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光斧影是真的嗎?趙匡胤到底是被他人所殺 還是自己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按說這個老皇帝死了就,接班的應該是他的兒子,哪趙匡胤有沒有兒子呢?有,他死的時候他的大兒子已經二十多歲了,他的小兒子也十八歲了,這兩個兒子隨便一個都能接班啊,但是很奇怪第二天上朝的時候發現坐在皇位的不是趙匡胤的兒子,而是趙匡胤的弟弟,趙光義。

公元976年,宋代開國之君趙匡胤一夜之間猝然離世,正史中沒有他患病的記載,野史中的記載又說法不一。

他的死因,成了歷史上一宗離奇的懸案。

《湘山野錄》中說,開寶九年10月,一個雪夜裡,趙匡胤急召他的弟弟趙光義入宮,兄弟二人在寢宮對飲,喝完酒已經是深夜了,趙匡胤用玉斧在雪地上刺,同時說:「好做好做」,當夜趙留宿寢宮,第二天天剛剛亮,趙匡胤不明不白地死了。

趙光義受遺詔,於靈前繼位。

《燼餘錄》說,趙光義對趙匡胤的妃子花蕊夫人垂涎之久,趁趙匡胤病中昏睡不醒時半夜調戲花蕊夫人,驚醒了趙匡胤,並用玉斧砍他,但力不從心,砍了地。

於是趙光義一不做二不休,殺了趙匡胤,逃回府中。

《涑水紀聞》里說:太祖去世時已是四鼓。

宋皇后叫內侍王繼恩把皇子德芳叫來。

王繼恩考慮到太祖早就打算傳位於晉王光義,卻找來了趙光義,進宮後,宋皇后問:「是德芳來了嗎?」王繼恩回答:「晉王來了。

」宋皇后驚詫莫名,後來突然醒悟,哭著對趙光義說:「官家,我母子的性命,都託付給你了。

另外,據說趙光義以弟弟的身份繼承兄長的帝位,是他母親杜太后的意見。

說是杜太后臨終時,曾對趙匡胤說:「如果後周是一個年長的皇帝繼位,你怎麼可能有今天呢?你和光義都是我兒子,你將來把帝位傳與他,國有長君,才是社稷之綱啊!」趙匡胤表示同意,於是叫宰相趙普當面寫成誓詞,封存於金匱里,這就是所謂的「金匱之盟」。

也就是趙光義「兄死弟及」的合法根據。

這一切,都使人們產生了許多疑問。

一是趙匡胤死時的「燭光斧影」。

按說宮廷禮儀,趙光義是不可以在宮裡睡覺的,他卻居然在宮裡睡覺。

太監、宮女不該離開皇帝,卻居然都離開了。

忙亂的人影、奇怪的斧聲,以及趙匡胤「好做好做」的呼喊,一一都告訴人們,這是一場妻先策劃的血腥謀殺。

二是王繼恩假傳聖旨。

王繼恩有何膽量,敢違背宋皇后的旨意,本該傳趙德芳,卻傳來趙光義?倘若事敗,不是殺身之禍麼?這種說法,只不過把篡位的罪過加在一個太監身上而已,同時掩蓋了殺兄的罪行。

三是「金匱之盟」的真偽

杜太后去世時,趙匡胤只有34歲,正值壯年,他的兒子德昭14歲了。

即使趙匡胤幾年後去世,也不會出現後周柴世宗遺下7歲孤兒群龍無首的局面。

杜太后一生賢明,怎能出此下策?況且,「金匱之盟」是趙光義登基5年後才列舉證人、公布出來的。

為什麼不在趙匡胤死時,堂堂正正公布出來呢?

還有一些疑點,也使人們對趙光義有非議。

趙光義不等到第二年,就改換年號。

——新君即位,常例是次年改用新年號紀年。

可是趙光義把只剩下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興國元年。

這就打破常規的迫不及待,只有一個解釋:搶先為自已「正名」。

是不是他心裡有鬼?

逼殺趙匡胤的長子德昭(當時已30歲),趙匡胤幼子德芳(僅26歲)也神秘地暴病身亡。

趙匡胤的遺孀死後,趙光義不按皇后禮儀發喪。

這些都是偶然的?

最最讓人感到莫名其妙的是,趙光義的子孫後代卻相信他的老祖宗「殺兄篡位」的說法,把皇位又傳給了趙匡胤的後代。

這裡說的是宋高宗趙構傳位的事。

據說趙構沒有兒子,誰來繼承皇位呢?大臣們議論紛紛。

有一種強有力的意見是:趙匡胤是開國之君,應該在他的後代中選擇接班人。

起初,趙構對這種議論嚴加貶責。

忽然有一天,他又改變主意,說他做了一個夢,夢見宋太祖趙匡胤帶他到了「萬歲殿」,看到了當日的「燭光劍影」的全部驚景,並說:「你只有把王位傳給我的兒孫,國勢才有可能有一線轉機。

」於是趙構終於找到了趙匡胤的七世孫趙慎,並且把皇位傳給了他。

這時離那個血腥的恐怖之夜已經有187年了。

中國的社會是十分重視家庭的血緣關係的。

所有的家庭關係之中兄弟關係,是最受重視的,你看父子之間也好,夫妻之間也好,這個關係是合作的時間,並沒有兄弟合作的時間長。

在中國古代有兩個很好的兄弟關係典型,那就是博弈和書旗,這兩個人的關係是非常的好,然後父親死了要把王位傳給兒子,可是這兩位兒子都不願意為了皇位來爭奪,然後一起結伴離家出走。

做了兩個快樂的流浪漢。

按照宋史的說法趙匡胤和趙光義這哥兩關係也是非常的好,那是因為趙匡胤自己特別喜歡自己的弟弟,所以自己將來皇位的位置,不穿給兒子,說什麼也要穿給弟弟,但是話是這麼說可是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啊,從宋朝開始就有人懷疑,難不成是趙光義殺了他哥哥,趙匡胤他的死到底是被他人所殺,還是自己死的呢?

我們說要解決這樣一個案子,看看趙匡胤是被殺的,還是他的自己死的,我們首先要對趙匡胤身前的情況做一下分析,首先要把這個案子定性他是不是被殺,也有可能是他自己死的,那麼我們去查看宋朝的記載,我們發現趙匡胤他不會是生病死的,我們的根據是趙匡胤死於公元976年在他死前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史書沒有記載趙匡胤生病過,說明他身體很好啊,所以他不是生病而死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宋太祖為何不立太子?有意傳位弟弟趙光義

趙匡胤生前他的兩個兒子也成年了,為什麼當時就沒立兒子為太子,甚至沒封王。而他的弟弟趙光義被封晉王,開封府尹。重用弟弟而忽視自己的兒子,以致讓趙光義奪了權。造成了他的後幾代子孫脫離政治核心,這是為...

趙匡胤為何願破世襲,不由皇子而由皇弟繼位?

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傳承著父子相傳的皇帝世襲制,太子繼位天經地義。否則不是篡位便是禪讓。然而宋朝皇帝趙匡胤始終不立太子。卻兄終弟及,讓本該與大宋皇朝帝位無緣的弟弟趙光義繼承了自己的皇位。這...

宋太祖之死,誰是真正的兇手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宋王朝的開國皇帝。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涿郡。年輕時喜愛騎馬射箭,膽量過人。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

趙匡胤傳位親弟弟是兄弟情深還是手足相殘?

元976年,宋代開國之君趙匡胤一夜之間猝然離世,正史中沒有他患病的記載,野史中的記載又說法不一。他的死因,成了歷史上一宗離奇的懸案。而趙匡胤竟然沒有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自己的弟弟。這...

金匱之盟——政治遮羞布而已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姑娘;權力是勝者打扮的工具。——無名小子我們應該怎麼讀歷史?這是個問題。當然我沒有能力決定一個規則,更沒有資格對前輩們指指點點。雖然如此,小子無知無畏,願以一家之言,解讀出歷史的...

斧聲燭影和金匱之盟!

今天準備來講一講宋太宗趙光義,為什麼想到講趙光義呢?簡單介紹一下他,大家就明白了。這宋太宗啊,是宋太祖趙匡胤的弟弟,原名趙匡義,後來由於避諱改名為趙光義,所以問題就來了,在父死子繼的封建社會,為...

八賢王趙德芳真有能打皇帝的金鐧嗎

八賢王趙德芳真有能打皇帝的金鐧嗎趙汗青趙德芳,也叫八王爺,被人尊稱「八賢王」,源自於戲曲演義中。趙德芳被虛構為手持金鐧,上打昏君,下打饞臣的正氣凜然的形象,是正義化身,是古典文學名著《楊家將傳》...

小議燭影斧聲 金匱之盟(趙二上位)

宋太祖趙匡胤共有兄弟5人,他本人行2,大哥趙匡濟和小弟趙匡贊都早死,三弟是趙匡義,也就是後來的宋太宗,四弟是趙匡美。趙匡胤稱帝後,為了避諱幾個弟兄紛紛改名,宋太宗的改成了我們熟悉的趙光義,老四趙...