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三國後期最傑出的將領,也是最悲劇的人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果將三國按時間一分為二的看待,前三國我們可以看到曹操、孫權、劉備、關羽、趙雲等英雄豪傑競相登台。
但是到了後三國時期,不管是文臣還是武將,似乎都不如前三國那麼精彩了。
但是,矮子裡拔將軍,論軍事才能,姜維是可以和鄧艾、陸遜並列的一流人才。
而且,姜維的結局,更是三國里最為淒涼的。
對於少年成名的姜維,早早就被曹魏委以重任。
不過,在面對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時,姜維還是著了諸葛亮的道,從而被成功策反到了蜀漢。
當然,對於急需用人的諸葛亮,也是非常厚待姜維,讓後者三十歲時就坐上了蜀漢征西大將軍的位置。
後來,在諸葛亮病死五丈原後,整個北伐中原、匡扶漢室的重任自然就落在了姜維的肩膀上。
但是,在魏蜀吳三個國家中,蜀漢的人口不過百萬,軍隊更是在十萬以內,除掉各地防守的駐軍,能夠投入到北伐的實際人數,更是只在3—5萬。
而姜維面對的曹魏,不僅地域廣泛,人口達到400萬,而且在政治經濟上全面領先於蜀漢。
不過,諸葛亮還是需要用進攻來延續蜀漢的生命。
而姜維所能做的,依然是希望存續蜀漢的火種。
然而,等到姜維真正接手蜀漢軍權的時候,一方面是國力上的日漸衰微,另一方面則是朝廷上下的人心渙散。
相對於諸葛亮,姜維的政治才能確實相型見拙,也很難像孔明一樣平衡好蜀漢集團各大勢力,而這,無疑給姜維的北伐製造了巨大的障礙。
公元263年,經過多年發展的魏國,終於積蓄好了統一天下的能量,隨即朝著蜀國進軍。
雖然姜維守住了劍閣,死死地壓制了鍾會的軍隊。
不過,鄧艾通過奇襲綿竹,順利殺到了蜀漢的都城成都。
這個時候,扶不起的阿斗選擇了打開城門,投降魏國。
但是,心中感念諸葛亮知遇之恩的姜維,依然不願意接受蜀漢已經滅亡的事實。
於是,他假意投降魏國的鐘會,不斷挑撥鍾會和鄧艾之間的關係。
在促使鄧艾父子的職務被司馬昭罷免後,姜維決定更進一步,試圖策反鍾會背叛魏國和司馬氏。
彼時的鐘會可謂大權在握,掌握著十幾萬的魏軍,如果聯合蜀國的軍隊,其力量足以和魏國扳一扳手腕。
這個時候,姜維的心中還挂念著君主劉禪,告訴他只要再忍耐一段時間,蜀漢一定可以光復。
不過,或許是上天希望早點結束征伐,促使國家的大一統。
姜維聯合鍾會的造反計劃走漏了風聲。
最終,鍾會被魏國軍隊擊殺,而姜維也最終選擇了自殺。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看到姜維死亡的情節時,筆者忍不住哀嘆。
在姜維選擇自刎以謝天下的時候,除了感嘆命運無奈、棋差一招外,會不會想到自己的故國和慈母呢。
尤其是對於臨死囑託的諸葛亮,姜維又抱著一種怎樣的思緒呢?蜀漢的內外交困,註定了姜維的悲劇命運。
由此,對於姜維來說,死亡應該是徹底解脫了。
只因他做了他認為自己該做、想做和能做的一切,他無愧於心。
文/情懷歷史
(漫談三國:四十四)
微信公眾號:情懷歷史 ID:qinghuailishi
淺析三國名將姜維的悲劇人生
姜維是三國後期蜀漢有名的名將,諸葛亮死後蜀漢的大權先後交由蔣琬和費禕這兩個人,姜維本是魏國向將,我們說這樣的身份是很難在蜀國出頭的,但是諸葛亮卻十分的看重他,在姜維投降蜀漢之後曾刻意提拔和栽培他...
世人眼中扶不起的阿斗,投降曹魏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世人提到劉禪第一評價:「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如果沒有劉備臨終前的託孤,相父諸葛亮的扶持,可能蜀國早完了」。可諸葛亮是死於公元234年,而劉禪公元263年才投降曹魏,說明阿斗也不是完全沒了相父就不行...
鍾會是魏國的滅蜀功臣,為什麼還要選擇造反?
三國時期,三個國家當中,蜀國是最先滅亡的,而滅亡蜀國的大功臣,其中一個就是三國後期的名將鍾會。鍾會不僅是一位將領,還是一個謀士,可以說是智勇雙全,當時人都將他比作是張良。在滅蜀的過程當中,鍾會算...
趙雲如果看到劉禪的所作所為,會不會後悔沒把他摔死
原創文章:大家好!膽大包天的小編又來了!上一回咱們說道:"如果諸葛亮入了東吳,能勝過曹操麼? "答案是否定的,曹孟德真不是一般人能收拾得了得.這一回咱們說,曹魏大將鄧艾偷渡陰平,繞過劍閣,殺了諸...
「蜀漢」後期的庭柱——姜維
說到三國,我們馬上會想到很多著名的謀士和武將。文有諸葛亮、周瑜、郭嘉、荀彧;武有呂布、典韋、徐晃、太史慈(關張就不說了)等。不過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大多出現在三國前期。三國前期確實是個將星雲集的時...
蜀漢滅亡後,姜維、鄧艾和鍾會又是如何上演了一出精彩的無間道
眾所周知,三國之中本就是魏國實力最強,蜀漢丞相諸葛亮在世的時候尚能與之抗衡。諸葛亮去世之後,蜀中人才凋敝經濟發展遲緩,只有繼承孔明遺志的姜維能與魏國周旋一二。後來魏國經過多年的休養生息,實力更是...
姜維文武雙全,盡得諸葛亮真傳,為何北伐屢屢失敗
三國後期,魏蜀吳三國人才都比較匱乏,能說出名字的也就只有鄧艾、鍾會、姜維等人。特別是蜀國,自諸葛亮和五虎上將相繼離去後,能人實在是少的可憐,不得已才有了「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無奈。姜維繼承...
諸葛亮到死都不會想到,蜀漢沒敗給司馬懿,反而敗給一個無名小卒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每每想起三國那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心中總是會有一絲絲的嚮往和敬佩。魏蜀吳三國的君主與大將,鬥智鬥勇,把中國的權謀和軍事智慧演繹的淋漓盡致。至今,那些傳奇事跡,仍是人們...
號稱幼麟的常敗將軍,姜維在詐降策反中結束了自己的悲劇人生
姜維,字伯約,是三國後期的蜀漢名將,也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與司馬懿、諸葛亮、龐統三人並稱為臥龍鳳雛、幼麟冢虎。縱觀姜維的一生,充滿著諸多的悲劇,他投靠蜀國,是因為被上司猜忌;他雖貴為諸葛亮...
姜維被稱之為「幼麟」,後來成為蜀漢大將軍,武力到底有多厲害
都說亂世出英雄,東漢末年這個混亂的時代下更是出了不少能人,文臣武將,奇謀異士更是層出不窮。但是到了三國的後期人才不如之前了,蜀漢更是人才凋敝,能拿得出手的更是少之又少,最出名的應該就是被稱為「幼...
三國文武全才悲劇英雄姜維
姜維在演義中的篇幅並不多,並且出現在後期。三國里名將太多,而這些名將所聚焦的歷史都在三國前期,而姜維所在的後期並不是名將活躍的舞台;另一方面,作為一個謀反之臣,晉朝時所寫的正史《三國志》,並不敢...
諸葛亮傳人姜維,生命的最後一刻都在為蜀國續命
姜維,字伯約,諸葛亮的傳人。諸葛亮死後,蜀漢還有二十九年的命運,蜀國在安樂公劉禪的領導下偏安一隅,難以有較大的發展。這二十九年中,前十九年分別由蔣琬、費禕總理國事,後十年是姜維。《三國演義》對...
諸葛亮病逝前最為器重的儒將,有極高的軍事才華卻仍難以救蜀。
眾所周知,劉備死後,諸葛亮數次發動北伐無果,卻因整日殫精竭慮,身體狀況每況愈下。深知命理的諸葛亮知道時日無多,誰將領導日後蜀漢的北伐大業成為諸葛亮考慮的問題。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過程中,攻至天...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姜維詐降避禍是什麼事情
姜維是誰?看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姜維(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漢族人。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軍工官銜達到大將軍。死後追封為「開明王。」關於姜維的背景會讓很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