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開國元勛石守信簡介,石守信是怎麼死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石守信,是五代時期到北宋時著名將領,為北宋開國元勛,在諸位元勛之中位列首位。

後來宋太祖杯酒釋兵權之後,石守信富足奢侈的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石守信生於公元928年,去世於公元984年,為河南開封人,後漢之時在樞密使郭威帳下效命。

後漢破後周立,在後周時期,累官至殿前都指揮使、義成軍節度使,與趙匡胤結為異姓兄弟。

石守信雖然是石守信是以趙匡胤為首的「義社十兄弟」中,繼李繼勛、趙匡胤之後第三個建節的,但是因為他長期與趙匡胤 共事,期間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在趙匡胤手下為部署之時,又盡心輔佐,所以可以說石守信在十人中與趙匡胤關係最親,最受趙匡胤信任。

石守信

黃袍加身,陳橋兵變之時,石守信並沒有在趙匡胤身邊,為什麼?因為趙匡胤對他最信任,所以將他留下,作為內應。

一旦趙匡胤有變,石守信能夠立即應對。

果然陳橋兵變,趙匡胤被部下黃袍加身之後,第一時間派人通知了石守信。

石守信也不含糊,接到趙匡胤的信件之後,立馬點將清兵,「將士環列待旦」。

正是因為有石守信指揮的殿前司禁軍策應,趙匡胤才能迅速進入皇城,進而奪位成功。

趙匡胤建立宋朝,登基為帝,石守信因功遷侍衛馬步軍副都指揮使,改領歸德軍節度。

在一干功臣之中,石守信成為開國元勛之首。

由此可見石守信在宋太祖兵變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宋太祖是多麼的信任他。

趙匡胤雖然建立了宋朝,但是中原卻並沒有統一。

此後再宋太祖興兵各地,開啟統一中原道路之時,石守信又為宋太祖趙匡胤開疆闢土,南征北戰,貢獻頗大。

建隆元年昭義軍節度使李筠反宋,石守信作為主帥率軍征討,後在長平關和澤州擊敗叛軍,迫使李筠自焚而死,石守信因此加同平章事為使相。

陳橋兵變

李筠反宋過了五個月後,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反宋,石守信被宋太祖封為揚州行營都部署、兼知揚州行府事,再次作為主帥率軍平叛。

十一月,石守信順利戰神李重進,攻占揚州城,李重進自焚而死。

建隆二年,石守信升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但命其離京就鎮。

也是在建隆二年,著名的歷史事件發生。

宋太祖將與自已一道征戰天下的兄弟將領召來,酒酣飯飽之後,對他們哭訴說自己這個皇帝不好當呀!坐在這個位置上整日裡膽戰心驚,心裡不安。

天下那麼多有才能的人,誰不想做皇帝啊!雖然我對你們是挺放心的,對你們非常信任,可是我對你們的部下不放心啊。

要是哪一天,你們的部下也對你們黃袍加身,到了那一天你們該如何自處啊。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宋太宗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說了那麼多,實際上就一個意思,你們現在權利太大了,要是哪天被部下攛掇反了我,我就吃西北風去啦!兄弟伙要是講義氣,就將你們的兵權多交給我吧!

杯酒釋兵權

宴後石守信升任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但命其離京就鎮。

明升實貶,後又改任天平軍節度使,雖保留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軍職,「其實兵權不在也」。

建隆三年,已經升同平章事為使相石守信明白趙匡胤的心意,最終主動交出兵權,成為了一名閒散將軍。

此後石守信便在自己的任上老老實實的過日子,不時聚斂錢財,生活富庶奢侈,以安趙匡胤的心。

太平興四年,遼聖宗繼位,宋太宗認為主少國疑,正是攻打遼國的好時機,於是親征滅北漢,進攻遼國。

石守信被重新啟用以督前軍,此次作戰在初時獲取了一些勝利,但是隨後便遭到遼國的反撲。

宋太宗將戰敗的責任推給諸將,「守中書令、西京留守石守信從征范陽,督前軍失律」,「責授崇信軍節度使兼中書令」。

後不久卻又晉封石守信為衛國公,可見宋太宗的心虛。

太平興國九年,石守信夢,享年57歲,追封威武郡王,諡武烈。

依照他死亡的年歲,應當是正常的自然死亡。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趙匡胤的「五虎將」,全部得以善終

自古君王都薄情寡義,大多數都是能共患難而不能同富貴,勾踐、劉邦、朱元璋皆是此類人,一上位就誅殺功臣。兔死狗烹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中國歷史上有一位皇帝在自己上位卻沒有誅殺功臣,可以說是少有的完美皇...

為什麼宋太祖趙匡胤能夠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趙匡胤從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到最終建立了屬於自己的王朝,成為了中國歷史上重要的英雄人物。今天咱們主要探討一下宋太祖趙匡胤為什麼能夠做到杯酒釋兵權。歷史上厲害的皇帝很多,有手段的皇帝也很多,為...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杯酒釋兵權是指發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趙匡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同時避免禁軍軍將也黃袍加身,使類似澶州兵變和陳橋兵變的歷史劇重演,篡奪自己的政權,所以趙匡胤通過一次酒宴,在酒宴中發表意見,威脅利誘雙...

簡介北宋開國將帥

宋朝留給人們的印象是積貧積弱,為外族所欺凌,但是北宋開國之初,也是有一批鐵血軍人,用刀槍打下了宋氏江山。石守信累任節鎮,專務聚斂,積財鉅萬石守信,北宋開國將領。五代後周時累官至殿前都指揮使、義成...

歷史上的今天 杯酒釋兵權始末

961年8月22日 宋太祖「杯酒釋兵權 宋太祖即位之初,國家有兩股軍方勢力。一是禁軍勢力,即由中央政府直屬的主力部隊(殿前司、侍衛親軍司),總兵力不足20萬人;二是藩鎮勢力,即由駐守各地的藩鎮(...

宋朝十大開國元帥的最後結局

一、石守信   「義社十兄弟」成員。後周末年任殿前都指揮使,成為太祖副手,資歷也較深, 「陳橋兵變」時為京城裡的內應,對趙匡胤的兵變部隊得以順利進城,確保了太祖登極起到了重要作用。建隆元年已加同...

杯酒釋兵權奧妙有多深

宋太祖對部下們說 「我若沒有諸位,也當不了皇帝。雖然我身為天子,還不如做節度使快樂。當了皇帝之後,我從來沒有好好睡過。」此話令石守信等人大驚失色:「陛下為什麼這麼說,現在天命已確定,誰敢再有異心...

宰相趙普的「十二字方針」成就大宋三百年基業

作者:【齊濟頭條號】特約嘉賓文一評老師 唐朝末年,朝庭在邊防普遍設立了節度使制度,附著唐朝中央政府的逐漸腐化與衰弱,這些邊疆節度使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