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維為什麼叫幼麟才華不輸諸葛,可惜雖斗過了魏國,卻鬥不過天命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姜維為什麼被稱為「幼麟」?姜維可以說是蜀國後期最強的軍事家,做出了卓越的貢獻,魏國雖強大但被姜維擾的不行,幼麟之稱又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諸葛亮死的時候,姜維才三十三歲,但只要有蔣、費兩位黨國元老在位,他就不可能有發揮的機會。
姜維殺了魏延,接著被架空了十二年,等到四十五歲時,蔣琬總算掛了。
蔣琬一死,他馬上躍躍欲試起來,想要舉兵北伐。
但費褘這隻攔路虎橫阻於前,雖是一名軍人,可除了講風涼話,無所作為,由於理屈,實在扭不過姜維的要求,只得給他不到一萬人的兵力,任由他去。
回顧姜維這幾年的作為,他屢次作戰,無論是戰略戰術,都幾乎全勝了,雖看似無法深入敵境,短期無法更上層樓,但以攻為守,屢挫強敵,步步為營,居然打倒了長安門口。
我們可以據此分析出兩個原因:一是本土人才在中樞不足,只靠姜維和夏侯霸兩個外省人在賣命,是不夠的。
二是北伐的總體時機未到,蜀漢卻已經是非常成功了。
姜維幼年從軍,在豪俊中成名已久,廣泛結交名士,又是馬超、趙雲、孟達、鍾會、文欽、毋丘儉、諸葛誕等人之友,後因屢次策反魏國內亂,故又有陰養死士之名。
這種情況長期以往魏國就吃不消了,它可不像蜀國啊,於是蜀國勝算又大了,這就是姜維乾的——天下有變。
故魏司馬曾言毒非賈詡乃麒麟兒,魏人皆懼之。
四年後,當姜維已是個六十一歲的老人時,他再度出兵,結果這次又敗了。
而晉國看出威脅了,開始打算全力對付蜀漢,派鄧艾、鍾會分兩路前進,大軍南下直撲成都。
鄧、鍾兩人都是不世出的大將,反觀蜀漢只有姜維一人,在後主顧此失彼的情況下,蜀漢亡國已是時間的問題。
姜維面對魏國三路伐漢(鄧艾,鍾會,諸葛續)姜維居然擺脫鄧艾,晃過諸葛續,將鍾會堵在劍閣,若非鄧艾偷渡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國這次南伐差點就要以失敗告終。
所以說不是姜維獨少謀,蒼天有意絕炎劉!姜維面對漢魏巨大的國力差距,依然能:降李簡、斬徐質、破王經、斷隴道,一時挫魏國之威。
可見其強大的軍事才華。
人品上可以說完全繼承了諸葛亮鞠躬盡瘁,不貪無私的精神(姜伯約據上將之重,處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資財無餘,側室無妾媵之褻,後院無聲樂之娛,衣服取供,輿馬取備,飲食節制,不奢不約,官給費用,隨手消盡;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貪厲濁,抑情自割也,直謂如是為足,不在多求。
凡人之談,常譽成毀敗,扶高抑下,咸以姜維投厝無所,身死宗滅,以是貶削,不復料擿,異乎春秋褒貶之義矣。
如姜維之樂學不倦,清素節約,自一時之儀表也。
)
蜀漢得臥龍諸葛失天時,得鳳雛龐統失地利,得幼麒姜維失人和,反觀冢虎司馬懿天地人占全了。
而三國五瑞的最後一位冰鏡司馬徽一樣都沒占到!
三國三大奇才,一水一馬一子房,任何一個都不比諸葛亮差!
東漢末年分三國,狼煙四起,這註定了是個英雄四起的時代。在三年那種亂世,誰有更多的軍事和將軍,誰就更有可能奪得天下。這一點,曹操、劉備和孫權統統知道這個道理。而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個三個人,都是...
蜀國名將姜維在歷史上是怎麼死的
姜維北伐了多少次在三國時期,蜀漢陣營先後有諸葛亮、姜維兩人數度北伐,諸葛亮的六出祁山暫且避過不談,這裡就主要講述一下姜維的北伐,首先值得一提的就是姜維到底進行了幾次北伐,其中勝敗又是如何?
老師的苦心你沒懂 諸葛亮為什麼不讓姜維接自己的班
三國演義後期,如果說到戰爭,首推諸葛亮的六出祁山,再就是姜維的九伐中原,在我們看來,姜維的這種軍事動作,完全是為了繼承老師諸葛亮的遺志。但是,細細品味秋風五丈原的橋段,會發現諸葛亮從來沒有這樣的...
正史中到底有沒有姜維這號人 姜維真實的武力:竟然超過了猛將趙雲
姜維是誰?看過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朋友應該都不陌生,姜維(公元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漢族人。三國時期的蜀漢名將,軍工官銜達到大將軍。死後追封為「開明王。」關於姜維的背景會讓很多人...
號稱幼麟的常敗將軍,姜維在詐降策反中結束了自己的悲劇人生
姜維,字伯約,是三國後期的蜀漢名將,也是三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與司馬懿、諸葛亮、龐統三人並稱為臥龍鳳雛、幼麟冢虎。縱觀姜維的一生,充滿著諸多的悲劇,他投靠蜀國,是因為被上司猜忌;他雖貴為諸葛亮...
後諸葛時代——繼承者的面壁計劃
對中國歷史的敘述,不外乎以人物為主線的紀傳體和圍繞時間軸展開的編年體。然而這一篇文字若採用紀傳體,則有很多三位主要人物共同經歷的歷史事件不得不重複敘述。若採用編年體,則無法講述人物的早期經歷。...
臥龍鳳雛幼麟冢虎的幼麟
姜維(202年-264年),字伯約,天水冀縣(今甘肅甘谷東南)人。三國時蜀漢名將,官至大將軍,世人稱之為幼麟。少年時和母親住在一起,喜歡儒家大師鄭玄的學說。因為父親姜冏戰死,姜維被郡里任命為中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