以繼續蜀國的北伐大任,同時,他將自己生平所學都傳授給了虎將姜維。

三國悲劇天才:姜維的人生

對於三國後期蜀國的將領姜維而言,這是一個在歷史裡也並不甚被關注的人物。一方面,是因為三國里名將太多,而這些名將所聚焦的歷史都在三國前期,而姜維所在的後期並不是名將活躍的舞台;另一方面,作為一個...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姜維詐降避禍是什麼事情

姜維是誰?看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姜維(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漢族人。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軍工官銜達到大將軍。死後追封為「開明王。」關於姜維的背景會讓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